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美”例文兩篇

漢字之美 郭興睿 (42分)如果沒有文字,人類恐怕還停留在那個爭鬥不休的冷兵器時代吧!甚至還有可能只是每天在樹枝間跳來跳去的森林古猿。總之可以這樣說,是文字打造了人類的一切。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漸漸地,中華民族創造了世上最美、最博大精深的文字——漢字。漢字的基本形態為矩形,但其內部結構十分之複雜。其結構為半包圍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和全包圍結構。上下結構的漢字之美在於上與下的大小。仔細觀察我才發現,原來所有上下結構的漢字的下部都要略寬於上部,給人一種視覺的美感,使人覺得這個字立在這裡非常穩健,而且總是那么方方正正。往往使人產生一種錯覺,立在這裡的不是字,二是一個如蘭的君子。左右結構的漢字之美主要體現在主與次分明。如果把偏旁比作小苗的話,那么剩餘部分就是大樹。一株小苗偎依在大樹旁,使大樹更加明顯,而小苗就是一個襯托之物。半包圍結構和全包圍結構的漢字之美就體現在於其“包”之美。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這兩種字不正體現了這一道理嗎?如果將被包之物比作“子”,那么包之物就是以為慈愛的母親,將她的子女保護得嚴嚴實實。中國的國粹——漢字,它的美在於結構美,在於象徵美,在於……。總而言之,漢字是美的。 漢字之美  鄭懷玲(48分)我疑惑地問漢字:“你美在哪裡呢?”漢字用它那端正的字形訴說著,方格紙上漢字整齊地排列著,橫平豎直,儼然一支整裝待發的軍隊,一筆一畫都顯得那樣規則,構成了一個個工整的方塊字,給人一種端莊美。我輕輕的問漢字:“你美在哪裡呢?”那多種多樣的形態結構回復著我,偏旁小,主體大,給人一種主次分明之感:上小下大,給人一種腳踏實地之感;上小下大,給人一種腳踏實地之感;上大下小,給人一種頂天立地之感;左小右大,左大右小,都給人一種輕鬆俏皮的感覺。漢字的結構給人一種勻稱美。我細心的問漢字:“你美在哪裡呢?”漢字用一筆一畫拼湊著答案,一點一撇一捺,每一筆都像一個破皮的小精靈在搔首弄姿,展現著自己最美的一面。每一個漢字都如同一幅畫,幾筆便勾勒出美妙的神態。漢字的筆畫給人一種協調美。我小心的問漢字:“你美在哪裡呢?”漢字用它的含義展現著。“眾”字指民眾,由三個“人”字組合起來,字形與含義搭配得完美無缺,像這樣的還有“森”,樹多自然成了森林,“品”字,多人口頭傳頌的當然是品德高尚的人了。漢字的含義給人一種內涵美。漢字的字形,筆畫,結構,含義無不展現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它與眾不同的美吸引著每一個中國人,我想,這正是漢字經久不衰的原因吧。漢字如一杯茶,清新而醇,只要細細品味,就會發現更多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