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卷高考作文素材

20xx年全國軍的作文題目會是什麼正是大家所關注的,無論如何考生應該趁現在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20xx全國卷高考作文素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20xx全國卷高考作文素材1:光榮的荊棘路

台灣著名女作家劉繼榮的女兒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只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可是,為別人喝彩固然重要,親自參與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種圓滿。

倘若人人都在路邊鼓掌,那么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將有鼓掌,那么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將有誰在奔跑,將有誰來開闢一條新道,將有誰來為後來人樹一個航標,開創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

社會像一個大舞台,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而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卻是占了多數。人們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來體會快樂,殊不知,我們自己也可以創造,我也同樣能夠,讓別人見證我的美麗,也唯有這樣的共同創造,才能推動時代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來這樣一群人,他們那一代人,多誕生於晚清的日落與新世紀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國迎來了新生的陣痛,他們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慮、困惑與希望。他們通過自己手中的筆或各種有意義的方式,引領民眾,描寫未來。

他們都在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奔跑,不做路邊鼓掌的人。他們都勇挑社會的大梁,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從文對湘西文化的詩情禮讚,有巴金對舊式禮教的深切控訴,有茅盾對社會經濟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鳳凰涅磐的吶喊……他們都勇敢參與了這場戰鬥,才最終開闢了一個嶄新時代。倘若人人只是鼓掌,那么談何進步與復興?我們都應該勇敢地踏上這一條荊棘路。

況且這樣的參與對別人也可以說是一種鼓勵。冰心曾說:“愛在左,同情在由。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讓穿枝拂葉的行人,踏過荊棘,也不感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悲涼!”我也許不是鼓掌的那個人,但我踏過的每一步,灑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儼然都是為我身後的人群添了一點溫暖,一點鼓勵。誰能否認我在這樣奔跑的同時也為他人留下了掌聲?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這一條光榮的荊棘路。哪怕一個人,哪怕孤單到想落淚,我都願做一個先行者。

我不能否認劉繼榮女兒的話有一定的可取性,為別人喝彩的確重要。但我更堅信,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種信仰,一種期待,一種追求。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親自參與努力奔跑的過程。

歷史拍著它強大的翅膀飛過那么多世紀,這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我只願隨歷史的洪流一路奔跑,時代推我前進,我為時代領航。

20xx全國卷高考作文素材2:我的時間

懂得,所以相信;相信,所以堅持;堅持,所以自主。成功不在於複製,也沒有絕對的範本,只有認清自己,自主“我的時間”,才能成就你獨一無二的孤本。

總記得周末的校門口,總是停滿了大小不同的車輛。總有眼神疲憊的學生,一出校門便被急切等待的家長摟進懷中,護著他在擁擠的人群,小心翼翼地送進車裡。可我從不,我總愛自己獨自拎著書包,慢慢踱回不算太近的家中。一路上,風聲、人潮聲、喧語聲浸滿久離世俗熱鬧的我。我總是慶幸:這一段真正屬於我的時間如此可貴!那些平凡而真實的人世風光,一點點扎進我柔軟的內心,平和、安定的心性也在此間慢慢養成。我始終相信“我的時間”能給予我的力量,於是,我選擇自主前進。

龍應台曾說:“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5000米賽跑,有人在百米衝刺,而你卻在清晨漫步,你會害怕自己會被淘汰了嗎?不,不會的。”因你知道自己將在哪裡成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無需複製他人的成功之路,掌握好自己的時間,在我的時間裡做我自己該做的事。

高三的自主招生,比起往屆範圍大大擴展,自主招生風更流行~時。身邊無數的人想通過先於高考的自主招生獲得大學的敲門磚,但我卻安之若素,一心當起了“又宅又獨”的乖學生,置身事外。能夠平靜地看待風潮而不心生羨慕,我想是源於對自己的充分認識與對時間的把握。我深知自己不擅競賽類的難題、偏題,盲目參加只會適得其反,不如安心專注高考,用那些“我的時間”弄清每一道做過的試題,為將來從容準備,豈不更為划算?

身邊的朋友也有笑我傻的,但我只是報之一笑。正如徐悲鴻先生所講:“別人看來我是荒謬,我看自己是絕倫。”的確,有很多人在自主招生里一舉成功,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菜”,盲目跟風,不如相信自己,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裡發憤苦讀,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平坦大道!

在人生的路途里,很多東西是無法參照和複製的,不要迷信別人的傳說,認清自己的心性,不為外物瑣事所擾,自主過好“我的時間”,即使頭破血流,也能練就錚錚鐵骨!有很多東西難以出彩,便是少了自己的東西。作為90後的領路人,我們更要認真把握自己的時間,才不負一個獨立而完整的靈魂!

20xx全國卷高考作文素材3:蘇格拉底的蘋果

當今世界到底什麼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蘇格拉底的蘋果引發我們對世界的思考,也引發了對誠信的思考。深深映在腦海中的是那個贏弱的孩子,抱著空空的花盆,一副受了欺負的樣子站在國王的面前。但這個孩子卻是最勇敢最誠實的,因而他成為下一代的國王。可見,一個人的誠實對於國家是多么重要。

或許人類社會中那不誠實的一面一直就伴隨著誠實而存在著,隨著社會的發展,好像誠實缺失的情況日益嚴重。不誠實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我想對於那位哲學家,我不知他是出於什麼目的對那些學生說:“這個蘋果是我剛從果園摘來的,你們聞到它的香味了嗎?”但是那確實不是真正的蘋果,哲學家說了謊話。實際上,這也映射出當今教育制度存在的問題。教育者有些時候會因為教育的緣故,故意設定某種不真實的問題,這種暗示可以讓某些學生說“假話”。有時,冠冕堂皇的“假話”,在某種情況下也反映了教育存在著的問題——久而久之,作為學生,也就很難分辨是非真假,從而出現那種聞也不聞就說蘋果有香味的學生。

另三位沉默的學生在心中都存在著疑問,但是他們對於疑問的處理方法卻不相同。那個說沒有聞到的學生,是最真誠的,他實話實說,沒有迷信老師的權威,善於尊重事實。可是,有些善於說真話的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賞識;而說假話的人,卻如魚得水。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有時超越人的本性認識。人在某些虛榮心的驅使之下,想要聽真話的欲望被漸漸磨滅。

敢於挑戰“所謂的真理”,這個世界不缺少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會在科學的某個領域作出一番成就,就像打破牛頓直流電的世界開創交流電先河的尼古拉特拉斯一樣,成為科學領域的巨人。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觀點,不斷實踐檢驗真理。他們的思維沒有真理的束縛,終究會給我們開創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

那個“摸了摸說,這是什麼蘋果?”的學生,他敢於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但是他也還是有顧慮的,不敢明白地說自己其實並沒有聞到,既沒有迷信權威,也沒有違背自己的內心。而那個“老師,今天我感冒了”的學生,好像是最聰明的。其實,他也是有疑問的,但疑問好像都歸結到“感冒”上了。這樣,他不會違背自己的內心而且也不會因說錯話而惹惱老師。

這些學生代表了四種不同類型的人。社會環境好像總是可以把人分成不同的類型,要想適應社會,人們都在努力地尋找適應這個社會的方法。但是,“誠實”永遠是主流,人們更喜歡“真相”。所以,我們要學會真誠待人,用誠信鑄就自己純潔的人生;我們還要學會誠實接物,用誠信打造社會向上的環境。

要想成為下一代“國王”,“誠實”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