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高考滿分作文(8篇)

1.半夜沉思夜半醒來,靜靜的思考下自己,感覺自己真難得需要靜一靜了。近年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自己總希望凡事有個好的結果。沒有“好結果”感覺沒了做事的動力。在這煩躁、浮誇的世界裡,發現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沒了“清心”,沒了拂面而過的“清風”。有時,想寫篇文章卻也屢屢無疾而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詩詞了,只得嘆曰:“吾才至此,盡矣!”仔細回顧近年來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功利主義充斥了整個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發現,在前進的道路上,背負的不再是“奮鬥”、“努力”這些加油劑,而是“功利”這沉重的石塊。在前行的道路上,時刻被“功利”驅使著。偶爾,心中的“聖賢”之氣,“士人”之風颳來,使內心很矛盾,很痛苦。發現自己不再是“讀書人”,沒有了浩然正氣,赤子之心逐漸被灰塵所湮沒。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隨著撿的東西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來越重,難以前行。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動了,便會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來,而千辛萬苦撿的“東西”便會霍然消失。婆羅門說,左邊布袋,右邊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人上之路,每個人都背負很多“ 布袋”,當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負擔就越重,甚至有時難以前行。“功利”之人,當有一天“功利”消失,便發現沒了“功利”自己也就沒了前進的動力,逐漸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一個人有了廣闊的胸襟,便不會被身邊的“布袋”所纏繞,又何來煩惱;沒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東西”所羈絆。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聖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閒!傲立於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雲捲雲舒,又何其自在。

2.剛柔並濟人心有堅硬之處,成就性格的剛毅冷峻,人心亦有溫柔之美,彌合兇悍鋒芒。剛柔並濟,是百鍊鋼與繞指柔的完美銜接,是人格的雙重升華,是造就和諧自我的應有之義。正如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在詩中寫道:“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我想,無論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時候迎難而上,還是在薔薇盛開的時候迷醉芬芳,都是我們造就和諧自我所需要的兩種品質。於是,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們以堅硬之處示人,奮不顧身地逐鹿無邊沙場,但也要為和諧的人生,釋放出溫暖與柔情,找到亦剛亦柔的最佳平衡點。人心之堅硬,可以是對底線的堅守,對正義的執念,是外力無法摧折的剛勁。是李白揮毫寫下“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鐵血燕然,落筆成篇;是李賀“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錚錚誓言,迴蕩天際。那份骨子裡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為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然而,堅硬並不意味著刻薄冷硬,並不意味著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慄世界的暖意。我們不願再看到專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願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餘,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稜角,溫存人性的美好。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凶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回歸。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願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願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願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餘,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後,不改初心。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凶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並濟,兩番精彩!

3.亦堅亦柔,成就和諧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便是所謂人心的奇妙之處,有堅如磐石處,亦有溫柔如水時,二者周鏇歸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個和諧的自我,卓然而立。誠如畢淑敏所言,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人心,首先應該是一座堅固的堡壘。以道德準則為盾牌,以理想信念為防線的我們都是天賦使命的戰士,應有勇氣也有毅力捍衛生命中那些真正神聖的東西,像英國文豪托爾金在《魔戒》中詮釋的那樣,“相信這世界並非不可救藥,而一定存在某種良善,值得我們奮戰到底”。沒有人能做到始終無畏不悔,那是只存在於神話之中的品質,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讓對“自己的勇氣有一天會消耗殆盡”的擔憂戰勝被“人世間的陰雨灰色簾罩”蒙蔽的恐懼。守護堅實穩固的初心,也即守護生命耿直不移的態度,這才能成全生命偉大力量的展現。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應有的堅硬並不等同於一味的固執,冰冷剛硬到不可觸碰也便更不應成為人生的常態,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心靈受到溫存與愛意的滋養,由寸草不生的荒蕪變為處處繁花的錦繡。是啊,在這個正在被冷漠的鐵壁銅牆侵占的世界裡,我們總以為百毒不侵刀槍不入的自我封閉就是堅強,可如果我們連呵護真誠、期許美好、擁抱愛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這種機械的行為構成的將不配被稱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過”。我們既然沒有理由封存扼殺美好,何不以最陽光的姿態享受心靈深處的柔軟?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軟的東西,與堅硬的組成部分一樣,都是構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堅亦柔的心靈,方能塑造成和成諧的自我。我想,真正洞察了這一道理的人,一定會懂得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寫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的溫存,因為堅強與溫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對立的存在;一定會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風流》中唱出的“靈秀上眉頭,浩氣存胸口”的灑脫,因為心堅如石或豪情滿懷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養;一定會欣賞詞作者荀夜羽表達的“擊鼓動遠雷,琵琶脆漣漪”的和諧,因為勇氣與溫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構形。所以,要想造就一個和諧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動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讓這方寸之地,亦堅亦柔,亦剛亦讓。心在方寸,所求為何?亦堅亦柔,成和成諧。如此,方能一路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盡光明磊落。

4.剛柔相濟人心是剛與柔的統一體,堅硬與柔軟的並存使人既得以留有珍貴的稜角,保存鮮明的個性,堅持內心的準則,又得以體味世間的溫情,維持人性的溫度,感知世事的溫暖。只有剛柔相濟,均衡統一的健全人格才得以成就和諧的自我。太過強硬的人往往過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實現,過分恪守自我的準則。性格中不摻柔軟的堅硬最終會如一堵圍牆一般隔絕與他人的正常交流與交往,將冷漠與隔閡一併種在人心底。海瑞有“抬棺罵嘉靖”的凌然與強硬,卻沒有半點柔情留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恪守三綱五常的倫理,以致將拿了男家丁一塊糕餅的女兒餓死。可見,過分的強硬即意味著不知變通的固執和不懂情感的麻木,最終會如雙刃劍一般傷人傷己。但內心太過柔軟同樣不好,因為過分的柔軟會讓人喪失正確的是非觀。當好人與壞人,好事與壞事均被無差別的平等對待,泛濫的愛心與同情心就廉價到無意義,一味的妥協與退讓只會促使大罪惡的滋生。由此觀之,過分的強硬與柔軟都會導致人格缺憾的產生。真正和諧的自我,應當如稼軒一樣,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鐵血豪情,亦有“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的刻骨柔情;應當像龍應台一般,有與兒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慈母情懷,又有憤而質疑“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浩然正氣。生而為人,我們既要對大是大非的恪守,又應有對小情小愛的珍視;既要堅守住自己的人生準則與態度,又應葆有對風花雪月作出靈敏感知的能力。梁曉聲有言:“以敢憎而與可憎較量,以敢愛而捍衛可愛。以與可憎之較量而鎮壓可憎之現象,以愛可愛而捍衛可愛在我們生活中的發揚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強硬,才可守住所真愛的柔軟;適當的柔軟,方可凸顯出真正的強硬。柔軟與強硬雖涇渭分明,但並非南轅北轍,事實上,他們相傍相依。願我們皆能追求剛柔相濟的健全人格,收穫自我的和諧統一。

5.堅硬的柔軟去年是父親七十壽辰。在我們鄉下有逢十必大肆操辦的習俗,何況父親還有我這樣一個略有點兒“名聲”和“出息”的兒子。父親有三個孩子:大哥、姐姐和我。大哥交遊廣闊,朋友多,強烈要求大辦。姐姐也認為可以回收一些“份子錢”。父親愛熱鬧,又是他的壽辰,自不必說。母親支持由大哥來操辦。我對鄉下的這種“人情南北”深惡痛絕。小時候因為不絕於縷的“紅白喜事”,我多少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陪著母親挨家挨戶去借個三十、五十塊錢,只為第二天哪一個不知拐了幾道彎的親戚或者一兩年也難得互相串回門的鄰居家誰過生日,或者還有其它什麼名目繁多的“喜期”。母親之所以帶上我,是因為我國小成績超好,帶上我借錢成功的機率會要大增。我知道當今的鄉下每家每戶每一年的收入並不多,大肆操辦酒席的結果是,城裡人的煙、酒那一些非健康產品賣得很好,而農村許多低收入家庭苦不堪言,卻礙於面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索性破罐破摔乾脆攀比到底,這種農民思想惡性循環,導致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在農村愈演愈烈。我始終執著地認為,天下熙熙七十多億人,一生中能真正交往好七個人都已很奢侈,不需要跟那么多無關緊要的人在生活中必須有交集,那都是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因此我不但不贊成,而且堅決抵制大辦父親的壽辰,而是建議他和母親外去旅遊,一應費用我來承擔。我表態不管作為一個社會的人還是出於我的本心,我都不會支持操辦,如果他們非要大辦,我屆時連回去都不會回去。父親對我的態度很失望。他早就放出風去我會給他捧場唱七天七夜花鼓戲。我說唱花鼓戲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你可以唱七天,那么那些比你勤勞、比你辛苦的鄉里鄉親他們過生日時是不是要唱上十天十夜,否則他們的兒女如何自處?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要一味想著自己去表現什麼炫耀什麼,而是我們自己付出了什麼,我們應不應該得到相應的尊重,是不是符合一個社會公平的法則?大哥一家辯不過我,春節還沒過完就負氣早早去了省城的家。父親心有不甘,發動母親、姐姐、姨父、叔叔等許多人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我堅硬地表態“不辦”。在我離家前的那個夜晚,父親幽幽地說“難道以你一個人的能力就可以扭轉這股社會風氣?”我說:“能不能扭轉那不是我能決定的,但我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呢?”當時的我頗為自己內心的正義感和對父鬥爭的勝利而驕傲。那個夜晚,我躺在床上想著父親三歲喪父、七歲喪母的大半生不受人待見的人生坎坷經歷,以及他“就辦這一次吧”的近乎懇求,我情感的天平開始傾斜,一夜無眠,內心甚至有些自責。第二天清早離家上車前,我對父親說,你的壽辰愛辦就辦吧,我不可能大張旗鼓支持你,但也不抵制了,那一天不管有多忙,我都會趕回來給你祝壽的。

6.剛柔並濟,造就和諧自我人心有堅硬之處,成就性格的剛毅冷峻,人心亦有溫柔之美,彌合兇悍鋒芒。剛柔並濟,是百鍊鋼與繞指柔的完美銜接,是人格的雙重升華,是造就和諧自我的應有之義。正如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在詩中寫道:“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我想,無論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時候迎難而上,還是在薔薇盛開的時候迷醉芬芳,都是我們造就和諧自我所需要的兩種品質。於是,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們以堅硬之處示人,奮不顧身地逐鹿無邊沙場,但也要為和諧的人生,釋放出溫暖與柔情,找到亦剛亦柔的最佳平衡點。人心之堅硬,可以是對底線的堅守,對正義的執念,是外力無法摧折的剛勁。是李白揮毫寫下“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鐵血燕然,落筆成篇;是李賀“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錚錚誓言,迴蕩天際。那份骨子裡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為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然而,堅硬並不意味著刻薄冷硬,並不意味著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慄世界的暖意。我們不願再看到專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願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餘,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稜角,溫存人性的美好。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凶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回歸。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願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願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願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餘,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後,不改初心。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凶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並濟,兩番精彩!

7.半夜沉思夜半醒來,靜靜的思考下自己,感覺自己真難得需要靜一靜了。近年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自己總希望凡事有個好的結果。沒有“好結果”感覺沒了做事的動力。在這煩躁、浮誇的世界裡,發現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沒了“清心”,沒了拂面而過的“清風”。有時,想寫篇文章卻也屢屢無疾而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詩詞了,只得嘆曰:“吾才至此,盡矣!”仔細回顧近年來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功利主義充斥了整個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發現,在前進的道路上,背負的不再是“奮鬥”、“努力”這些加油劑,而是“功利”這沉重的石塊。在前行的道路上,時刻被“功利”驅使著。偶爾,心中的“聖賢”之氣,“士人”之風颳來,使內心很矛盾,很痛苦。發現自己不再是“讀書人”,沒有了浩然正氣,赤子之心逐漸被灰塵所湮沒。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隨著撿的東西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來越重,難以前行。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動了,便會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來,而千辛萬苦撿的“東西”便會霍然消失。婆羅門說,左邊布袋,右邊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人上之路,每個人都背負很多“ 布袋”,當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負擔就越重,甚至有時難以前行。“功利”之人,當有一天“功利”消失,便發現沒了“功利”自己也就沒了前進的動力,逐漸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一個人有了廣闊的胸襟,便不會被身邊的“布袋”所纏繞,又何來煩惱;沒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東西”所羈絆。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聖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閒!傲立於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雲捲雲舒,又何其自在。

8.溫柔與倔強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也許每個人都是雙重的性格,有活潑有感傷,有溫柔有倔強。一個人內心是需要堅硬的,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當代,風情萬種的林黛玉本就難以生存,薛寶釵那樣雷厲風行的人才可以獨當一面。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競爭不斷壓力不減,你不堅強,脆弱根本沒人管。受了委屈,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工作的不順利等等,都需要自己慢慢消化,外面不會有人寵你照顧你,這個時候不堅強,不讓自己變得堅硬起來,便只有淘汰的份,即使淘汰,也不會有人給你半分憐憫半分同情,在這個社會,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都市裡的生活與競爭,已經遠遠超越人們承受的極限,前段時間往上特別流行的一句話說,不管晚上經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明日醒來世界依然車水馬龍。沒人管你背後的辛酸與無辜,沒人會管你內心的掙扎與無助。在此種境地,你不堅強,脆弱給誰看?哭幾聲是不是一起喔餓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當然不可能,這個社會,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堅強的人們的存在,才日益快速發展起來。然而,一個人堅強的久了,生活似乎慢慢就會演變成一種機械化,機械的上班,搭乘公交捷運,下班回家,吃飯,睡覺,一切索然無味,寡淡的幾乎將人逼瘋。這個時候,你還會因為聽到一首好歌感動的熱淚盈眶嗎?你還會跟著電影裡主人公命運的起承轉折或哭或笑嗎?上班的路上看到活潑的小學生們蹦蹦跳跳的手拉著手上學,還會不自覺的露出欣慰愛憐的微笑嗎?如果你還會,說明你內心還溫柔著,你的生活沒有被這種所謂的都市規則徹底掩蓋。因為溫柔,會為一隻貓感動,會為一隻鳥駐足,辛苦繁雜的生活過後,偶爾還能享受生活的浪漫,於是一切就不會只是枯燥無聊,會發現這個世界是有童話存在的。每個人都想盡力過得好,開心一點,無憂無慮一點,單純一點。無所謂溫柔也無所謂倔強,一個人呆著時,聽點音樂打發一下時間,悠揚的鏇律緩緩圍繞自己,投入整個身心去感受去體會音樂里的世界。靜靜的感受自己的世界,與朋友聚在一起時,跟著大傢伙起鬨熱鬧叫囂,仿佛生命就在於這樣瘋狂的折騰,樂此不疲。從朋友那裡聽過這樣一句話,說,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淚流滿面,有時候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淚流滿面是因為內心還溫柔,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是因為依然倔強。對於這以後遙遠的未知的生活,我們溫柔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