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指導:巧妙選取記敘文寫作的角度

記敘文是通過具體、真實的人和事的記敘來反映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巧妙選取記敘文寫作的角度,歡迎大家閱讀!

【巧妙選取記敘文寫作的角度】

什麼樣的記敘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條理清楚,二是人物個性鮮明,三是感情真摯動人。做到這些的關鍵是什麼?關鍵之一在於選擇敘述角度。敘述文學中,一般把“誰說故事”、“站在什麼立足點上說故事”稱為敘述角度。敘述的角度有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

以當事人的口吻來敘述的,叫第一人稱敘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們”)的身份直接出現,所敘述的都是“我”(或“我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這種敘述方式,真實而有感染力,寫親身經歷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敘述,有對話效果,便於傾訴強烈的感情;第三人稱的敘述,靈活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現生活。

了解敘述的角度,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幫助呢?

記敘文是通過具體、真實的人和事的記敘來反映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記敘是把人物的經歷、事件的發展和事情的變化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

敘述的角度不同,表達效果就會不同。選擇恰當的敘述角度,對增強表達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想突出事情的親歷性,一般選擇第一人稱;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懸念感,可以考慮選擇第三人稱。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寫自己看到聽到的金岳霖,只寫人物的所作所為,而不寫人物的所思所想,審慎、含蓄,讓人回味不盡。《邊城(節選)》則得益於作者開闊的視界。使用第二人稱,則能夠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別人對話,顯得更加親切。

有時,為了克服單一敘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敘述角度。《祝福》用第一人稱描寫“我”在魯鎮的見聞,又用第三人稱敘述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兩種視角交錯使用,以親歷者的身份見證人物的命運,使表達更豐富,更深刻。

寫作時要注意前後人稱的一致和視角的轉換,以免造成敘述角度的混亂,影響表達效果。我們在使用兩種人稱敘述事件時應注意:①不得頻繁改換;②改換時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斷敘述線索。

[典題探究] (20xx·高考江蘇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過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質疑、發現、智慧、高尚、驚喜、快樂、煩惱、平庸……這中間的每個詞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樣跟在好奇心的後面。

請以“好奇心”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作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試題解讀]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你盡可在“好奇心”的話題內,在“好奇心於人生的重要性”的範圍內選好文體,發揮自己的特長,揮灑自己的才情。 你可以旁徵博引,大發議論,闡說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觸“題”(好奇心)生情,大發一番慨嘆;更可以聯繫自身感受,敘寫一段經歷;還可以發揮想像編寫故事,繞開拙於議論、缺少經歷、不會抒情的缺陷之壘。寫記敘文一定要選好敘述的角度,以獨特的視角把人物的經歷、事件的發展和事情的變化過程再現給讀者。

[範文引路]

好奇心

江蘇一考生

為什麼?

兩個人都長年紀了,相距不過幾米的屋子,有什麼必要隔幾分鐘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這件事總是會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聾,還能眯著眼在屋裡做針線。大她三歲的爺爺便不行了,不願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於是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這樣的事天天發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悶嗎?沒有人說話?那她為什麼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爺爺嘮嗑呢?

喊爺爺做什麼呢?還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見爺爺好好的,滿意離去的背影。陽光總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鋪在奶奶身上,每每這樣的畫面閃爍著溫暖的光輝。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應便好呢?我好奇地繼續想。

那好。再有這種事發生時,我便捂住嘴,學爺爺的聲音遲緩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別出來,無論我用布還是用棉花捂以求聲音的逼真。“細丫頭在這兒搗亂……”奶奶皺紋滿布的手會輕拍我,以示責備。微微笑。

奶奶依舊。

我的好奇心不減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這么喊來喊去做什麼呢?也不嫌煩。”

奶奶看我,寬容地笑:“丫頭,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濕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連日以來如同小蟲一樣不斷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你在,就心安的。這是人世間最最美麗的風景。粗茶淡飯有什麼要緊?年華老去有什麼要緊?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謂愛,便是如此。就是我所愛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著。

我慶幸我擁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曉奶奶一輩的關心,溫情與愛。我知道了,那聲聲呼喚是在說,有你在,整個世界,都在。

[例文評析]

此文是敘寫日常生活的規範的記敘文,成功的秘訣在於從“我”獨特的視角探求老人的內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確讓孫女好奇。於是,調皮的“丫頭”對奶奶進行了一番“偵察”,結果“偵察”到了“人世間最最美麗的風景”--濡濕了人們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