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總結

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總結

一、結構模式要“簡”

高考作文先要整體構思。開頭結尾,過渡照應,主體展開,材料選取等,在動筆前要通盤考慮。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寫清楚;自己寫清楚了,閱卷老師才能看清楚;閱卷老師看清楚了,給分才能給清楚。筆者認為,考場作文的結構應該簡明,因為教師閱卷時,每篇作文平均閱讀的時間僅為一分鐘。因此,一篇應試的議論文最好只包括三大部分,五到八段文字:第一部分,簡要提引原材料,在這個基礎之上引出自己的感悟,作為中心觀點,這個觀點要明明白白,旗幟鮮明;第二部分,分三至五段,前兩段(或三段)從古今中外不同角度各取一個例子,緊扣觀點進行正面論證;後一段(或兩段)可從反面選取事例與前文進行對比論證;第三部分,對全文論述的觀點進行總結升華,給人以完整感。這樣結構文章既簡明又嚴謹且不呆板,還能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

二、列提綱要“快”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考場上列作文提綱,可先寫出簡單的結構模式,然後把可能能用上的詞句和例子,如名言佳句警句、古詩詞、古今中外的事例(尤其是帶有時代氣息的當今事例),簡省寫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寫於卷面之前,可邊瀏覽邊修改,擇優錄用。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一氣呵成,避免文面多處塗改。

三、內容要“新”

1、題目要新穎別致。“題好文一半”,許多閱卷老師就是根據學生命的題目來判定他的審題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因此,能擬一個獨具特色的題目,就能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住老師的視線,分數自然偏高。

2、開頭要新穎獨特,結尾要深刻感人。從題目實際出發,選取自己最拿手的文體,精心打造開頭和結尾,確保獲得高分。

3、素材的選取要新鮮貼切。材料新穎又切合題意,那就能顯示自己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作文分數自然就能上一個檔次。我們要力避大眾化和過於平淡的素材,要善於從現實生活、歷史典故、文學名著中去搜尋別人沒有用過的材料,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貼切性、典型性、新穎性、多樣性。

四、立意要“深”

1、要扣命意。高分作文必定是扣題行文的。扣題能力其實就是審題能力,如果扣題不緊,得的分數會很低。

2、立意要有深度,要“掘地三尺”。“千古文章意為高”,不少考生的應試作文往往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立意沒有深度。立意,我們可以從歷史和文化的沃野中去找尋理論的“掘地三尺”的深度。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理想和現實的觀照,偶然和必然的分析嘗試辯證地尋找理性的答案。閱卷老師一般對深具慧眼、富有哲理的作文情有獨鍾,給分較高。

3、立意不能淺俗,思想不要幼稚,態度不要“嬉皮士”。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有一些境界低下、思想庸俗之作。我們要明白,高考體現國家意志,而國家意志則重在弘揚真、善、美。有些同學喜歡唱反調,不管寫什麼都用調侃嘲諷的口氣來寫,顯得很不嚴肅。高考作文立意要境界高雅、胸襟闊大,力避市儈氣息、低俗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