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4篇

觀看了黨風廉政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 觀看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片中案例發人深省、令人震撼。下面小編分享了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供你參考。

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篇1

“悔恨沒有秉持好家風,悔恨對被人圍獵的警惕性不夠,悔恨親屬打著旗號插手工程……”黃斌在懺悔書中說,自己說到底還是缺乏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據了解,黃斌平時最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打著招商的名義與公司老闆在一起,收受公司老闆巨額賄賂。

而對曹光亮的圍獵,常常是從牌桌上開始的。據辦案人員介紹,一些商人獲知曹光亮有打牌的嗜好後,想方設法成為他的“牌友”,並在牌桌上送牌資、套近乎,再利用曹光亮手中的權力謀取不正當利益。

美色也是圍獵腐敗官員的“必殺技”。據江西省紀委通報,黃斌違反生活紀律,與2名女性有不正當關係。而曹光亮同樣與數名女性有著不正當關係。

辦案人員透露,曹光亮案發,與情婦們“步步相逼”有很大關係。“我一開始認為作風問題是 小節 ,無傷大雅,不曾想包養情婦帶來的併發症,使我招架不住,一步步滑向違紀違法深坑。”曹光亮說。

與此同時,黃斌與曹光亮的家屬也成了被圍獵的重點對象。

據了解,黃斌的妻子與一些老闆打得火熱,大肆收受他人錢財,社會上人送外號“葉姐”。曹光亮的父親在湘東區被稱作“曹老爺子”,是各個鄉鎮“自來熟”的常客。“曹老爺子”在伸手要點菸酒之外,還打著兒子的牌子插手工程,經常提醒鄉鎮幹部多到他那裡“匯報匯報工作”。對於家屬的行為,黃斌與曹光亮均心知肚明,卻不加制止。“玩牌成了我走向違法犯罪的媒介和催化劑。”曹光亮在懺悔書中說,與他有不正當經濟往來的主要角色,無不是從打牌開始和他稱兄道弟,繼而狼狽為奸,損公肥私。“親屬打著旗號插手工程,干預政事,使權力異化,造成極壞影響。”據黃斌交代,他的姨妹夥同他人參與工程,插手項目,干預招投標,妻子知情也不制止,還暗中幫忙向有關領導打招呼。

辦案人員認為,一些貪腐官員不僅自己腐敗墮落,還縱容、默許親屬利用自己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實際上是讓親屬為其“代言”,大搞權錢交易,帶壞了黨風政風,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篇2

為進一步增強公司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和法紀觀念,按照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以及股份公司紀委的要求, 20xx年3月31日下午財務公司組織中層以上幹部觀看了《央企領導人員違紀違法警示錄(一)》,進行專題警示教育。

《被圍獵的權力》對六起央企領導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索要、收受賄賂的違紀違法案例進行了深刻地剖析,通過案情介紹、辦案人員點評、涉案當事人現身說法等幾個方面,深入分析央企領導人員腐敗墮落的原因,深刻揭示其腐敗的思想根源,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觀看《被圍獵的權力》後,紀委書記楊志強要求大家從這些經典案例中汲取教訓,反躬自省,引以鏡鑒,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進一步增強紅線意識,牢築思想拒腐防變的堤壩,自覺遵規守紀,接受監督,切實增強紀律意識,嚴守紀律底線,始終廉潔奉公,絕不逾越腐敗紅線。

公司領導以及中層以上幹部也紛紛表示,一定要深刻汲取教訓,嚴格自醒自警自勵,切實從小時抓起、防起,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保持廉潔自律。

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篇3

近日,市城投公司在公司七樓會議室組織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觀看了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

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通過情景再現、個人懺悔的方式展現了蘇利明、陳爭鳴、何海生等省管幹部理想信念滑坡,無視紀律規矩、極度貪婪腐化,最終成為不法商人獲取利益的“獵物”,從黨員領導幹部蛻變成階下囚的人生軌跡。一樁樁違法違紀事實觸目驚心,警示教育作用明顯,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觀影結束後,參會人員紛紛表示,作為公司一名管理人員,要以蘇利明、陳爭鳴、何海生等為教訓,時刻警鐘長鳴,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自覺在工作中、生活中守住道德底線。

被圍獵的權力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篇4

採取怎樣的獵取手段,對圍獵者來說是很有講究的。“蒼蠅專叮有縫的蛋。”圍獵者笑裡藏刀,槍挑軟肋,因人下套,能炮製出“總有一款適合你”的“牌路”。

韓愈《師說》中有如此一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意指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這也如報導所述,採取怎樣的獵取手段,對圍獵者來說是很有講究的。“只要用誠心、有耐心就沒有拿不下的獵物;能用錢辦成的事兒就不是個事兒。什麼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金錢牌、嗜好牌、感情牌、影響牌、恐嚇牌等等如是,“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總有一款適合你。“軟肋”“死穴”一招一式皆“命中要害”。誠然,“蒼蠅專叮有縫的蛋。”但,無疑的是,圍獵者笑裡藏刀,槍挑軟肋,因人下套,無不因為是對“權力定製”。

“無利不早起”或許過於片面和武斷。但一些領導幹部被圍獵,最終“落套”又何嘗不是如此。利益集團緣何會不惜重金去“圍獵”領導幹部?甚至可以屈膝到清明節先去官員已故父母的墳上磕頭……說白了,根本原因在於,領導幹部特別是手握權力者,可供支配資源巨大,通過腐蝕領導幹部、搞權力尋租,帶來的利益回報巨大,是衝著一個“利”字去的。當然,沒有“權”這個前綴,“利”也就成了單打獨鬥,不可能“珠聯璧合”。又尤其是,意志薄弱的黨員幹部,在春風得意或失意低迷等特殊節點,面對帶著人情味兒的糖衣炮彈,更容易上鉤,在不知不覺中被俘獲。

“近利以利來,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陰竊其柄。後雖悔悟,已受牽持。”“哪裡痒痒就撓哪裡”,把獵物的嗜好摸個“門清”。官員喜歡賭博,便在牌局上故意輸錢;官員喜歡古玩字畫,則奉上“雅賄”;官員喜歡美色,就設下美人計;官員喜歡唱歌跳舞,便常年包下豪華歌舞廳包房供其娛樂……其實,對於被圍獵的領導幹部,喜好雖是被圍獵的一個“主攻方向”,被攻陷的一個“關鍵命門”,這更是對權力如何合理監督、運用一個考驗。如何讓利益集團放棄“圍獵”,對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監督與制約,防止其輕易利用手中的權力搞權錢交易、搞權力尋租。

正所謂,心中有戒用權才有底線。“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對於手握“權力”的領導幹部來說,如果能自覺做到嚴以用權,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做廉潔自律的“清白人”,無論何時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符合原則、程式、規矩、法律,不越紅線、不逾規矩;如果能牢牢權力意味著責任,有多大權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謹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的賦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始終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對權力懷有平常之心、戒懼之意;如果能陽光用權,規範權力運行,堅持以制度為標準,管權、管錢、管人,充分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或許如此,圍獵套路下的“權力定製”難以實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正不怕影子斜。相信不管圍獵的套路有多深,只要我們領導幹部始終做到慎獨慎微,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定能堅守自己的底線,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不“入局”也就不會被“圍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