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觀後感1200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孫中山出生在廣東香山翠亨村(今廣東中山),是中國政治家、醫師、革命家、中華民族主義者。孫中山觀後感1200字內容如下。

孫中山觀後感1200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孫中山先生為什麼會有改變歷史和進行歷史革命的雄心和志向.從他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我知道,當時整箇中國社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有外患,中華民族每況愈下:清朝腐朽的封建統治既不能解決自身的腐敗和治理國家的問題,更不能外國列強瘋狂入侵中國並蹂躪中華民族的問題.甚至賣國求榮,替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中華民族已經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人民要擺脫這種命運,重新恢復和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別無他法,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驅除外國列強,建立真正屬於人民的政權,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孫中山先生就是誕生和成長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作為一個受到過良好教育的熱血青年,自然有挽救民族的強烈責任感.當然同時,他有自己的局限性,他只看到中國自身的問題――改革現有政府或創建新的政府,而沒有看到外國入侵的民族矛盾問題.我從他的成長過程還可探知到,他的這種雄心和志向是在十幾年的求學過程中逐漸樹立的,也就是說,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環境的影響.他能夠出國去求學,他能夠完成初等教育,他能夠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精力.如果他出生貧窮,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沒有出國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沒有精力去思考社會的問題,他是不可能形成這種壯志凌雲的抱負的.時勢造英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而時有準備和這種意識的人才能成為英雄,才能鶴立雞群,如果換做是我,或許也有這個可能領導革命,也有這個可能成就偉業.當前提是我在那是就受到過同孫中山先生同樣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所以孫中山先生有那樣的志向和雄心完全是偶然.但是從整個社會的發展情況來看,出現孫中山式的人物又是必然.因為中華民族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國家是不會輕易就被外來勢力滅亡的(除了自己外).

其次的問題就是怎樣來領導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這個問題其實是孫中山最苦惱也是探索革命的關鍵問題.早期他在日本創立了報社或團體之類的鬆散組織來宣傳和探討挽救民族問題.漸漸地思想成熟候,建立革命團體心中會.專門負責和領導具體地活動.團體成熟後就建立了同盟會,把各個革命團體組織和團結起來,形成同盟.這大大壯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後,就成立政黨.用政黨力量來挽救國家和治理國家.顯然他地這種思路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因為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用政黨地形式來進行革命――一種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和武裝力量地形式.雖然和共產黨比起來,他領導的政黨的指導思想和綱領比較落後.

接下來他領導武裝力量發動武裝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無法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立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中國看到了希望,人民開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這就是政黨的力量.他的革命形式.

再次的問題就是孫中山怎樣來治理和管理國家.當孫先生的辛亥革命成功後,起初他的治國思想可以說時極其幼稚的,他以為只要推翻了封建統治和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無論是誰掌握政權是誰治理國家,中國就都已經得救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推翻帝制後,由於他的妥協讓位給袁世凱造成革命的再一次失敗.袁世凱死後,全中國被軍閥割據,四分五裂.孫中山在這時還沒有意識到用什麼來治理國家.他有舉起反軍閥的旗幟.這時,國內和國際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共產黨的力量和影響力迅速在全國擴大,其嚴謹的紀律和革命的認識深深的感染了孫中山先生,在歷史上,這就是有名的“孫中山的偉大轉變”,他決定跟共產黨合作,改組國民黨.除軍閥,驅除外國列強,才能重振中華.他頒布法令和實行調節國家的政策,實行新的國家管理制度――多黨合作.按照中國的國情來治理和管理國家,他又頒布了外商法,對外宣布中華民國的獨立性和尊嚴.知可惜,當他探索出道路的時候,他已經無法親自實施了,1924年春,孫中山仙逝.他親自建立的國民黨在蔣介石手裡並沒有按照這位國父的遺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來做,1927年國民黨的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事件,進行xx獨裁統治.孫先生泉下又知不知道會又何反映.

孫中山是中國一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其人之所以能夠如此轟轟烈烈的流傳千古,不僅是因為他以天下為公,更重要的是他與中國命運同呼吸,為中國革命鞠躬盡瘁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鬥志永遠鼓舞著中國的後世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