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

歷史是一本舊書。

微微泛黃的封面,是因時間流逝而顯得古樸滄桑的痕跡;略顯粗糙的書頁,是無數人千萬次翻開的證明:簡單客觀的文字,雖不富有生趣但是真實鮮活的存在。

歷史這一本舊書的出版時間已久遠至不可考,但翻開它,我們卻可以探求歷史發生的時間,追溯往昔的記憶,感悟真實的過去。

從目錄索引,我們開始品讀這一本舊書。

第20頁,是公元前221年,是我國這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最初,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輝煌痕跡。在這一頁我們讀到了秦朝的興起,秦朝的統治過程,乃至秦朝的衰亡。“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山東豪傑遂並起亡秦族矣。”短短數行文字,既記述了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也給予後人一個深刻的教訓。我們品讀歷史這一本舊書,既收穫了知識,也感悟了警示。

第1049頁,是19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曾經萬眾歡慶的開國大典。往後翻,是三大改造,“一五”計畫……書中記載了共和國的誕生與發展,磨難與成就,在歷史的新篇章,我們品讀並仿佛在經歷著那種“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喜悅與自豪,那種取得成就的愉快與驕傲,那種雖歷經波折但終有發展的激動與欣慰。我們品讀歷史這一本舊書,既收穫了知識,也感悟了在曲折中前進的堅忍品質。

第1298頁,是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開始。

經過撥亂反正,動盪終於過去,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多姿多彩的新時代,從沿海到內地,從國內到國際,中國正在朝氣蓬勃地發展,正在走向世界這一大舞台。不斷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上升,國際聲譽也在不斷提高。歷史這一本舊書密密麻麻地寫滿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取得的種種成就,也寫滿了中國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政策方針與成效。我們品讀歷史這一本舊書,既收穫了知識,也感悟了精神,不斷向上發展的勇毅精神。

魯迅曾說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而我們品讀歷史這一本舊書,正是帶著這種不滿足的精神不斷探求,探求歷史給予我們的警示,探求在艱苦中成就的堅忍品質,也探求不斷進取發展的勇毅精神。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我們憑著在歷史這一本舊書中學到的警示、品質、精神,塑造自己,發展自己,給自己更多成功的可能。

歷史是一本舊書,但它教會我們如何面對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