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聯考作文的技巧: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

寫聯考作文的技巧: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

1、根據文體,健全結構

聯考作文考生常常有“文體自選”的自由,可用記敘文、議論文等一般文體,也可用散文、小說、劇本、詩歌、寓言、童話等文學體裁,還可用書信、啟事、布告、廣告、食譜、圖表、診斷報告、實驗報告、記者採訪、新聞報導、現場演講、法庭審判等體式。但不論選用什麼文體,都必須要有標題,首尾俱全,而且必須符合各類文體的結構特徵,例如書信,就要有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等幾個部分,且要正確的書寫在相應的位置。結構殘缺是考場作文之大忌。如果缺少標題或結尾,顯性的扣分和隱性的扣分導致的損失是慘重的。

2、排列合理,分段恰當

什麼材料在前,什麼材料在後,要合理安排,既要合乎事物發展規律,又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思維過程,使文章上下一體,前後貫通,起伏有致。一般說來,記敘文常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寫景狀物的文章常按時間、空間順序安排結構;說明文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可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安排結構;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自然段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恰當劃分自然段就成為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該分段處就分段,不要老是開頭、正文、結尾這種老套呆板的“三段式”。題目要引人注目,開頭要引人入勝,主體要充實豐富,結尾要精悍有力。

3、過渡照應,緊湊嚴密

過渡是材料的粘合劑,是段與層結合的橋樑。凡思路轉折、敘事更迭、人物轉換、論題變化、總分起止以及表達手法轉化等處,都要安排過渡。一般常用的過渡形式是關聯詞、過渡句和過渡段承上啟下,但不管採用什麼形式,都要力爭使結構自然、緊湊、嚴密;另外還要注意必要的照應,在行文過程中要自始至終把握整體,用整體去統帥局部。文章一個具體的用語,要考慮到在全段的位置和作用,上下句的連續;一個段落的構成,無論是句型、長短、表達方式都要考慮到與鄰近段落的協調,在整體中是否確切、恰當;文章結尾要看開頭,如何呼應,有無重複。這樣,就可以做到全篇層次分明而又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

4、開頭和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根據文章的不同而變化。開頭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將其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開門見山”的寫法,或“落筆入題”,說明寫作緣由;或“開宗明義”,揭示全文主題;或“言歸正傳”,即速開講故事;或“單刀直入”,挑明論敵謬說。另一類是“形象化”的寫法,或描寫環境,以引出人物;或抒發感情,以渲染氣氛;或先敘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詩詞謠諺,作為敘事的開端。好的開頭,新穎生動,引人入勝。結尾的方法也很多,或總結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來,以鼓舞鬥志;或抒發情懷,以增強文章感染力;或造語含蓄,使讀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結尾,餘味無窮,發人深思。

四、文章中的“照應圓合”

文章中的“照應圓合”,一般分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文章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就是說,把開頭描寫的事物或提出的問題,在結尾處用各種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給人以首尾圓合的印象。

2、文題照應。這種照應法,往往用在標題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須有一定的注釋、說明。因此行文標題起了注釋和點化的作用。

3、對話照應。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語言多次重複照應。比如魯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頭禪“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墺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這句話多次出現,突出了孩子之死對祥林嫂的沉重打擊。

4、細節照應。生動而典型的細節反覆出現,可以突出細節的典型意義,比如茹志娟的小說《百合花》中,小通訊員衣裳上的破洞出現四次,突出了小戰士羞澀、淳樸的性格。

5、關鍵字句照應。即表達主旨的關鍵性詞句在行文中互相照應,互為補充。

6、懸念照應。在作品中設下懸念,並不急於解開,而是反覆暗示,使讀者關心人物命運或事件結局的興趣愈來愈濃厚。比如蕭乾的《棗核》

五、快速構思方法

1、主題+材料定位法

確立主題,占有材料,是作文構思的關鍵環節。“主題+材料定位法”就是在審題的基礎上,同步確立文章的主題和材料。在具體的篇章中,主題和材料之間具有某種對應關係。構思時,我們可沿著主題和材料這兩極作相應的發散思考。

舉例: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工廠的角落裡,幾塊形狀各異的銹鐵錠不甘寂寞地聊了起來。

甲:我想成為機器人,現代化建設最需要我。

乙:我願意做成螺絲釘,很多地方都離不開我。

丙:我看機器人和螺絲釘的價值可不同啊!

丁:他們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個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價值,請以“位置和價值”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主題+材料

a、位置決定價值

a、武則天登基實現其價值

b、位置改變,價值相應改變

b、劉翔通過奮鬥登上冠軍位置,實現人生價值

c、位置不一定決定價值

c、小草,清潔工……平凡也有偉大的價值

d、同樣的位置價值迥異

d、成克傑居高位貪贓枉法,孔繁森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e、立足於崗位追求自身價值

e、水電工徐虎立足崗位,成就人生價值

f、位置有高低,價值無優劣

f、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在“主題+材料”的同步發展思考中。遴選出獨到新穎、具有思辨色彩的觀點和材料,進行進一步深度的思考。如f項,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作深度展開:其一,居高位可能無價值,如平庸的皇帝、得寵的侍臣、無作為的官員等;其二,處平凡崗位可以創造輝煌的人生,如崗位能手、勞動模範等。展開之後,綜合歸納:位置高低不決定價值大小。然後追問:決定個人價值大小的因素是什麼?——主要是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果把個人融入社會之中,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進步相聯繫、相統一,個人價值就如水滴匯成大海,獲得永恆,得以放大。如此構思,行文就有了深度。

“主題+材料定位法”之所以成為一種快速構思法,訣竅在於同步定位,關鍵在於主題與材料互動。主題牽引材料,材料又反過來牽引主題,連續的思維形成多種構思,多中取優。最佳構思一旦形成,就要集中精力作深度開掘,使之完善深入,臻於精美。

2、材料+故事推動法

第一步,重視材料或故事。想一想與材料或故事相關的人,想一想相關的真實場景和有意味的細節,是哪一個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故事一定要新鮮、動聽。

第二步,品析故事,感悟人生。故事講完後,我們可以對故事作出品析,品析故事貴在入情入理,細緻深入,品析的方向在於發現並揭示社會人生真善美的本質,並引導讀者對故事作出同樣的探析。

第三步,由此及彼,再述故事。品析中我們得到了關於社會人生真善美的本質認識,這種認識應該觸發我們想到更多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完全可以聚合成另一個新穎的故事。“又想起了一個故事”——這樣,我們開始向讀者講述第二個故事。

第四步,再品故事,引導主題。對第二個故事的分析和點評既要與第一個故事的品析保持統一,也要在感悟和理解上發展一步,以顯示同中有異。綜合對兩個故事的品析,就形成了文章的主題。篇末點題是這類文章的共同特點。

這種快速構思法主要由材料和故事推動,主題由對故事的品析彰顯。這類文章的可讀性源於故事或材料的新穎性和趣味性。閱歷廣泛和閱讀積累深厚的同學可嘗試這種構思方法。

3、“類因法果”構思法

“類因法果”快速構思法,既適用於議論文,也適用於記敘文。下面我們以《心靈的願望》為例,介紹這種構思方法。

“類”即歸類為“是什麼”,我們可以從文題或話題中篩選出關鍵字,並確立關鍵字“是什麼”。如《心靈的願望》,從“類”這一角度思考,即“願望是什麼”。其他如《心靈的選擇》即轉換為“選擇什麼”。至於話題作文,這種轉換就要複雜許多。如“入”與“出”,從“類”這一角度

思考,包含三個問題:什麼是“入”?什麼是“出”?“入”與“出”是什麼關係?對“類”即“是什麼”的回答,可以是科學的定義,但更多的是從考生知識經驗出發給出的操作性含義。只要你不讓它搖擺不定即可。比如你認定“入”是近距離體察,“出”是遠距離審視,“入”與“出”是認識事物的兩種方法即可。如果你認為“入”是積極投入社會人生,“出”是逃避社會人生,“入”與“出”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可。

“法”即“怎么辦”,即解決問題的方法。仍以《心靈的願望》為例,從“法”這一角度思考,“怎么辦”即轉化為“怎樣去實現心靈的願望”。從實現心靈願望的策略方面去思考,儘可能多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從中選優,挑選一兩個方面展開成文。如“如何使學校成為快樂的地方”,我們可以提出一些方法:①改革聯考選拔制,以素質學分製作為選拔標準;②改革課程,增設選修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③增加活動課程,使學生饒有興趣地開展探究性學習;④減少訓練量,增加閱讀量;⑤減少考試次數,增加課外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