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隨風

汽車在馬路上飛馳,窗外,掠過如煙的風景。父親突然激動地說:“看,老家到了!”同時手指著左邊的窗。我扭頭看去,故鄉的山正緩緩後退,似乎用凝重的目光注視著我。心情沉重起來,灼痛了依稀的童年烙印,拾起記憶斑駁的殘簡。

故鄉的山並不高,連綿一片,遍布青黛色的樹煙。山中有小徑,踏著各種色彩的葉子,撥開徑邊密林中不時伸出的枝條,山中漫步,靜謐而又新奇。

而上山,終是要拜訪祖先的。每年清明,一家人都要來踏青。

早春萬物竟長,山上鬱鬱蔥蔥,樹叢遮住了你的視線。小時候,只知歡悅地幫大人清理灌木;而今面對一成不變的黃土,終會衍生出蒼涼感傷。

山下,是一片田野。春天,油菜開花,好似一大群嫩黃的蝶翩翩起舞。童年的我就在田埂上,在清朗的陽光下,或追逐逃跑的山羊,或在地上打滾。泥土的芳香和無邪的歡笑,依然在記憶里重現,在田野里飄揚,隨風迴蕩。

山澗跳躍著流下,清如虛空,帶著山林的清音。幾十年前,村里人挖了一條小河,穿過村子,把澗水引到了外面的大河澗水從寬寬的壩上淌下,陽光下閃著粼粼的光,承載著父輩捉魚摸蝦的樂趣,流動著我清澈歡快的記憶,親吻異鄉不可預知的天地。

於是,山的恩澤就這樣以潤澤的方式降給每一個村民。河邊黑瓦白牆的老屋始終詮釋著水的氣息。穿梭於巷道中,印象總是靜謐的,偶爾不知哪幢老屋裡傳出質樸的鄉音。很喜歡這種感覺,仿佛遊子重溫故土的溫厚。

每年春節,父親帶著我走進一幢幢老屋,探望親人。最喜歡聽老人們笑容溢滿地和我們閒談,那是從心裡滋出的溫暖的鄉情而此時只有父親的老屋孤寂地獨立,物是人非,愈顯蒼老……

故鄉永遠是我內心深處最寧靜,最溫柔的歸宿,與故鄉的重逢令我欣喜,與故鄉離別的不可阻擋使我神傷。只願再深情地回望故鄉。再安靜地聆聽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