中國夢,夢之藍

中國夢這一理念是xx主席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時提出來的。其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遠的不必多說,我們只是一個個普通的學生,微小的力量還不足道。常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這樣說也許會使我們所背負的東西太重,但只要我們無愧自己付出的努力,就無愧自己的未來。

我認為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個人素質。素質不僅僅是指個人的言論,也是每個人的行為舉止,它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如今,講髒話向著低齡化和大眾化發展。學校里,無論是抱怨還是互相調侃,人們好像都願意以髒字來做個有力表達感情的語氣詞。這豈不是荒唐至極之舉?面對細小之事,沒有包容之心,用髒字表達對同學舉止的鄙視,男生沒有儒雅之風,女生沒有淑女之舉;為了小事,甚至可以大打出手、破口謾罵。社會在進步,而道德卻像是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一樣越來越少,這難道不能算是悲哀嗎?

記得前段時間網路上一直流行著“中國式過馬路”這一詞語。其意思是說中國人過馬路都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與紅綠燈無關。這對中國人民素質的嘲諷可謂深切。原因有兩點:一是從眾心理,每個人都占著“法不責眾”這一理念,以他人的錯誤行為來迷惑自己;二是僥倖心理,認為自己不會遭遇橫禍,也不會被查處。

但這不僅僅是素質的問題,還有社會制度的因素在裡面。“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這種規定助長了行人違法行為的囂張氣焰;亦或是右轉車輛不避讓行人也促使了這一行為的產生。

其例子還太多,不能一一闡述。所謂的蝴蝶效應,也莫過於此。先人拼搏了幾載春秋,才造就了如今的繁榮,我們不應該任韶華空流,未來還有很遠要走要拼要闖。中國夢即是我們的夢,我們嚮往那一片深邃的藍。夢之藍,像古鎮裡老舊靛藍印花布,是古老民族善良而樸實的天性;夢之藍,如大海般深邃;夢之藍,似藍天一般遼闊與寬廣。

素質不能退步,更不能因為我們而退步;社會不能衰落,更不能因為退步而衰落。那說了千百遍的話:我們是祖國的棟樑,我們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畫出自己的中國夢,才是我們邁向未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