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精彩範文

高三複習階段的時間非常緊張,而任務繁重。作文作為語文高考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考語文的 生死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三作文精彩範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作文精彩範文一

我渴望有位好朋友,而且這個好朋友能夠和我朝夕相處,千萬不能夠由於某件事而背信棄義。不要像我以前交友不慎那樣,被她耍得團團轉。

我希望這位好朋友能夠理解我,善待我,尊重我。能夠一年四季都在一起,永不分離。

春天到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柳樹的嫩枝正在萌發,而有的都發出新芽了。大地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多么美麗啊!這時候,我就會主動邀請這位好朋友,來到草地上放風箏,在一起嬉戲,打鬧。一天下來,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了!春天使我們有著充足的活力,所以我們還是盡情地玩耍著。等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們才要依依不捨地回到家裡。

夏天,知了在外面叫個不停,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絲毫不留一點人情。這時候,我會跟我的好朋友說:“天氣太熱了,我們倆就別出去玩了,好嗎?”好朋友爽快地答應了。我們就看起了電視,我們被電視裡小丑的滑稽樣逗得哈哈大笑。等到傍晚時分,我們就幫媽媽做家務去了。媽媽還直誇我們兩個是她的得力助手呢!

秋天到了,有一些植物的葉片都變黃,落下來了。這時候,我會邀請好朋友,一起去秋遊,感受大自然的氣息。並一起去採集一些標本,做為秋遊的紀念。我們還會一起去田野里,采一些果實,感受採摘果實的樂趣,並感受自己的勞動果實的滋味,畢竟“一分辛苦一分甜”嘛!

冬天來了,大地上的氣候都漸漸變冷了。人們都穿上了毛衣和外套,我和好朋友也是這樣,有的動物們也都要進行冬眠了。但是我們並不會被嚴寒輕易地嚇倒,我們會每天早上起來做各種各樣的運動,這樣就不會感到寒冷了。

我渴望有一位這樣的好朋友,這樣我的生活將會感到快樂和充實!

高三作文精彩範文二

我向來很膽大,但自從經歷過這一次比賽後,我才知道勇敢可不是匹夫之勇。

那一次,我到達了野外槍戰訓練基地,參加了我盼望已久的“CS”槍戰。那裡的場地多得讓人目不暇接:有森林、山谷、岩石迷宮等各式各樣。一聽“岩石迷宮”這個名字,我就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哈哈,一定要用這個場地!”我們換完軍裝,聽完教練的培訓,我們就開始了激烈的槍戰。只見那裡怪石嶙峋、石壁高得都看不到對面。我衝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始橫掃起來,差點打到我方的人才住手。我剛要轉身,忽然覺得一陣鑽心的痛,一顆子彈在我的背上已經“炸”開了花,我便心灰意冷地回到了“陣亡區”。

十五分鐘後,一聲清脆的哨聲,第一場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場的開始。這下我可吸取了教訓,和隊友們商量對策後,帶著“第二條生命”衝進了戰場。對方可真狡猾呀!我們的子彈一出去就被躲開了,但我哪裡敢甘敗下風?我舉起槍又是一頓掃射,一下子就打中了一個人。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也有了經驗,便有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敵人”。只聽一聲巨響,一顆子彈飛向了我,旁邊的隊友見狀立刻使勁地推了我一把,我倒在了地上,卻躲過了那顆子彈,從那一刻,我認識到了團結的力量、合作的好處。

我再次“衝鋒陷陣”,引出了許多“敵人”。在我的掩護下,隊友們也是一陣激烈的狂掃,對方根本沒有招架之力,更沒有還手之功,“兵敗如山倒”,被我們打得連連敗退、“四處逃竄”。隨著一聲響亮的槍響,“敵方”最後一個人“倒下”了,比賽結束,結果可想而知:我們大獲全勝!此時此刻,隊員們的歡呼聲和笑聲迴蕩在“岩石迷宮”里的每一個角落。我心裡也樂開了花,團結就是力量大!

雖然已經要回家了,但我還沉浸在那美好的回憶中,回憶著那槍林彈雨的場面,回憶著那奇妙的“岩石迷宮”……從這一次比賽中我懂得了匹夫之勇與真正的勇敢截然不同;懂得了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小力量,更是團隊的大智慧;更懂得了團結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只有團結,才能越戰越勇,才能永勝不敗!

高三作文精彩範文三

人格的塑造與培養是一段沉重而艱辛的道路,在跋涉的過程中,我們所要逾越的是內心的軟弱與心靈上的缺陷。當我們面對自我人格上赤裸裸的缺失時,是否有勇氣踏上漫長的救贖之路呢?

贖罪是一個沉重的字眼,基督教將人的一生視作一段自我救贖的過程,人的一生如果逃避贖罪,那便是人格靈魂的淪陷了。不由得想起小說《放風箏的人》,這是一個用恩典與救贖勾勒情節的故事,作者以緩慢沉靜的筆調告訴人們:贖罪並不必然等同於幸福,但無視人格上的缺陷將負罪一生。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並不算是中東政治故事,而是一個在分崩離析的美麗國家——阿富汗里生活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在一次追風箏比賽中,當哈桑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裡施以暴力侮辱時,蜷縮在陰暗角落裡的阿米爾因自己想要贏得比賽冠軍來得到父親的關愛,而懦弱地注視著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被蹂躪。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著他,催促他踏上了一條救贖的路。

時間的可怕就在於他可以讓一切改變。回到家鄉阿富汗的阿米爾,面對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並沒有停止贖罪的腳步。好像在泥淖中前進,每一個腳步都用盡生命的力量,他用自生的意志與時間、戰爭、宿敵競爭,他一路追一路趕,追到了心中那飄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了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小說中的風箏象徵人們所缺失的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追到它,人才是健全完整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刀,將人生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甚至有些苦澀和酸楚,但它直指人心的引起了我的共鳴:當人們應當承擔責任時,自私推諉必定會時常激起內心的自責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是一種夜深人靜時的捫心自問,是一條可以重新成為好人的路。

也許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他意味著什麼,無論路途如何艱辛,讓我們勇敢地追,不停地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