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600字4篇

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600字1

影片中那硝煙瀰漫的戰場,那因為戰爭而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場面震撼著我的心靈。如今已然是和平年代,國家軍隊在維護國家安全與和平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中華民族的真正實力,證明中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翻開中華民族的近代歷史畫卷,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有解放後至今的那一段光輝歷程,也有在光輝業績下,掩蓋著的那一段振奮人心,難以洗滌的國恥與民族仇恨: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都曾把魔爪伸向中國,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踏進南京等等。直到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才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1964年10月16日,壯觀的蘑菇雲告訴世界,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核子彈,科技發展日益迅速,我國的國防和軍事實力也日益增強了。

然而,軍事力量並不是國防的全部,它只能算是國防中顯現在表面的,可以看得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一種潛藏在其中的力量,團結一心、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抗日時期,生死存亡的時刻,全國人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團結起來,使中華兒女走到一起,共同抵抗了侵略。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北京參觀了八國聯軍攻打掠奪後留下的圓明園的殘垣斷壁;觀看了日本軍國主義製造的我中國同胞30萬人橫屍街頭的《南京大屠殺》……,一顆顆愛國的眼淚從臉頰滑落,屈辱、憤恨之後更多的是自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中這樣說道。可見,想要強國,不再朝夕,而需從小培養愛國之情,從小樹立強國之志。

未來屬於我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是我們真正的任務與目標。影片《百團大戰》觀後感600字3篇影片《百團大戰》觀後感600字3篇。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以便於將來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強我國防,揚我國威!

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600字2

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局(公司)組織觀看了抗戰影片《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從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開始,由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出動兵力從二十餘個團,戰役發起第3天已發展到一百零五個團參戰,在當地民兵和民眾的配合下,向華北敵後主要的交通線和沿線據點發動攻擊,粉碎了日軍所謂的“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也是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故稱此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共擊斃、擊傷、俘虜了日偽軍共達46480人,還繳獲了各種搶支5942挺,各類炮50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樑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煤礦5個,倉庫11個的重大勝利。打破了日寇三十天拿下華北,三個月占領中國的狂言,有力地打擊了日寇侵略我國的囂張氣焰,更加激發起中國人民的抗日鬥志。

在戰爭勝利的背後,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戰爭的殘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傷害。抗戰的英雄們在沒有吃,沒有穿,沒有飛機大炮,用大刀、長茅、小米加步槍來抵擋日寇對華發動的侵略,彈盡糧絕就與日本鬼子展開肉搏,這是一種“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有的抗戰英雄沒等到勝利卻早已為國捐軀,用生命和鮮血來保衛著國家的安寧。

在戰爭中看到了中國人民都有一種信仰,為了和平,趕走日本侵略者。軍民萬眾一心,用“最後一碗米送去當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衣,最後一個娃送去上戰場”的實際行動,前赴後繼捍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正是這種軍民一家的愛國理念和敢於亮劍民族精神。因為有他們,日本才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才會勝利;因為有他們,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國才有今天的繁榮富強,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和平已久,我們更要牢記歷史,嚴防戰爭再次來臨。只有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心中牢記有國才有家的理念,腳踏實地工作,從個人做起,從細節做起,才能實現單位強、企業強,才能實現強軍、強國,才能實現“中國夢”。國強才能安寧,國強才能維護和平。

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600字3

今年 9 月 3 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 《百團大戰》就是為紀念這個而拍攝的。在 9 月 1 日這天,學 校組織我們到大地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 作為一名中學生每當觀看這 類抗日影片時總會覺得心潮澎湃, 特別是看到日本軍人殘殺我國平民 時真恨不得也到螢幕中去和敵人戰鬥。

影片講的是 1940 年,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進入了最艱難時期。在 中國,共產黨和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挺身而出,要打破亡國和投降 的論調,要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注入新的希望,要向侵犯中國的日軍 打下當頭一棒。而遠在山西敵後的八路軍總部,副司令員彭德懷和副 參謀長左權也在為如何執行中共中央的精神,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 而周密、細緻、緊張地籌劃著名、準備著。

看完了電影后,我不禁熱血沸騰、滿腔熱血,我不禁對其中的 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也為人們的 那種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 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 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600字4

在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觀看了歷史影片《百團大戰》,我深為觸動。從內心深處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銘記不堪回首的歷史,更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奪取的勝利來之不易。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唯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奉獻,才能對得起這一身軍裝,對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現出彭德懷、左權等老一輩革命先烈以國家為己任,在面臨亡國的危急關頭,堅強領導、果斷出擊,扭轉局面由被動轉為主動,他們深入百姓,發展民眾,鼓舞士氣衝鋒在一線作戰指揮,將敵人包圍圈各個擊破,打亂了敵人的戰法,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來捍衛祖國,讓敵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羅先貴

上級領導組織我們觀看《百團大戰》,我深深地被當年的先烈所感動。他們那誓死不當亡國奴的精神意志,洗禮著我們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膚,深入骨髓感染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更加銘記那一段血的歷史,也在向我們每一位軍人敲響警鐘,勿忘國恥,身為當代革命軍人的我們就更應當做到銘記歷史。

在加入部隊這個光榮集體時,我們就宣誓:“服從命令,嚴守紀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戰鬥,絕不叛離軍隊,誓死保衛祖國”。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時,我願意將我的滿腔熱血流向祖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