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連續觀察日記:油菜花觀察日記

科學老師又讓我們寫觀察日記了。本來我想去買些種子的,但爸爸說大蒜好種,家裡也有,況且現在剛好是大蒜髮芽的季節。於是,我選擇了大蒜來種。

由於是對比實驗,我把其中兩株大蒜的皮剝了,為已剝皮組。另五株直接種,是未剝皮組。二(未剝皮)號(已剝皮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剛開始只有一點芽,估計有好一段時間都在最後一名(高度)。

2月1日:未剝皮一組的一號大蒜葉子變直,開始向向陽處生長。其餘跟剛種時差不多。有幾株大蒜葉尖發紅。

2月2日:未剝皮的相對來說長得都比較直,雖然也東倒西歪。但已剝皮的那兩株葉子都折了(本來就這樣)沒恢復。葉子全部變長了。

2月4日:已剝皮的一組葉子開始變直。所有大蒜葉子都更綠更長了。目前最高的是已剝皮的1號,為3.1厘米。

2月6日:大蒜都明顯長高。二號最矮,但也有3厘米。最高的兩株是1號和四號,都是5.8厘米,僅兩天就長了2.7厘米。四號葉子開始分岔。所有葉子都變綠變長變直。下部分呈深紅色、綠色、白色。(註:圖中最左邊最大的是蔥)

2月7日:大部分蒜的葉和莖,以前沒注意。四號一天長了0.7厘米,為6.5厘米,兩片葉子更分開了。二號已達到4厘米(最矮)。但已剝皮的兩株更直,貌似長勢更好。

2月8日:未剝皮的絕大多數都東倒西歪。最高的也不再是四號了,成了已剝皮的1號,為7.5厘米,另一株也達到了5.2厘米。但由於未剝皮組還有趕超的潛力,我還沒下結論,繼續觀察。

2月9日:1號有8.5厘米了,四號只有7.5厘米。最矮的是一號,僅有3.5厘米。2號莖長2.5厘米。

2月13日:一號還只有4.3厘米,無論未剝皮還是已剝皮,都比它更大。而且它可能無法再超越“他蒜”了。1號為11.5厘米,已分處出第三片葉,而四號還只有10.5厘米,第三片葉還藏在最大葉里,生長速明顯落下了。

2月14日:高度較高,葉子達到三片的大蒜第一片葉幾乎停止生長,只長其他葉子了。今天我從學校帶回家許多油菜種子,有些是黑色的,有些是棕色的;它的大小如芝麻一般;是橢圓形的,我拿出一個可愛的小花盆,在花盆裡挖了幾個約1厘米的洞,把種子塞到洞裡,然後在埋上。澆了些水,我把油菜花放在有陽光的地方。

等待它破土而出的一天。

我上網查了查關於油菜花的資料,原來油菜花原產地在歐洲與中亞一帶,植物學上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常見的是brassicacapestris及b.napus兩種。油菜花是由4枚花瓣、1枚雌蕊、4枚長雄蕊和兩枚短雄蕊形成的小花朵,含有很豐富的花粉。

油菜花是最容易栽培的農作物之一,農民常於農田冬春休耕期間在田裡灑上油菜籽,播種後約兩個月便開出朵朵黃色的小花,等到第二年春天農民再將油菜耕入土中以增加土壤的養分。而開花後結的果實,是我國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呢!

到了第九天,油菜花發芽了,長出了嫩紅的莖和嫩綠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