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如何抓住文章立意

作文的立意是決定文章高下的最關鍵因素。沒有一個作者不想使文章立意更深刻更高遠,大家苦的是找尋使文章立意深遠的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如何抓住文章立意,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作文如何抓住文章立意】

十數年的經驗告訴我,在這個問題上不要企望找到三言兩語就能點石成金的方法,要使文章立意更深遠是必須要經過長久的積累和訓練才能做到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培養同學具備這種能力的快捷方法。下面僅從我的經驗出發談幾點能使文章立意更深刻更高遠的思維能力訓練方法。

1. 輻射式思維訓練

要想每次作文都能立意深遠,就不但要脫出前人的窠臼,還要跳出身邊大部分同學思維的圈子,這就需要運用輻射式思維。

輻射式思維又可以叫做開放式思維、發散性思維、多元化思維、全方位思維等。它是一種從不同的角度和途徑去探求多種答案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其特點是:充分發揮人的想像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並通過知識、觀念的重新組合,來尋找到更多更新的構想、答案或方法。要培養同學使用輻射式思維的能力,就要平時多培養橫向拓展、廣泛聯想的能力,遇到一個問題多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橫向的、縱向的、多維的角度去聯想。

例如:要求以“網”為話題寫作文,就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各種有形的網――魚網、蛛網、鐵絲網、過濾網等等聯想到各種無形的網――法網、情網、信息網、關係網、人才網、販毒網、監視網、聯絡網……

如果以“水”為話題寫作文,可以聯想到澤被萬物的生命之源,也可以聯想到生生不息的環保理念,還可以聯想到污已潔人的的獻身精神、鏡鑒萬物的冷峻態度、靈活變通的臨機智慧、步步為營的踏實精神、亦柔亦剛的人生態度、載舟覆舟的政治哲理、包容萬物的寬大胸懷、隨遇而安的生活哲學、吐故納新的進取精神……

再如,高考曾考過一個想像作文題“圓的聯想”,可以輻射到的選材有籃球、足球、太陽、草帽、燈籠等,如果覺得這類聯想過實過窄,還可以聯想到樹的年輪、深山的水潭、故鄉的石拱橋、親人墳上的花圈、清晨草上的露珠、家中祖傳的手鐲……立意就能更高出一籌。這些立意更加新穎獨特而富於個性,如寫故鄉的石拱橋,必然牽連起對故鄉山水親友的懷念,橋成了各種思緒的交叉點,它可以承載人們情感及歷史的重負,僅就立意就已是一類文的風範了。

2. 反向式思維訓練

反向思維也叫逆向思維,就是站在事物的對立面進行思考,從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或觀念的相反方向、相背角度進行思考。運用這種思維有助於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新穎性,從而使作文的立意更深遠更有新意更別具一格。

例如,20xx年全國高考作文――以“誠信”為話題寫作文,就有一位同學以《不誠不信不為過》的反向立意贏得了滿分。

再如,以“自卑”為話題寫作文,有同學就以“感謝自卑”為文題,寫了“天才骨子裡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著一段屈辱的歷史……挫折和失敗往往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筆精神財富,它能促人進步……面對自卑後的成功,我感謝自卑”。這樣立意就非常新穎獨到。

我以前訓練同學用反向思維的方式為文章立意,有位同學寫了一篇文章叫《我不願當老師》,從反向來讚美老師,文中寫到:

我不願意當老師,不願做一隻短命的紅燭。只為放出一點光亮,卻要燃燒自己而孕育希望。即使看著生命一點點耗盡,看著鮮血一滴滴流淌,卻沒有絲毫悔恨與憂傷。

我不願意當老師,不願做一條呆傻的小蠶。只為營造他人無盡的幸福,就可將生命摒棄不顧。即使看著旁人身著華服,依舊保持著慣有的樸素,一刻不停的忙碌。

我不願意當老師,不願做一隻勞累的工蜂。只為哺育幼小的一代,就可以傾注無盡的關懷。即使有時也會心存無奈,但耕耘的時鐘不會因此而停擺,哪怕看不到生命綻放的一絲光彩。

我不願意當老師,如同不願做一位辛勤的園丁。只為讓眾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便可忍受幾十年的辛勞,不羨慕絢麗多姿的妖嬈,不需要富麗堂皇的誇耀,只會在看到百花爭艷時欣慰的一笑。

我不願意當老師,如同不願做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為了鑄造優越的生活條件,可以對氣力不留絲毫惜憐,就算看到後人歡喜而遷,今生甘願歸守田園,索取又怎能比擬奉獻?

我不願意當老師,因為我不能將畢生精力奉獻於三尺講台,不能將青春年華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不能嘔心瀝血傳授自己的一切,更不能像克拉瑪依大火中36個神聖的亡靈那樣獻出生命,因為我沒有老師那崇高的精神——無私。

我不願意當老師,因為我不能像慈母對調皮的孩子們諄諄教導,不能為失途的孩子們指點迷津,不能幫助灰心喪氣的孩子找到成功的道路,更不能用無盡的熱情感化每一顆冰凍的心。因為我沒有老師那崇高的品質——真誠。

我不願意當老師,因為老師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職業,是一個普通而神聖的字眼;那是無私與真誠的代名詞,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失職而玷污了老師高潔的形象……

我不願意當老師,我只會在心中默默的嚮往那種真誠與無私,只能為心中的神靈獻上卑微的崇敬與頌揚……

這篇文章的立意運用了反向思維,獨闢蹊徑,別具匠心。多年之後仍令我記憶猶新。

3. “透視”能力訓練

所謂“透視”能力,就是指透過表面現象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要培養同學洞察生活的能力,要善於透過錯綜複雜的表面現象,迅速地抓住問題的實質。“透視”能力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日常的思維訓練,要培養同學用最短的時間敏銳地發現問題要害的能力。

例如,20xx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是一幅漫畫《人與機器人》,有些同學很快地就看出了這幅漫畫的本質是在談新時代的人才觀的問題。

再如,面對“上海市選拔三好學生加考美術,多數同學削鉛筆不掃木屑”的材料,有些同學很快就發現了這是談公德與才學的關係問題,於是營就了《才學誠可貴,公德價更高》《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優秀立意。

4. “聚焦”能力訓練

所謂“聚焦”能力,就是指透過貌似雜亂無關的現象發現事物之間的相同點的能力。其實這是一種求同思維的能力。求同思維又叫集中思維、聚合式思維,是通過對若干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與思考找出其相同的本質特徵的思維過程。求同思維也是培養創造型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求同,可培養綜合概括能力。平時可訓練同學面對多則材料確定統一立意的能力。

例如,我曾舉出四則材料:《莊子》中“運斤成風”的寓言,中華名廚大賽上在少女背上切鮮肉的絕技,瑞士愛國者威廉·泰爾一箭射穿頂在兒子頭上的蘋果,電影《英雄》中無名用“十步一殺”絕技刺傷長空和飛雪。要求同學擬定統一的立意,有同學準確地發現了這四個故事的實質都是談“勇氣”和“信任”。

5. “選點”能力訓練

有一些作文材料,本身可以含有多個不同的著眼點,可以由一個大話題分出很多小話題,每個小話題又會有許多不同的角度。而面對這些不同的角度,每個同學又有各自不同的能力長短的分布。所以,“選好點”是作文立意訓練的重要環節。需要說明的是,針對不同的同學,一篇材料的最佳點是不同的。善於“選點”的同學,能根據自己的閱歷、知識、特長等確定文章的立意,他們懂得藏拙露巧,揚長避短。這樣才能避免“千人一面”,才能才思縱橫馳騁,寫出自己的特色。

選點時還要注意,選小的切入點更容易出奇制勝。話題作文的限制少範圍寬,所以大題目居多。化大為小就容易下筆,便於表情達意。越是寬泛的話題,以大題小作治之就越能得到很多的作文題目,於是構思選材就更容易進入自由天地,然後擇善而為,下筆就會遊刃有餘。單一話題可以派生出許多小話題,多頭話題本身就提供許多支話題,而且還可以各自派生出更多小話題。可寫作的時候只能選其中的一個話題來寫,選取哪一個話題好呢?要選取自己最有把握寫好的那一個。這便是“弱水三千,取一瓢飲”。

在這個過程中,考生的大腦儲藏的“記憶體”制約了“寫什麼”。可用的記憶體多,迴旋的餘地就大,反之就有捉襟見肘之苦。因此,要“獨樹一幟”,要儘量不說大家容易想到的道理,選材儘量不選大家都可能有過的經歷,寫作儘量不走大家習慣走的思路;也就是說要把一看到話題就冒出來的道理、材料、寫法撇開,再深入一層進行思考,說新穎的道理,用新鮮的材料,走新奇的思路。一般來說,立意要尋求別人容易忽略的或不是一眼便能看到的角度,選材要選自己的特殊經歷或獨得的積累,寫法則要懂得打破常規以創新。概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視角獨特,內容獨有,寫法獨創。當然,就一篇作文而言,能做到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就足以使之出類拔萃了。

總之,作文立意的深刻高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積累才能達到的。上述幾種訓練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驗證還是行之有效的,希望同學們都嘗試運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