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觀後感 改革開放40周年觀後感想

昨天,關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直播在上午10點播出,引起了人們對改革開放意義的進一步認識以及深刻立即。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觀後感

今天,我和同事們一起觀看了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直播,四十年,相對於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彈指一揮間;四十年,相對於一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滄海一聲笑;四十年,相對於中華民族的百年強國夢想,亦並不長久。每一點一滴成就的取得,都具有歷史性的意義;每一個步伐的邁出,都是一個新的跨越。然而,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改革開放四十年。

改革開放四十年,最顯著的當數黨的創新理論推動和引發的思想解放運動以及由此而來的全社會的觀念改革。黨的先進性首先表現在理論上的先進性。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展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並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後,科學理論不斷湧現,最突出的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文獻。這些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指引全黨、全國人民科學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寶典,是中華民族邁向民主科學社會的精神動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感受最深的是“以人為本”的治國戰略逐漸落實到位。中央連續幾年一號檔案對“三農問題”的重視、醫療改革的深入推廣、免費接受義務教育的全國普及使人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改革開放國家富強後施惠於民的無限喜悅。

改革開放四十年,科技事業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科技進步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引擎。單從航空航天事業來說,我國的科技發展速度迅猛:神舟系列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載人航天夢;嫦娥工程實現了那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在改革開放後,立足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勇於發明,積極創新,為中華民族譜寫了一篇又一篇的壯麗篇章。

改革開放四十年,對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起初,人們為了致富肆意砍伐樹木、污染環境。現在,我們日漸清醒地認識到:再不保護這一片土地,我們將失去所有。因此,可持續發展、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社會的提議被貫徹落實。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嚴禁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飯盒,開源節流,防風固沙,保護樹木,保護濕地,無不顯示出我們對環境的高度重視與關切。

改革開放四十年,在物質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精神文明之花繽紛綻放。全國各地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每年CCTV的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就是一道亮麗的精神風景。更有大量的人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做著不平凡事兒。改革開放後的人們,沒有僅僅局限在對豐裕物質的追求,也懂得去實現自身的精神價值,將“八榮八恥”永記在心。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不同於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四十年。或許站在已經擁有的角度去看待它,往往會覺得這一切很自然、很平常、本該如此。然而當我們的目光穿越時光的隧道,回放曾經走過的每一步,用心感知其間的坎坷與艱難,就必定為一個民族的艱難成長而唏噓莫名,必定為我們祖國的巨大進步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我所感受到的改革開放四十年,偉大而不平凡的四十年!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觀後感

回首往昔,在這四十年中,中國飛速發展,繁榮昌盛,綜合國力日益強大。我們都將是中國巨獅覺醒的見證人,以祖國的強大驕傲自豪。為祖國的偉大事業點讚。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散發出溫暖光芒,使中國煥發新生活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騰飛。

面對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創傷,全國人民共同攜手順應改革開放的新潮流共渡難關,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正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功,才有我們今天的輝煌成就。上奔嫦娥,下潛蛟龍,全民小康也臨近實現。我國已逐漸走出落後陰影,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敬佩祖國的強大。愛國之心永在,中華之魂長存。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千杯不解飲,萬杯苦沉淪。

埋骨厚國土,肝膽兩崑崙。

疏狂君莫笑,赤子中國人。

——材成1803劉鑫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觀後感

今日觀看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40年的改革成果令人震撼,作為90後的我,在一年年的變化中也是深有感觸。

記憶最深的,是在出行上。以前交通不發達,交通工具只有腳踏車。每次要去鎮上,或是去較遠的地方只能騎腳踏車。在那個時候,有腳踏車坐就是很幸福的事了。慢慢的,社會在進步,我們村也在改革的潮流中前進,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打工,或是承包經營生意,家家戶戶都買得起出行工具了,從機車,到現在的小轎車,現在滿眼望去都是小車,走在路上只恨路太小,車太多。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變化真是太多太多,這得益於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黨的正確領導!

xx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在感受改革成果帶來的震撼與共鳴的同時,我們也要更加銳意進取,珍惜和利用好現實生活中每一寸光陰,走好自己奮鬥的每一步,走好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每一步,以更大的底氣與勇氣,奮力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