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聯考作文

每年期待的我省聯考最優作文(也有稱為“滿分作文”),今年可能沒法全部欣賞到了。因為,今年聯考優分作文總體質量不盡如人意。

從權威渠道獲得的訊息稱,今年我省聯考作文評卷已於昨日結束,滿分70分的作文,約18%的考生作文成績不及格(42分以下),40分-49分的考生占67.75%,60分以上的僅占0.4%(65分以上的有14篇,其中一篇據悉出自廈門一中學生之手)。而今年全省參加普通聯考(含高職單招)的考生有26708人。

參與評卷的一位權威專家透露,今年很多作文文不對題,即便是14篇65分以上的“一類卷”中,從嚴格意義上看,也有部分不符合議論文體的要求。

著名學者、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孫紹振今天上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我省聯考作文首次強調“議論文或記敘文”,對文體的要求更加明確,但是因為題意太模糊,導致很多考生無從寫起。這或許是今年聯考作文評卷很難評出最優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

1  夢想為帆,工作為槳 

­

是夢想的指引,讓我們不辭辛勞地工作。是因為期待夢想成為現實,我們才會無所畏懼地執著於自己的工作。讓我們以夢想為帆,工作為槳去迎接美好人生。

袁隆平夢見自己培養的水稻能養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樹下乘涼。是因為有這一份對夢想實現的期盼,才能執著於自己的科學事業。

無獨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師雷阿諾以“美會留下”為立志名言佳句,決心通過自己一切的努力去創造奇蹟。他堅守自己的諾言,致力於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纏身之際,仍百折不撓地在畫架前作畫,最終倒在畫架旁。因為有夢想的牽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勞都是值得的,一番執著的工作受到世人的肯定。

不僅雷阿諾這樣,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也有同樣的人生經歷,巴爾扎克決心用自己犀利的筆法來無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來給受傷的人們的心靈開一劑良藥,他曾經說過:“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我要用筆把它寫完。”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在一貧如洗的小木屋內,數十年如一日地筆耕不輟,才能著成人間巨著《人間喜劇》,才能踐行自己的承諾,才能實現夢想,問鼎輝煌。

以夢想為帆,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工作為槳,才能使夢想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是因為希望再續經典傳奇,卡梅隆才能全心創作,震撼推出《阿凡達》;是因為希望圓夢奧運,冰壇伉儷申雪和趙宏博才能不離不棄共同奮鬥了十三個春秋;是因為希望能在nba上創造一番佳績,喬丹才能在投失幾千個球之後,仍舊毫不氣餒地執著於籃球夢。

他們都有夢想,他們都以夢想為導航,用自身百折不撓和無所畏懼的付出,去實現自己曾經的夢。

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用心去呵護,用自己十倍百倍的辛勞去澆灌它的成長,讓夢想最終成為現實。不必在乎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將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面臨什麼樣無法克服的挑戰,只有把握現在,用工作去成就夢想!

讓我們以夢想為帆,以工作為槳去踐行自己的承諾,迎接美好未來!

2  讓我們擁有寧靜樸素的心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以及願望,真誠樸素得令人動容。在他夢裡,雜交水稻獲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和高粱一般高,顆粒如花生米般大……這是多么簡單明快而又樸素的願望呵,美好卻有點兒遙遠。而就是這樸素的願望,這寧靜致遠的心境,使他勤懇工作,最終解決了中國人溫飽問題。

海子曾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袁隆平的願望,是純粹得讓人起敬的。作為一名科學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任務,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於追名逐利,在這位可敬的科學家身上無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寧靜致遠的,他擁有樸素、勤懇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名利對於他是極淡的事情。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會慷慨地把獎金捐贈出來,用於慈善事業。

反觀我們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如他般心無雜念?有誰能夠像他一樣堅守自己淡泊寧靜的精神家園?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成功成了唯一的標準,急功近利是人們渴求成功而衍生出來的心態。大學裡的導師們為了名利不恪守職責、抄襲論文;當郭敬明大言不慚地對大眾宣布:“我寫作就是為了賺錢!”當“最”時代的圖書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不禁困惑:這個時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們開始把官職、金錢、稱號等外在形式化的東西作為人的價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等卻在逐漸淡出視角。

不僅社會被浮躁所籠罩,就連科研工作也面臨著這種威脅。君不見有多少搞科研的人為了申請專利,達到名利雙收的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時代缺少真正的大師。當我們國人在感嘆每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沒有中國人時,我想,應該有更多的人大膽站出來響亮地說:“那是因為我們急功近利,缺少寧靜致遠的心境,浮躁是我們國家的攔路虎!”

我們應該呼籲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僅是科研工作者,還要有社會各領域的公民們。須知,欲速則不達,別讓名利的欲望淹沒了你的道德底線。每個個體,應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再加上一點仰望星空的夢想,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正如中世紀的石匠們,他們精心雕刻著教堂頂部無人可見的雕紋——如果有誰問他們誰能看得見,他們會微笑著說:“上帝看得見,我也是。”

只有我們每個個體擁有寧靜致遠的心境,樸素誠懇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的社會才可能不那么浮躁,最樸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遙遠”的夢想,我們的國家也定會成就更遠的偉大與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