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感動中國2024年頒獎晚會觀後感

作為一個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欄目,《感動中國》被譽為 年度中國人的精神史詩 ,為民眾提供了一種理解社會的精神、道德參照體系和時代模範的精神力量,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民眾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推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體現出以央視為代表的媒體在新時期的角色擔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觀看感動中國20xx年頒獎晚會觀後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觀看感動中國20xx年頒獎晚會觀後感篇1

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觀看感動中國20xx年頒獎晚會觀後感篇2

不是所有的淚水都源自悲傷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為恐懼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淚水都來自感動!因 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為他們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跡,那一份感動重重的落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淚水控制不住的 溢了出來。

誰說人間沒有真愛,誰說社會缺乏信任,誰說物質高於一切,誰說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淪喪?

《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完美的詮釋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真諦!他們身上的美德讓我 感動和敬佩,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感悟。結合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其中黃旭華和姚厚芝這兩位的事跡, 更加讓我觸動。

首先說一說黃旭華老人: “自古忠孝難兩全”,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畢業後的黃旭華毅 然決然的選擇了忠——忠於自己的祖國,忠於自己的工作。捨棄小家為大家,隱姓埋名30年。錯過了為父母盡 孝,錯過了為父親送終,頂著被家人誤解、被族人唾罵的壓力,在一窮二白的年代裡,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潛 艇的研發,為了壯大祖國的軍事力量,默默的、無悔的付出,終於成就了如今的中國核潛艇,他是當之無愧的中 國核潛艇之父,更是讓人敬佩的中華好兒女!

想想自己,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在年近不惑之年,遠離年邁的父母,遠離熟悉的朋友和環境,拖家帶口 奔赴一千多公里的鹽城駐守。曾經,我內心也有諸多的不捨;曾經,我也認為這算是一種不平凡;曾經,我也覺 得我可以因此而驕傲。但看看黃旭華的事跡,我的內心除了慚愧,就是慚愧,自己現在做的,還太不夠好了,根 本就不值一提。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禮,對靈魂的洗禮,對思想的洗禮,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為工作和事業付出 和奮鬥的決心。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數位化,而在走向數位化的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數位化的剛 強!

心情激動,平復一下,再來說一說姚厚芝同志: “慈母手中線,三年銹大愛”,一想到電視中那因病痛折 磨緊鎖著的眉頭,想到為兒女籌措學費銹巨幅十字繡而顫抖的雙手。姚厚芝,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親,您 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以及那一份對兒女的責任。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您就是那浩瀚 的大海,寬廣無疆。看完您的事跡,我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聽著她的囑託,想起她送別我時的淚眼婆娑,我的心 再一次潮濕了。

觀看感動中國20xx年頒獎晚會觀後感篇3

20xx年11月4日,長沙的四歲男孩李辰飛丟失。4天后,李辰飛父親在香港的同學把李辰飛的情況發在了寶貝回家網站上。

網站志願者進行資料比對,發現李辰飛的照片與長沙警方剛剛解救的一個孩子很相像,便聯繫家長進行確認。但家長當時根本不相信,發布求助一個小時,孩子就找到了,怎么可能?他們甚至把志願者當成了騙子,怎么也不肯上網查看比對照片。

最終志願者與李辰飛父親的同學取得了聯繫,由他出面勸說李辰飛的父母。4天5夜沒合眼的家長看到照片後,一下就認出了這就是李辰飛,連夜接回了孩子。

1個小時找到丟失的孩子,這一度是寶貝回家的最快尋親紀錄。

隨著網站資料庫的豐富,這一“最快紀錄”頻頻被打破。很多時候,尋親信息來了,志願者在資料庫中就找到了相符的資料,核實後就能確認,這就是要找的親人。

推動多方關注 建立打拐DNA資料庫

除了利用遍布全國的志願者網路幫助尋親者,張寶艷和秦艷友還想方設法推動全社會對打拐尋親的關注。

20xx年,他們與浙江衛視攜手開辦了國內第一家公益尋人節目,先後與浙江衛視、搜狐、新浪、浙江省公安廳、浙江省民政廳聯合舉辦了兩屆尋親大會。

20xx年6月1日,組織北京、杭州等百個城市的志願者進行百城反拐宣傳活動。

20xx年全國兩會期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通過全國人大代表拉依薩和全國政協委員濮存昕提交了《加大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及強制救助街頭流浪乞討兒童》的建議。

同年,他們做了一份詳細的被拐兒童現象調查,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把失蹤兒童立案時間與立案規定做了修改,由原24小時後立案改為現接現立;建立了全國聯網的打拐DNA資料庫,免費為丟失兒童和家庭做DNA鑑定;首次把打擊利用操縱流浪乞討兒童牟利犯罪列入專項行動。

同時,全國公安機關專職打拐負責人進駐了“寶貝回家”QQ群,與“寶貝回家”建立長期打拐合作機制。目前在“寶貝回家”QQ群里,有全國各地打拐警察100多人。“寶貝回家”的尋子信息和警方實現共享。

20xx年起,在“寶貝回家”的呼籲下,由公安部牽頭聯合五部委下發了打擊利用未成年人乞討專項行動的檔案,開始了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的救助行動,現在只要發現身份可疑的流浪乞討兒童就可以帶到警方,警方會為這些孩子免費做DNA,核實孩子的真正身份。

20xx年12月,寶貝回家志願者配合吉林省公安廳組織了全省範圍內的對流浪乞討的孩子進行清理救助活動。

在推動關注的同時,寶貝回家還不斷完善網站各種搜尋匹配功能,將人臉識別系統和催眠恢復記憶等技術套用到尋親當中。

“20xx年,石家莊有一個孩子,失蹤時年紀太小,始終回憶不起有價值的尋親線索。”張寶艷說,專家對孩子進行催眠恢復記憶,他成功地回憶起兒時走失時的情景,最終志願者根據這些情景,在成都為他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親人。

張寶艷說:“其實找到1300多個孩子不是‘寶貝回家’的最大亮點,隱形的社會效應在於推動了公安部門打拐專項行動,使社會上拐賣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丟失,更多家庭少了骨肉分離的痛苦。”

隨著寶貝回家網站影響力不斷增大,社會各界給予網站的支持也越來越多。20xx年,公安部提供了專門經費用於支付房租、購買設備;通化市委市政府為“寶貝回家”解決了辦公場所、車輛,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為網站設立了5個公益崗位;還有許多企業主動上門提供公益贊助。

去年幫助420xx庭團圓 每天至少找到一個孩子

20xx年1月末,張寶艷和秦艷友回到了位於通化的家中。

“這次入選感動中國,對於我們來說是獲得了一個影響力更大的榮譽。”秦艷友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更多人開始關注寶貝回家,開始關注被拐兒童。”

8年多過去了,從最開始幾個月才能找到一個孩子,到如今每天至少找到一個孩子,張寶艷和秦艷友有了更大的目標:要在5年內幫助1000個家庭團圓。“目標是20xx年底定下的,現在看來用不上3年就能完成。”秦艷友表示,僅是20xx年,寶貝回家就幫助420xx庭團圓。

張寶艷說寶貝回家的最終目標是天下無拐。

在朝著這一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她坦言,“我希望網站影響力越來越大,能夠幫更多的尋親者找回親人。但我更希望失散親人的家庭越來越少,直到沒有,那樣就不需要我們了。”

8年多全身心的投入,張寶艷常年坐在電腦前,腰部和頸部會經常犯病;放下飯碗就上網,胃部經常不適。對此,秦艷友會經常要求甚至“脅迫”她離開電腦,去走一走或者休息一會兒。然而每當QQ群閃動,她還是要第一時間去看。甚至家裡停電上不了網的時候,她也會拿起手機,去處理各種事務。

沒有報酬,甚至要自己搭錢,還要經常遭遇各種非議和謾罵威脅,是什麼支撐這對夫婦走到今天呢?

當記者提出這個問題時,張寶艷笑著說,“一開始,我的願望是能給尋親者帶來一些幫助。現在支撐我的,是找到親人後,尋親者臉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