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

找米而炊強調的是要善於積累寫作素材。名人事例是我們寫作文時必備的素材之一,要多加積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名人事例的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一

牛頓與蘋果

有一天,他正坐在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熟蘋果掉下來,砸到他的頭上。他摸了摸被砸痛的地方,這時,牛頓就想到一個問題:當把球拋向空中時,它為什麼不一直向上升去,而總是向下落呢?牛頓撿起蘋果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是不是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起作用,把蘋果拉向地面呢?過了很久,牛頓終於解答了這個問題,並由此推算出一個公式,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

他認為世界上每個物體都有一種看不見的力吸引著其他物體,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吸引力大,我們生活的地球比地球上的萬物都大得多、重得多,所以向上拋的所有物體最終都會落到地上,這就是地球通過萬有引力作用的結果。牛頓的發現不僅可以解釋地球上的物理現象,還可以解釋宇宙天體間的現象。在地球之外,還有許多星球,比如太陽、月亮、火星、木星,它們也都是通過萬有引力吸引在一起的,所以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又是這種引力把它們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才使得它們雖然在同一天空下運動,卻不會發生碰撞。

小小的蘋果給了牛頓這樣大的啟示。其實同樣的現象在別人的眼裡早已司空見慣,不當作一回事,而牛頓卻通過自己的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的規律。

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二

“不做空頭文學家”

魯迅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小說和文章聞名中外,但他對自己的孩子,不是硬性要求他繼承父業,而是“順其自然”,並告誡孩子“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魯迅曾經指出:“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就是從孩子擺弄玩具中,根據兒童的特點,引導,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促使其健康成材的。

魯迅發現海嬰從小對理工知識有興趣,便給海嬰買來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嬰捧如至寶,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認真的神態,儼然像一個小工程師在蓋房子。魯迅還常常帶海嬰到郊外去玩,欣賞清清的河水,鮮艷的野花,嫩綠的莊稼,追逐漂亮的蝴蝶,捕捉有趣的昆蟲。野外的新鮮空氣,滋潤著海嬰稚嫩的心田。

一次,魯迅好友瞿秋白(當時化名何凝),送海嬰一套蘇聯兒童玩具,這是一種類似積木的鐵制玩具,有上百個金屬零件,可以組裝出各種各樣的玩意兒,小到簡單的翹翹板,大到複雜的起重機、飛機等。瞿秋白的夫人楊之華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筆體,寫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魯迅和許廣平慎重地對小海嬰說:“這是何叔叔、何叔母從蘇聯帶給你的,你可要格外愛惜。”小海嬰迷上了“積鐵”,一玩就是半天。他由玩“積鐵”開始,迷上了理工技術,小小年紀,就能拆鍾、修鎖、裝礦石收音機了。

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三

桑蘭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四

史鐵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鐵生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1972年不幸癱瘓,後來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

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在作品裡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史鐵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陳建功說:“鐵生是我最為敬重最為難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讀到他寫的幾篇小說,有《午餐半小時》、《沒有太陽的角落》,當即被他的作品所煥發的精神力量和藝術魅力所折服。因為他的博大、深邃、勤奮,也因為他的平實、沉靜、寬厚,還因為他的樂觀、頑強……”

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五

1942年春天,12歲的李愛民擔任村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鐘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裡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么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李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

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裡的臨時據點被我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