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預測作文例文

近年來,高考作文備受社會關注。除了高考之後的作文範文傳播,高考前的作文預測更是不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20xx年高考預測作文的例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高考預測作文篇一

某高校開設種田必修課,學生夜裡打手電種油菜,新聞一出,立刻引發熱議,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更有抨擊者,但無論何種反應都體現了大眾對高校教育、對人才培養的一種關注、一種思索。

親歷勞動,方知奮鬥。學校的良苦用心是值得大力稱讚的。農場勞動,不單是一門必修課程,是畢業的通行證,更是一種觀念、一種品質的培養。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素質”的競爭,而勞動素質又是人才素質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但令人嘆息的是,有許多的網民,卻反對高校的這種做法,質疑這種做法的真正意圖,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專業知識,應該把時間更多地放在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上,不能也沒有必要去做“普通農民”所做的“農活”,然而,這個理由不過只是個幌子,是個藉口,何況精進專業知識,也不是“不問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就能達成的,再說,閉門苦讀就一定能夠學好專業知識嗎?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大眾內心對“農”的鄙視,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對“讀書人”的崇敬與膜拜:認為田間勞作是沒有文化修養或修養較低的農民乾的,文化人,既然已經跳出農門,就不要也不必再碰農活了。他們主觀上認為“讀書人”與“農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身份,而這種認識,又恰恰是長期以來由階級的差距衍生出的優越感而催生的。

愛勞動,才會生活;學會勞動,才能學會生活。高校開展農場勞動必修課,不僅可行,更有深遠意義。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會一些理論性的東西,還需進行各種各樣的實踐勞動,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農場勞動,除了能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讓學生更接地氣,還能讓學生在獲得勞動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到粒粒皆辛苦,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更能讓學生在艱苦環境的磨鍊中,培養一種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事實上,人的很多優秀的品質,都可以在勞動中形成。

發揚光大該校的這一做法,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好做法,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勞動實踐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而不局限于田間勞作,更無需用“必修”的形式,來強制學生,為完成學分臨時抱佛腳而在臨近期末時連夜冒雨打手電種油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熱愛勞動、崇尚勞動。

20xx高考預測作文篇二

藝術,是人類與自然相處,碰撞出的璀璨火花,它光耀了人類的精神星空,點綴了歷史的燦爛長河,因為藝術,人生顯得富有詩意,人類更加智慧靈光。

但是,因為人類的疏忽,有時,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人類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點翠頭面,這一件件光鮮亮麗的藝術品,飽含了古人多少的智慧和心血,融聚了中華幾年的文化榮光,它把京劇之花映襯得更加璀璨奪目、動人心魄。但是,我們的先民在追求藝術的同時,卻忽略了一個嚴重的事實:一件點翠頭目,需要用上80多隻翠鳥翅膀下的羽毛。而且,據說,這些羽毛,還必須從鮮活的翠鳥身上直接拔取,現場加工。

知道這些,再去看那些精美絕侖的點翠頭面,我們便無法再美美地歆享點翠藝術的絕美。藝術,本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琴弦,彈奏出的美妙天籟和音,然而,一旦我們用血淋淋的殺戮,來成就所謂美妙的藝術,那么,這樣的藝術,不要也罷,它只會暴露人類的無知,使人性變得醜惡猙獰。

我們用藝術表現世界之美,我們用智慧創造世界之美。真正的藝術和智慧,讓滿世界都充溢著和諧的音符。它是天藍水碧,人在畫中游,不是黑煙滾滾、污水橫流;它是燕囀鶯啼,百鳥和鳴,不是馬達轟轟、噪音喧囂雷動;它是小鳥啄食,人來不去,不是趕盡殺絕、孤鴻哀鳴。

我們用藝術表現世界之美,世界之美,美在世間萬物生靈。沒有茵茵的綠色,大地變成乾涸的沙漠,那是人類明晃晃的利斧,把鬱鬱蔥蔥的森林,雕成一件件精美的家具。到處是歡快的田鼠,那是人類的先進的弓繳,把蒼鷹和蟒蛇,轉化成熱騰騰的佳肴。當野釣者不再歡快,因為河裡的游魚成了珍稀;當象牙不再溫潤,因為一頭頭大象在痛苦中死去;當人們盲目追求自己藝術享受時,藝術早褪化為殘忍,美的內涵早已失真。

追求藝術是人類天分,珍愛生靈讓藝術之美回歸本真。人類生而有情,人類智慧無窮,人類目力有限,科技潛力無限。我希望,人們在追求藝術時,若能懷揣悲憫情懷、天人思想,將無窮智慧,鑄成輝煌科技,譜寫藝術篇章,這樣的藝術,一定讓人欣慰、令人嚮往。

20xx高考預測作文篇三

清明時節,烈士陵園內十分肅穆,有不少市民前來鞠躬致敬,而在紀念碑的一旁,晨練的市民還在翩翩起舞,我認同郭先生的觀點:“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在這裡晨練跳舞既不合適,又不尊重先烈。”因為清明時節,正是先人和革命烈士的祭日,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開展文體等娛樂活動,對烈士應心存敬畏,讓他們安息,這才是人們應有的正確態度。烈士陵園是抗戰過程中壯烈犧牲的英雄,這些英雄的殊死拼搏換來的和平的新中國。難道對這些英雄我們不應該心中存敬嗎?

然而,現實生活中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行為,清明時節,在烈士紀念碑旁邊翩翩起舞,在遺址上面胡亂塗鴉,隨意踩踏園內雕塑等等,既不文明,有不禮貌的行為。更有甚者,還振振有詞,說什麼“烈士的犧牲就是為今天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些話看似有理,實則是強詞奪理,為自己的不敬不尊行為辯解開脫。清明時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對先人和烈士開展祭掃活動,緬懷他們的事跡,鼓舞后來人自強不息,以寄託後人的哀思。如今,烈士紀念碑旁邊竟然成了休閒娛樂的場所,歌聲繚繞,舞步蹁躚,這哪裡有一絲的敬畏之心?請問老者,難道在傳統節日祭奠先人和烈士一點不知道嗎?在傳統文化薰陶中長大的您,竟然對此一無所知?人心不古,生活條件富裕了,就可以泯滅良知,竟何以堪?

心中存敬,應該賦予行動。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如果說老者的行為不端,還振振有詞,具有代表性,那么,年輕的大學生受到高等教育,竟然也含糊其辭,玩起了文字遊戲。真理只有一個,孰是孰非,還用“商榷”嗎?公園管理部門在這個事件中,扮演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角色。這是一種無作為的表現。明明白白園區內掛有提示標牌,上寫“烈士聖地,莊嚴肅穆。”在清明時節,為何不規定限制市民,貼出告示,“禁止一切娛樂活動”,以寄託哀思?顯而易見,傳統文化確缺失到何種地步!

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富裕起來了,人們業餘時間鍛鍊身體,這是一件好事,不僅無可厚非,還應當倡導和鼓勵。問題是時間、地點和情況不同,應該有所禁忌。人們之所以不能顧忌這些,這說明人們心中失去了敬畏之心,這是可怕的認知和事實。究其原因,這些年來,政府一味地強調CDP的增長,忽略精神文明的傳承,“一手軟,一手硬”的局面出現了。在社會轉型期,計畫經濟模式打破了,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思想文化體系還沒有交建立或完善,於是人們聚焦金錢物質,忽略精神文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結尾利往。”出現了央視著名主持人畢福劍,謾罵開國領袖和人民解放軍的行為也就不感到奇怪了。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為。長此以往,失去敬畏之心,也就失去了本心。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此“四心”應人皆有之。

清明節是人們悼念已去親人和烈士的節日,節日本身是莊嚴、肅穆的,我認為該園區應禁止節日內園區內的娛樂活動,多一些對烈士的尊敬。提高認識,加強學習和修養,強化管理,開闢新的修養娛樂場所勢在必行。

心中存敬,會使我們更有修養,提升素質,呼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回歸。這樣烈士也能九泉之下安息,回眸笑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