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

議論文對於大部分高中學生而言就像是一塊“雞肋”,難以下咽棄之又可惜。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一

夜黑如漆,無盡的黑暗讓我們心生恐懼,然而終結它的仍是東方地平線上,不急不緩的那一絲光亮;狂風驟雨,風折芭蕉,終結它的仍是天空中一道亮亮的彩虹。黑夜終有盡頭,雨過天會晴,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

經歷過風雨洗禮的天空,會更加空明,更加蔚藍;經歷過苦難挫折的人生,將會更加閃亮奪目。“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苦難充盈了他的生命,而他安然接受生命的“痛吻”。流浪於西部,漂泊於漫天黃沙中,像一株風雨中的橄欖樹,帶著“雨過天會晴”的信念,執著地守望自己的夢想。終於,迎接他歸來的,不僅僅是雨過後的晴空,還有那暖暖的太陽,還有那駘蕩春風。雨過天會晴,是一種執著的信念,是一種樂觀的嚮往。就像王洛賓,困境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信念,真誠的期待明天會更好,而命運回饋他的,也正是光明燦爛的未來。

所有的風雨都會停的,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黑暗不會永遠圍繞,終究會有過去的那一天。但無數人,是被心中的風雨嚇倒,放棄了迎接光明的權利。項羽兵敗,空自嘆息“時不利兮騅不逝”,孰知“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沒有持續永遠的厄運,也沒有永遠的失敗。然而,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卻忘記了雨過天會晴,風雨之後見彩虹,自刎於烏江邊,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深深的嘆息,還有沉重的思考。

有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決定你走多遠。抱定“雨過天會晴”的信念,猶如黑暗中,抬眼望見的一顆星,雖然不亮,卻足以給我們走下去的勇氣。食指曾寫下《相信未來》,帶給我們的是生命的頑強與韌性。在那樣一個暗無天日的年代裡,詩人被折磨致瘋,仍抱著雨過天會晴的信念,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無論,夜黑如墨,還是雷電交加,總有消散的那一天,一切都已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

雨過天會晴,晴天之下,鳥兒依然歌唱,花兒依然舞蹈,走過冬天,跨入的是奼紫嫣紅的春天。當你在困難的風雨嚴冬里苦苦掙扎,千萬不要放棄。終於,你會發現遠處會有鵝黃色的草兒掛著淚珠,向你招手,會有天空的彩虹,沖你微笑,那是晴天,更是春天。

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二

三人進店買水,各有所好。一位偏好味甜的果汁,一位偏好苦中帶甜的咖啡,還有一位偏好味淡的礦泉水。

曾有人說過:同樣的花能在不同人的心中開出不一樣的花朵。是啊,對飲料的喜好都有所不同,何況身處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的我們呢?可見,認識真是豐富多彩的啊!

這在美學領域尤為明顯。對於美的欣賞,確乎在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讚美雅典神廟的莊嚴於恢宏,也可以慨嘆如今神廟的荒涼與殘破;你可以展眉雅典娜身體絕倫的美麗與和諧,也可以驚嘆於她斷臂給人帶來的無窮的想像力;你可以沉醉於《命運交響曲》的激昂雄壯,也可以細細品味每一個音符間傳達出的震撼人心的和諧統一。美的宇宙是如此浩遠遼闊,任你在其中馳騁翱翔。沒有一個太陽吸引眾星圍繞轉動,只有滿天星星為你扮靚夜空。

與美的宇宙一樣,日常生活中的認識也是豐富多彩的,只不過認識的深度與廣度有所不同罷。柯南道爾曾與朋友一起露營。深夜,他們支起帳篷,鑽進睡袋安然入眠,幾個小時後,朋友被一陣猛烈的搖晃驚醒,迷迷糊糊地爬起身來,只見柯南道爾直直地看著他,問道:“你看到什麼了?”朋友抬頭望了望,只見繁星滿天,煞是美麗。朋友於是贊到:“好美的星空啊!”柯南道爾猛地拍了下朋友的腦袋:“笨蛋,沒看見我們的帳篷被偷了嗎?”柯南道爾的認識源於他平日的注重細節,而他的朋友卻對帳篷被偷視而不見,充分說明了生活中人們的認識往往不盡相同。但認識也有深淺之分,有著對事物本質的趨近與疏離的區別。

認識最繁多、最難辨真假的莫過於思想界了。幾千年來,思想家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於是便有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關於理想論的分歧,有了浪漫主義學者與理想主義學者關於意識的爭論,有了薩特與加繆關於存在主義的不同看法。但是,縱然這些思想紛繁眾多,認識如此豐富多彩,唯有其中各自的精華相互交融,才能形成推動歷史前進的一份推力,才能使歷史不斷向前進。

認識是豐富多彩的,它們就像一叢鮮花,互不相同而又奼紫嫣紅;它們就像一株參天大樹的根系統,各有其狀而又有深有淺;它們就像一條條小河,各自奔流終歸於大海。這個看似大同的世界裡,其實包含著許許多多的大不同。認識因世界而豐富,認識因世界而多彩!

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三

摘要:亂石堆里小孩一心讀書,因為他們懷著對都市繁華的嚮往,城市裡的小孩卻想回歸心靈的湖畔,找尋生命本初的質樸、清貧。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物質的,親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密罐里的糖,感受不到擁有的美好,珍貴;卻自認為生活太忙,無趣。只有跳出來,才會明白生命中美好。

人生路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我們要隨時調好恰當焦距,以最好角度遊目騁懷,行走大地。

禪宗有句話“眼肉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一個人眼界開闊與否決定了他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態度。而眼界開闊又由你看事物的距離決定。

生活中,我們常常為許多事煩惱,這只是因為你對生活還有太多執著,痴迷。“用力看,就是盲。”當你站到一定高度時,眼前那一切就如“蝸角名利”般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你還會不開心嗎?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首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習也有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你太拘泥於課篇時,反而不能真切體會,死抓每個詞理解時,又如何能看清文章脈絡,走向、把握深義?經歷這個苦苦跋涉階段,你的思路會走向開闊;這時需要你跳出思維桎梏,用博大眼界統領全書,巨觀把握。你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

亂石堆里小孩一心讀書,因為他們懷著對都市繁華的嚮往,城市裡的小孩卻想回歸心靈的湖畔,找尋生命本初的質樸、清貧。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物質的,親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密罐里的糖,感受不到擁有的美好,珍貴;卻自認為生活太忙,無趣。只有跳出來,才會明白生命中美好。

清醒總附麗於距離,美感也就出現。“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啟示我們不僅要跳出苦難,樂觀地面對一切,更要超脫美好,感恩地面對你擁有的一切。春爭迷人,走近它卻害羞消失;海水蔚藍,親撫一泉,它只是純淨無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錦衣玉食,卻散盡家才,剃髮歸佛門。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紅塵,“五色而目迷”,他有了高出一般眼界,終成一代宗師。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時很難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彎路。不妨跳出來,調準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