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議論文作文範文

議論文寫作能力對於高中生來說是很重要的。目前,很多人認為高中議論文寫作有幾大瓶頸,一是議論文規範不清,二是閱歷有限導致素材缺乏,三是語言基本功不紮實,四是缺乏邏輯思維,五是立意膚淺。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議論文作文範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議論文作文範文一

有了根的支撐,大樹才會枝繁葉茂;有了細流的支撐,大海才會廣闊無垠;有了意志的支撐,我們才會活得堅強與無畏。

每個人都應該靠自己支撐自己。靠他人支撐的人只是一時的聰明者和幸運者,就像是風化的基石支撐的高樓大廈,隨時都有可能坍塌。任何人都支撐不起我們的肩膀,除了自己的脊樑!

一個農場主在麥草堆里丟失了他心愛的金表,找了老半天卻一直找不到,於是他找來許多小孩,並對他們許諾:誰找到那塊金表就獎給他一匹強健的騾子。孩子們高興極了,馬上去找。他們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眼見天色漸黑,孩子們一個個也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漸漸離去。可是還有一個小男孩,依然在認認真真地找,不放過每一個地方。他是多么想得到一匹騾子呀!於是他一直找到了深夜,身邊的朋友們早已回家去了,周圍也變得靜悄悄的,驀地,他的耳朵里傳來了“滴答滴答”豹聲音,他向傳來聲音的那個地方慢慢走去,終於找到了那塊金表,最終得到了那匹他夢想中的騾子。

一匹騾子能讓一個小孩一直堅持到深夜,這似乎不可思議。其實這正是一種意志的支撐!正是他對那匹騾子的渴望,支撐著他始終不放棄自己的目標。這個世界上,有些人說下了許多豪言壯語,訂下過令人心馳神往的目標,可最終卻一事無成,不正是缺少一樣支撐自己的東西嗎?而那種東西又只能從自己身上開掘。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們挺過來了;“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他們沒有倒下。如果不是“究

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這種夙願的支撐,司馬遷能夠和著淚水著成《史記》嗎?如果不是“心憂社稷蒼生”,半生漂泊孤苦無依的杜甫能留下那么多華章而成為一代詩聖嗎?而天才詩人海子風華正茂之時卻魂斷山海關,不正是失去“支撐”所致嗎?再想想變法屢次受牴觸的王安石、輪:奇上的科學巨人霍金,我們就更不難明白“支撐”對一個人的意義了。

前幾天,我在報上看到一條讓人觸目驚心的訊息:我國每年平均的自殺人數已達28萬,自殺未遂者達150萬!嗚呼,在生活條件日益得到改善的當今時代竟會如此!這難道不能引起我們深思嗎?

從溫室里長大的同胞們,請鑄煉好自己的脊樑,明天的太陽還得靠我們托起!

高中語文議論文作文範文二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後,這個世界才能屬於他。

——題記

幻想和現實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就是我們人生。在人們看來,人生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為自己夢想而活,另一個是活在現實中。前者是追求自我,而後者面對自我。有人說:我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得到過什麼;而有的人說:我很滿意現在的自己……其實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那么人生也就很有價值了。

我曾經為我自己做了很多所謂“完美”的幻想,幻想自己是另一種人生,但是這種幻想並非真是的自己,我擁有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人,人要想看清世界,就必須要自己面對現實,因為現實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立足社會的不是靠空想而滿足於自己,也並非以自我而安於現狀。我覺得人不能自大,也不能自卑,但自信也並非讓能讓自己變得強大。夢再大,如果一味的不付出於努力,終究只是夢,當一旦醒來才發現自己這只是一場夢,你沒有擁有這個世界,而是你摧毀你自己的舞台和夢想,也失去了自己的世界。

得到和適當的放棄,可能會得到自己的人生,擁有自己想要的世界。假如你在考試,遇到一道你不會的題,但是還有幾分就要交卷了,你是要放棄那道你不會做的題,還是要在這幾分鐘內檢查自己做的其他認為做對的題目。我想這個問題很多都遇到過,當人生面臨選擇的時候,可能就是人生就會改變,是要去擁有自己的世界還是覺得本來就是錯的路還要繼續錯下去。

人生就是要活出自我,擁有自己的舞台,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世界!愛因斯坦曾經被人嘲笑,最後成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自己人生遭遇不幸的時候,寫出了《時間簡史》……他們才是贏得了世界的人。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後,這個世界才能屬於他。

高三:盧瑤

高中語文議論文作文範文三

在中國的教育中,一直都缺乏著主動性。老師教學,學生聽課,這樣一味的教育持續了很多年,我想這也就是中國在諾貝爾獎領域的缺乏吧。

政治教科書中的主觀能動性難道學了卻不能套用到實際中嗎?不是教育我們要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先去認識世界再去改變世界嗎?中國的學生就是缺乏主動性,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而不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為什麼先人給我們的知識會是正確的?可不可以反駁先人的知識或者加點什麼呢?我敢說應該很少有人去那樣想吧!為什麼美國那么多科學家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因為他們的教育中注重實踐。要學生自己動手去征服自己的觀念,將它融合到自己的思想中才是最重要的啊!

物理教科書中也有主動與被動的關係。譬如打人與被打,雖然力是相對的,但是毋須置疑被打肯定比打人痛很多。語文的主動與被動,英語的主動與被動,還有數學的主動與被動,就好象你在做數學立體圖形題目的時候,老師總是教我們發揮空間想像力,不要局限在原本的這個圖形里,可以將它擴展,三稜錐變成四稜柱或者正方體都是可以的。這些不也是主動與被動的關係嗎?

不論怎樣,主動總是最好的。一個國家要發展就得創新,不能被動的單靠進口別國的產品和引進別國的技術,這樣的話這個國家是無法在這個世界環境中生存下去的。要主動的創新,主動的開發新的能源與技術。現在我們可以回顧歷史,1840年前我國閉關鎖國,像一個人脫離民眾的組織,換來的卻是英國大炮的轟炸。被迫開放使我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動盪不安,民眾叫苦連天,那時的中國是一個怎樣可憐的國家啊!1945年,法西斯國家戰敗,中國開始在開羅會議上爭取自己的主權,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有了自己的思想與指導方針,中國開始穩步而迅速的發展規律,隨著香港,澳門,台灣等主權的恢復,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在上升,中國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民族啊!

關於主動與被動,拋開大的範圍,即使是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生活中,有些人主動,有些人被動,但你想想,譬如談戀愛吧。如果兩個互相愛慕的人都屬於被動那怎么辦?他們都在等待,不知道對方對自己到底是什麼想法,等著有一天對方可以向自己表達內心的想法,但是對方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這樣的兩個人,最終的結果只能錯過,只能把這樣想法變成美好的回憶,卻不懂的主動一點去把握它。失去之後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主動的人們懂的珍惜。碰到自己想要的,就會主動的去追求她,不管成功與否,至少都不會留下遺憾,不給自己後悔的餘地。

綜上所述,主動確實比被動好很多啊。所以我們應該把握現在,遙望未來,主動出擊,才能使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甚至超越。

改變自己,就會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