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預測20題

作文題一

一貨輪行駛於大西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入大海,他雖大聲呼喊、但無人聽到。黑人小孩相信慈愛友善的船長一定會來救自己,便鼓足勇氣朝前游去。船長發現孩於失蹤,便下令返航,終於在孩子就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趕到了。孩子甦醒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他告訴船長:“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這時白髮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倒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感到恥辱……”

請以“相信別人與被人信任”為話題寫一篇 800 字左右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黑人小孩因相信船長會來救他而戰勝了死亡的恐懼,而船長因為被黑人小孩信任而感動得流淚,同時使自己的靈魂得到一種升華。

相信別人,是對人性的善有充分的認識,堅信真情是人與人之間的主導。可以構想,一個人如果總是以猜忌、懷疑之心待人,不僅難以與人建立友情,自己的心頭也會因為陰影籠罩而失去快樂。

被人信任會產生一種高尚的情感體驗,能夠激發向上的動力,淨化自我的心靈。生活中不乏因被人信任而不斷走向道德自我完善的事例。

一個缺少相互信任感的社會是病態和畸形的。建立和諧社會,需要建立人際之間的相互信任。

做到“相信別人”也許不難,但要做到“被人信任”就難了,這並不是靠向人承諾就能做到的,而要注重自身的人格鑄造和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小事中呈現人格魅力。

這一話題可以寫成故事,寓理於事,在鮮活的細節和生動的故事中演繹“相信別人”與“被人信任”之間的哲理。

若發表議論,對兩者關係也不必平分秋色,可側重於“被人信任”,一是這一點少有人議論,二是較有內涵可挖掘。

作文題二

一個牧場主養了許多羊,他的獵戶鄰居養的兇猛的獵犬常常跳過柵欄襲擊牧場裡的小羊羔。牧場主幾次讓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都不以為然,獵狗咬傷了好幾隻羊羔。

忍無可忍的牧場主找到鎮上的法官評理。法官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也可以發布法令讓他把狗鎖起來,但這么一來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敵人。我可以給你一個更好的主意。”

牧場主到家後,按法官說的,挑選了三隻最可愛的小羊羔送給獵戶的三個兒子,孩子們如獲至寶,因為怕獵狗傷害到兒子的羊羔,獵戶做了個大鐵籠,把狗關了進去。從此兩家相安無事,還成了好鄰居。

請以“自利與利他”為話題,寫一篇 800 字左右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為自身考慮,維護自身的權益,近乎本能,不容迴避,無可厚非,要做到為他人著想卻不易。這兩者看似矛盾,但材料中的那位法官卻把它完美地統一起來了——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在社會生活中,你、我、他之間本來就密不可分。若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顧及他人,也許最終反而會使個人利益受到損害;關心他人,保護他人,最終得益的還是自己,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並不鮮見,挖掘出來,可以作為觀點例證,也可作為敘述主體。

不僅在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存在共同點,凡是矛盾的雙方都存在同一性,都可以運用那位法官的思路去求得問題的解決——外交上的“求同存異”、軍事中的“和談”、商海中的“互惠互利”、談判中的“雙贏”遵循的都是既“自利”又“利他”的思路。

個人主義、大公無私曾經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兩個詞語,兩者水火不容,勢不兩立,一貶一褒,一抑一揚。其實人性的微妙並不是單一的思維所能解釋,生活的複雜也並不是通過貶褒抑揚就能使之改變,用法官的思路來考察和處理今天這個轉型社會的諸多矛盾,會使人有豁然開朗和柳暗花明之感。

 作文題三

曾有人問周恩來總理怎么沒有寫一部回憶錄,他說如果有時間的話他倒想寫一部像盧梭那樣的懺悔錄。

每年猶太人都要過一個“贖罪節”,到那天,所有人都要到教堂里去祈禱,為自己的罪過由衷地懺悔。

請以“懺悔”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

[提示]

詞典上對“懺悔”的解釋是“認識了過去的錯誤或罪過而感覺痛心”。

懺悔不同於我們經常講的後悔、檢討或自我批評。懺悔不是迫於外界壓力或是迎合某種需要,它是真誠的自發行為,它不僅僅停留在認識層面,而是伴隨著悔恨、愧疚、羞恥、自責等情感體驗。人不可能不做錯事,但若有懺悔之心,就能回歸正確,不至於錯了又錯,不可救藥。有懺悔之心的人是正直善良的,而有懺悔之心的民族是強大的、優秀的。懺悔是對靈魂的自我拯救,也是良知的閃耀、人性的升華。它能蕩滌污穢,淨化心靈,催人上進,促人有為。

也許在你的內心早就有過懺悔,也許你的朋友也曾向你吐露過他的懺悔,也許你已認識到了懺悔對人的成長和進步的重要性,也許你感到正是由於懺悔意識的缺失使社會道德日益滑坡。有些懺悔雖然是遲到的,已於事無補,但對世人卻是一帖清醒劑。

記敘、議論或兩者兼而有之,對此文題皆相宜。

 作文題四

有位男孩說,他是十五歲的時候開始體驗到孤獨的,有時感到挺好,而有時又帶來痛苦和惆悵。

有位女孩說,孤獨感往往在最熱鬧的時候或地方悄然襲來。

愛因斯坦說:“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

海明威說:“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獨的生涯。”

盧梭說他喜歡沉浸於“孤獨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

請以“孤獨”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這是有關心理的話題。關注心理是現代生活的一個熱點,也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寫作此文,可以講述個人對孤獨的體驗及認知,也可評價學校教育的得失(學校一般都注重團隊精神教育而迴避孤獨這一心理現象,在過去則長期把它列為批判對象),可以探索名人的孤獨,也可談論孤獨的層次及意義。

孤獨感的產生意味著個性的獨立和思想成熟的開始。

孤獨不是孤單,不是遠離集體,逃避現實,而是進行超越時空的獨立思考和追求創新的一種審美心態。

孤獨不是自閉,不是消極失落、身心寂寥,而是思緒亢奮所帶來的深刻、愉悅、高尚的心理體驗。

淺俗的快樂遠不如享受孤獨來得幸福,孤獨有利於人的創造與對自我的認識。對於一名中學生來說,不僅要體驗孤獨,感悟孤獨,更應在孤獨中造就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人格關。

 作文題五

美國著名搖滾歌手鮑勃·迪倫曾經這么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在早晨起來晚上睡下,其間又在乾他想幹的事,而且不愁衣食,那么,他成功了。”這是鮑勃·迪倫對人生成功的解釋。它尊重個人感受,其標準是人本主義的;但在中國就沒有這么簡單了,我們的成功標準是在與他人比較中體現的,即只有自己比別人混得好,或成名成家,或升官發財,才算成功。

請以“尊重自我與盲目從眾”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要寫好這篇作文,首先要對文題所含的兩個方面及其關係有比較深入的把握,其次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或自己的成長經歷。

盲目從眾必喪失自我,讓自己一味地追隨和淹沒在人流之中,這絕非是對自我的尊重。生活中許多人遇事沒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取向和評判標準,而是把它們交給了別人,讓別人來決定,這實在是由於缺少獨立人格和自主個性所致。人們總要求別人能夠尊重自己,但是最不尊重自己的不是別人,往往是自己。比如寫一篇作文,不去表現那些只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想法和體驗,而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再比如對待社會上流行的東西,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情況,一概取之,這種丟失自我的現象並不鮮見。

認識自我不易,尊重自我更難。它需要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獨立人格的養成,它需要膽識和勇氣。只有尊重了自我,也才能真正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從眾並不能全盤否定,有些東西是不能不從眾的,但創造性的人才必有其獨立的個性風采,隨波逐流喪失自我必流於平庸。

 作文題六

以“靜”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在今天這個十分喧鬧煩雜的世界裡,這個題目有著相當廣闊和自由的發揮空間,無論是文學想像,還是理性闡述,都可寫得引人入勝。靜,有幽靜、嫻靜、肅靜、安靜、清靜、澄靜、寧靜之分,也有環境之靜與心境之靜之別。

古人說“萬物靜中得”,離開了“靜”,讀書治學、觀察思考、修身養性都難有所得。現代社會,人們的心境往往因外物的誘惑和欲望的熾熱而變得躁動不安。一個人如能做到身心皆靜,做到靜坐、靜思、靜觀、靜走,便能解讀人生、觸摸人生。只有真真切切走進安靜境界,才算是做了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

一個浮躁的人,絕不會產生靜思,也就談不上感悟和發現;一個有文化有智慧的人,若是少有靜思的時候,也不會有創見和靈感。

不去自鳴自喧的人,才是雅士;不為名利爭吵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沒有時間多嘴多舌、忙於空談者,才是智人。所以,靜是大雅大德大智。

有人貌似閒散無事,但內心卻整日裡被各種私慾所占有;有人雖很忙碌,但心思單純,內心幽靜。我們推崇和欣賞的是內心寧靜淡泊的人,這才是“靜”的高品位。

作文題七

有位高僧欲選一徒,便對二小童進行測試。

他指著兩間同樣大小的空屋子說:“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節省的辦法用東西把它裝滿。”一小童想到的是柴火,他挑來一擔又一擔的柴火,累得氣喘吁吁,終於把空屋填滿了。而輪到另一小童,他卻一點力氣都不費,只是在屋內點了一小堆火,用火的光亮裝滿了整個屋子。

老僧對他笑了,嘆道:“世間萬物,有實有虛,虛實相生,怎能只知實而不見虛呢?”

請以“實與虛”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在傳統文化中,常用“虛”與“實”這對概念。“虛”與“實”是相對而言的,一般說來,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所見為實,所聞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正如材料中老僧所說的“虛實相生”,它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經過上面的思維發散,對文題作了主體透視之後,便可選擇一點來談。比如談文學作品中的“虛”和“實”,寫一篇文學鑑賞的短文。曹操寫大海,先寫“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實筆,再寫“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虛筆,由實到虛。“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前句是虛寫,而後句則為實寫,是由虛到實。在《藥》中,老栓買“藥”是實寫,夏瑜被害是虛寫。虛實相映,缺一不可,虛寫比實寫更難,它屬於想像。也可寫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物質為實,精神為虛,沒有物質,也就無所謂精神,不能侈談精神而無視物質的重要性。但現在的問題是,人們更多的是注重對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東西,這樣勢必造成物質充裕而精神匱乏的不良傾向,聯繫社會現實,不難找到這類典型事例。文中老僧所說“怎能只知實而不見虛”可謂是對世人的警示。

 作文題八

一行人來到異國小島旅遊,見路旁高懸著的吊籃里艷異的花束,很是新奇和喜歡,但他們看不出是真花還是假花,如果是假花,就覺得沒意思了。有兩個人準備跳起來摸一摸。這時一位老者說:“這是真花。”接著他說出了理由:“它的葉子有的已經乾枯,花朵邊緣也有些凋謝的痕跡,真的東西都是有些瑕疵的。”大家再仔細一看,都很信服這位老者的睿智。這些花束為他們的旅途灑上了獨特的異域芳香。

請以“瑕疵和真實”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材料中的老者所說的“真的東西都是有些瑕疵的”這句話頗可拿來玩味一番,咀嚼出其中豐富的含義。

真實的東西難免有瑕疵,完美往往只存在於想像和虛擬之中。

虛假的東西往往沒有瑕疵,正因為這一點才使人受騙上當。生活的複雜便在於此。

不能容忍瑕疵,刻意追求完美乃是人的心理誤區,所以要學會接納有瑕疵的自我,有瑕疵的朋友,有瑕疵的事物。

路旁吊籃里的花束因為有乾枯的葉子和凋謝的痕跡反而顯示了它的生命活力。喜愛瑕疵,是因為它使人感到生命的個性和艱難,而看似完美的東西反而使人感到一種隔膜和距離。

與其掩飾瑕疵,不如真實地活著。

 作文題九

請以“敬畏”為話題寫一篇 800 字以上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敬畏”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但用它來作文,卻非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可。我們從小聽得較多的是一往無前、勇敢無畏這些充滿英雄氣概的詞句,其實人還是應該有所敬畏的。

西諺說:“上帝要叫誰滅亡,先讓他瘋狂。”縱觀古今,多少曾經輝煌的才俊豪傑,都是因為變得心中無所敬畏而招致失敗、走向沒落的。

作為一個民族,如果真的做到了天不怕、地不怕,沒有一點敬畏心理,則必會做出許多愚蠢之事。敬畏就是對規律的尊重,就是對自我的約束,就是對理性的崇尚,就是對自由的追求。

有所敬畏是一種很好的心態,它可以使人多一份冷靜理智,多一份從容平和,多一份謙卑審慎,多一份安詳寧靜。在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時候須留一份敬畏。

寫作此題,可評史、議事,也可訴說體驗、抒寫感想。

作文題十

“沉默是金”是句名言佳句,但在很多情況下沉默並不是金。如果沉默總是金,那啞巴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要用有力的語言駁斥欺騙人、毒害人的言論,也要用有力的語言來鼓勵人們前進。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也是句名言佳句,但是如果前面就是死胡同或是懸崖,還一味地拒絕人言,把提醒、建議或批評當做耳旁風,這就危險了。

這種事情在生活中還有很多。請以“名言佳句與真理”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

[提示]

類似材料中的例子可謂數不勝數。任何名言佳句,皆不能以絕對真理視之,它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方能成立。

一句話之所以成為名言佳句被傳承,被引用,肯定有其正確的一面,但卻不能認為名言佳句即為真理。因為角度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認知,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從另一角度來看問題,就能得出與名言佳句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結論。

隨著歷史的進步,尤其是在社會變革時期,原先被視為真理的名言佳句也往往經不起實踐的檢驗,真理是發展的,於是質疑名言佳句也就順理成章了。

作為學生,也許銘記一句名言佳句會促其成長進步,也許實踐了一句名言佳句而有了一種認識的飛躍,也許對一句名言佳句的質疑和否定使思想有了一次升華,也許感悟到真理之後也會說出屬於自己的“名言佳句”。

作文題十一

我認識一位醫生。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裡放一個小水焐子,使自己的手始終熱乎乎的。並不是他格外地怕冷,而是他要確保每一個到他這裡看病的人遇到的都是一雙溫暖的手。他說,用溫暖的手給病人診斷,可以讓病人感到安心、信賴,可以激發病人治癒疾病的信心。

我還知道一位擦鞋童。他最喜歡聽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的琴聲。當這位小提琴家來到擦鞋童所在城市演出時,這位擦鞋童想方設法湊錢買了張最便宜的票。小提琴家知道了這件事,演出結束後,就找到這位擦鞋童,問他需要什麼幫助。擦鞋童回答說:“我只想聽聽您的琴聲。”小提琴家感動之餘將心愛的小提琴贈送給了這位小知音。 30 年後,小提琴家再次來到這座城市演出,設法找到了當年的擦鞋童。在貧困的日子裡,有許多人出高價要買他的小提琴,都被他拒絕了。小提琴家再次問他需要什麼幫助,他的回答依然和 30 年前一樣:我只想聽聽您的琴聲。

醫生的診費是有價的,小提琴是有價的;但醫生那雙手的溫暖是無價的,擦鞋童對琴聲的痴愛是無價的!

請以“有價與無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在我們的生活中,娛樂是有價的,但幸福是無價的;補品是有價的,但健康是無價的;禮物是有價的,但情誼是無價的;房子是有價的,但家是無價的;財富是有價的,但愛是無價的。只要我們對生活心存一份永遠不變的熱情,這世間總有一些東西是無價的。

 作文題十二

兩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兩支火把中有一支沒有點燃,另一支是點燃的,發出很亮的光芒。過了不久,兩支火把都回來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們的考察報告。

第一支火把說,整個世界都陷在濃郁的黑暗中,他覺得眼前的世界情況很壞,甚至已壞到了極點。

第二支火把的報告卻恰恰相反,他說他無論到哪裡,總可以找到一點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聽了這兩個不同的報告,派他們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對第一支火把說:“也許該好好地問一問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請以“點燃與熄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形象定位。當我們像那支沒點燃的火把,吝嗇自己的光明時,我們自然會覺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濃郁的黑暗裡,自然看不到希望之所在;當我們像那支點亮的火把,燃燒著我們自己時,我們眼前自然有不滅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里升騰。我們始終應該牢記,這個世界是光明還是黑暗,有我們自己的一份責任。

 作文題十三

“你怎么對我這么信任呢?認為我一定能盡心盡力把這么重要的一本書翻譯好?”問我的是一位北大英語系的研究生,我讓她翻譯公司從美國引進的一套書,是公司很重要的一個項目。

“我認真看過你的簡歷,我認為你的水平肯定是有的。至於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嘛,我想你肯定也會有,因為你是一個聰明人。”我回答她。“為什麼說聰明人就會有責任心?”她有些不明白。

“因為你是一個很優秀的北大英語系研究生,你會有很好的前程和未來。但要實現這種預期,你就必須負責任地做今天的每一件事。如果你粗製濫造糊弄我,也許我這個外行看不出來,但它是你的作品啊,將來你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它呢?同行看到了又會怎樣評價你呢?”這個聰明的女孩會意地笑了,我相信她肯定會把這套書翻譯好。

請以“期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一個人如果對明天還抱有期望,那么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把手頭的事做好,預期越高,那么對今天的要求也要越高。

作文題十四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時,為了尋找一份能夠餬口的工作,他騎著一輛舊腳踏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只要給一口飯吃,他就會暫且停下疲憊的腳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館打工的他,看見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留學生擔心自己英語不地道,專業不對口,他就選擇了線路監控員的職位去應聘。過五關斬六將,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萬多的職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我們這份工作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

澳大利亞公民普遍擁有私家車,可這位留學生初來乍到還是無車族。為了爭取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會!”

“四天后,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說。

四天之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留學生豁出去了。他在華人朋友那裡借了五百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醜陋的“甲殼蟲”。第一天他跟華人朋友學簡單的駕駛技術,第二天在朋友屋後的那塊大草坪上模擬練習,第三天歪歪斜斜開著車子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了到。時至今日,他已是“澳洲電訊”的業務主管了。

請以“挑戰”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這位留學生的膽識確實值得敬佩,如果他當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戰,可能不會有今天的輝煌。那一刻,他毅然決然地斬斷了自己的退路,讓自己置於命運的懸崖絕壁之上。正是面臨這種後無退路的境地,人才會集中精力奮勇向前,從生活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位置。給自己一片沒有退路的懸崖,也是給自己一個向生命高地衝鋒的機會。

作文題十五

1852 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

屠格涅夫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撫養長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寞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著名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請以“欣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社會生活中,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欣賞是一種善良。

作文題十六

我和兒子坐在仁愛路安全島的大樹下餵鴿子,涼風從樹梢間穿入,樹影婆娑,雖然是夏日的午後,也感到十分地涼爽。

我對兒子說:“如果能像樹那么悠閒,整天讓涼風吹拂,也是很好的事情呀!”

兒子說:“爸爸,你錯了,樹其實是非常忙碌的。”

“怎么說?”

兒子說:“樹的根要深入土裡,吸收水分;樹的葉子要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整棵樹都要不斷地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樹是很忙的呀!”

我看到地上的鴿子悠閒地踱步,想到鴿子其實是在覓食,也是很忙的。

當我把玉米撒在地上的時候,悠閒的鴿子就忙碌起來了。

我想到,如果我們有悠閒的心,那么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可以用悠閒的態度來完成。

請以“悠閒與忙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其實,忙碌可以是一種幸福,只要你清醒地知道自己忙碌的意義;清閒可以是一種境界,只要你不至於因此而麻木。讓我們用悠閒的心境去享受生活的細節,靜靜地凝視一會兒陽台上初放的蘭花,仔細地留意一下春日曠野上五顏六色的花草和新綠的枝條。因為有了一顆悠閒的心,生活於是變得輕鬆起來。

作文題十七

兩個朋友一同去參觀動物園。動物園非常大,他們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參觀到所有動物。他們便約定:不走回頭路,每到一處路口,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前進。

第一個路口出現在眼前時,路標上寫著一側通往獅子園,一側通往老虎山。他們琢磨了一下,選擇了獅子園,因為獅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處路口,分別通向熊貓館和孔雀館,他們選擇了熊貓館,熊貓是“國寶”嘛……他們一邊走,一邊選擇。每選擇一次,就放棄一次,遺憾一次。但他們必須當機立斷,若猶豫不決,時間不等人,他們失去的將更多。只有迅速作出選擇,才能減少遺憾,得到更多的收穫。

請以“放棄一半”為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為難的情形會時常出現:比如面對兩份同樣具有誘惑力的工作,兩個同樣具有誘惑力的追求者。為了得到“一半”,你必須放棄另外“一半”。若過多地權衡,患得患失,到頭來將兩手空空,一無所得。我們不必為此感到悲傷,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作文題十八

一艘貨輪卸貨後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風暴。

驚慌失措的水手們,急得團團轉。

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倉,立刻往裡面灌水。”

水手們擔憂:“險上加險,不是自找死路嗎?”

船長鎮定地說:“大家見過根深乾粗的樹被暴風颳倒過嗎?被颳倒的是沒有根基的小樹。”

水手們半信半疑地照著做了。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么猛烈,但隨著貨倉里的水越來越滿,貨輪漸漸地平穩了。

船長告訴那些鬆了一口氣的水手:“一隻空水桶,是很容易被風打翻的,如果裝滿水負重了,風是吹不倒的。在船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時候;空船時,才是最危險的時候。”

請以“壓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沒有壓力的生活就像沒有風的帆一樣空虛。沒有壓力,青春就會枯萎;沒有壓力,生命就會黯淡無光。不要避諱壓力,壓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壓力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鋪路石。

 作文題十九

有一位觀光客輪的船長長年駕船在一條風景秀麗的灘險流急的大河上航行, 20 年來從未出過一次事故。一位記者聽說了這位船長的經歷後,就上船來訪他。記者敬佩地問船長:“這條河水流這么急,真讓人膽顫心驚,可你 20 年來從未出過航行事故,那你一定是對河中的每一處險灘、每一塊暗礁都了如指掌吧?”

“不,我對這條河中的險灘和暗礁並不十分清楚。”船長面帶微笑的回答完全出乎記者的意料。

“你不清楚河中哪裡有險灘和暗礁,那是怎么安全駕駛的呢?”記者驚訝地追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知道險灘和暗礁在哪裡呢?我只要知道河中深水在哪裡,就足夠了,因為在那些地方根本不會碰上險灘和暗礁。”船長從容地說。

現實生活中,雖然在正確的周圍存在無數的錯誤,但你只需要尋找正確,卻不需要將所有的錯誤實踐。

請以“尋找正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不管前方有多少險灘暗礁、荊棘陷阱,你只要找準正確的道路,就能順利走向前方。尋找正確遠比實踐錯誤之後再回頭要快捷得多。

作文題二十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傳說有移山大法的大師,求其當眾表演一下。大師在一座山的對面坐了一會兒,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後說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大師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夠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我的一個朋友非常適合經商,但他卻立志要成為畫家。他辭去公職,躲在家裡,一心畫畫,幾年過去卻毫無長進。經過痛苦反思,他決定暫時放棄畫家夢,下海經商,沒幾年他便躋身富人行列,閒時與書畫家們在一起切磋技藝。幾年後,他的畫竟獲得行家好評,掛在賓館和畫廊出售,出了畫集,圓了當初的畫家夢。

請以“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 800 字。

[提示]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奮鬥的方向和生命坐標。如果奮鬥方向錯了,就應及時調整;如果所面對的無法改變,那我們就得先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