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議論文作文例文精選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尤其是議論文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三議論文作文例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議論文作文例文一

人的一生就像跨過無數條生命之河,河的左邊是默默無聞,河的右邊是驚人神話,人總是在左右兩邊不停地穿梭、來回……

——題記

每一次生命的洗禮都會預示著。一種美的開始,就像一種聖潔的東西在一遍一遍擦拭著自己的靈魂。

沉默是金。這是一句很俗的話,可是我一直很喜歡,不少年長的人們教我要學會張揚自己的個性,才不會淪落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慘狀。我一直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要成就自己,首先要綻放自己,要有綻放的資本。就像被施以“魔法”的毛竹,用五年的時間武裝了自己,最終創造了神話。用沉默為自己建造一個美麗的繭,為著你明天的飛翔。

從哲學上講,這是量變必然達到質變的結果,一點一滴的積累與營造,定會綻放地燦爛,飄落地坦然。因為我們總是從左邊到右邊,再從右邊到左邊,不停地來回,製造著不同的驚人神話。

像太陽花,它曾經是一株不起眼的平凡的小草,可它卻依戀那光芒萬丈的太陽,不言不語,默默無聞,每天凝望太陽,從起到落。這樣過了很多年,太陽終於得知了這個忠誠的守望者,於是,太陽給了它一個可以永遠接受陽光的特權,讓陽光時時刻刻地溫暖著它。太陽花的默默無聞,為自己贏得了一生的溫暖,創造了驚人的神話。

默默無聞的營造不會讓你的生活刀刀見血,不會讓你在醉生夢死中徘徊,不會讓你的生命有落寞的季節,相反,會讓你有一個美麗的繭,會讓你擁有一個美麗的神話。看世界,總是花開花落,風吹風起,這正如河的左邊與右邊,默默無聞,總會在不經意間為你創造神話,像一株默默地等待綻放的薰衣草,總會綻放美麗。

因為,人的一生就像跨過無數條生命之河,河的左邊是默默無聞,河的右邊是驚人神話,人總是在左右兩邊不停地穿梭、來回……

默默無聞地耕耘,定有驚人神話!

高三議論文作文例文二

雕刻是門奇特的藝術。她的奇特之處,就在於慢。凡是極大之成品,都是慢琢而就。偉大的雕刻家,從來不會再一夜之間完成一件作品,而是常常沏杯清茶,於午後享受人生。因為我們需要靈感,只有在慢中得著生活的靈感,一日雕一筆,累日積月,才能成就驚世之作。

是的,成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適之先生曾說,“我寫文章是極慢極慢的。”而這“極慢極慢”的文章,讓胡適成為一代文化的代表。有多少人,又在“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中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了呢?

成就大業,需要慢的精神。

著名的導演卡梅隆,最近又以一部巨作《阿凡達》橫掃全球票房,再創史上第一,而被他趕下寶座的是他多年前自己創造的《鐵達尼號》。史上再沒有第二人,可以反駁他“我是世界之王”的宣言。從《終結者》到《鐵達尼號》,當別人都以為他是瘋子的時候,他卻慢慢地堆砌巨船的傳奇故事,而從《鐵達尼號》到《阿凡達》,人們整整等了十三年。對卡梅隆來說,慢是一種個性,而對人們來說,他的慢十足值得期待。

勾踐臥薪嘗膽,何不曾慢呢?李時珍出一本《本草綱目》,何不曾慢呢?智者,終得在慢中成大業,名千古。

在慢中,我們得以屏息凝神,全神貫注於事業之中。在慢中,我們得以靜心思考,字斟句酌,以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慢中,我們得以堅定意志,邁步前行。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慢”的精神。雨後初晴,無須疾步前行,如此不會有腳滑的危險,更能夠欣賞懸天的彩虹。行車途中,不必加大油門,只需輕踏剎車,慢下來,只為有人在斑馬線上徐緩前行,而我們,不過欣賞這溫情的風景。飯桌上,我們大可不必狼吞虎咽,只需慢享酒菜沁脾,同享天倫之樂。

生活,完全不需快快地囫圇吞棗,而需要在慢行中盡享其味。

在慢中前行,大業待你就,在慢中前行,生活等待你。我們在慢中成長,我們不需要一蹴而就。在慢的藝術中踱步,在慢中精雕自己的人生!

高三議論文作文例文三

沃特尼、惠斯曼;

一個宇宙人,曼哈頓的兒子;

粗暴、強壯、肥胖、多欲;

吃著、喝著、生殖著……

——沃特尼·惠斯曼《草葉集》

對了,我們都是這樣一點一滴釋放著碳的。對於“低碳”的生活問題,我想不妨見敘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千百萬年來,生物都在默默地釋放著二氧化碳,地球也一直在默默地承受。只有近一百年來二氧化碳的負面問題才日益關注,而這一切與工業革命和產業發展休戚相關,現代社會,這也與我們追求現代化生活,追求現代化產品有著密切聯繫。“無房無車無妻”的三無的人士恐怕實在讓人難以仰慕,這樣的落魂人還得到了一個詼諧,恰例的名號“低碳哥”,試問;為什麼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增無減?因為工廠,汽車等的排放量年年遞升。又是為何?每年工廠和汽車的數量在上升?溯源而進,原來是人們的需求在增長,在擴大。你想擁有一輛好車,你這樣想,我也一樣,這樣,馬路上飛馳的輪子越來越多了。不要把問題推到政府或企業,他們是圍著你轉的,所以,得從自己入手解決問題。

難道我們就不要提高生活水平了嗎?不,我們只是在希圖你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工業化實在是人類史上難以逆轉潮流。

接下來,我們要思考一下,我們所生存的價值。

這不是哲人誑語,這不是深妙見論,我們是普通人,不能為人類社會作出創新,偉大的事業,不能去為自然作出歷史性,真感性的增進,但我尚且還可有許多價值等待發掘。

曾讀到一篇小小說,深思良久,《我們是腫瘤》一位癌症朋友卻堅持不接受治療,在遺囑中他說,他的病無法根治,遲早會因此接受死神的羽翼,他不是什麼傑出的人士,多出的歲月里他做不出什麼貢獻。治療癌症的資源有限,或許去拯救一些病尚輕歲還長的人,他還可欣慰,同時,他怒斥大眾,大家其實真的是社會中的機器,自然界的腫瘤,不斷吸食營養,不斷消耗資源,卻只能充當社會的機器,只能愈發加重人類這個“腫瘤”帶來的災難……

我要讓你們相信,我們擁有並內藏著一份信心,現在證明出來你的力量,低碳拯救地球的責任溯源到大家,大家也就要無可辯談地行動了。

低碳生活的價值,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發掘自己節約的價值,在於我們每一個人集匯中回饋自然的力量,改變地球的力量,既然我們不是腫瘤,不是機器,滴水匯成江海,低碳生活的價值,是社會成員一種新社會的誕生自醒並升華整個社會與時代的希望。

高三:苗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