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稅務範文

《打鐵還需自身硬》是繼20xx年10月第一季反腐大片《永遠在路上》獲得極佳傳播效果之後,中紀委推出的又一反腐力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稅務,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稅務篇1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將於1月3日到5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新聞頻道每晚9點30分重播。

四個月內,中央紀委推出兩部反腐專題片。

繼《永遠在路上》之後,新年首個工作日,再現反腐大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意義非同尋常。

與之前《永遠在路上》重在全面講述以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行動和成效,《打鐵還需自身硬》重在講述以來紀委系統是怎么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控機制,防止“燈下黑”、“清理門戶”的,旨在回應黨內關切和人民民眾期盼,表明了紀委“權力自潔”的公正態度,體現了紀委“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彰顯了紀委加強自我監督、以擔當詮釋忠誠的態度和決心。

只有自身正氣,正人才有底氣。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承擔著維護黨章、黨規、黨紀的重要職責。

如何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全社會都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紀委必須回答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因為現實告訴我們,在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下,紀檢監察系統也非淨土,面臨同樣嚴峻複雜的形勢。

特別是少數紀檢監察幹部沒能經受住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由執紀監督者蛻變為腐敗分子,更是敲響了警鐘。

就從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所列舉的一個個落馬的紀檢幹部的鮮活案例看,大多以中央紀委機關的案例為主,多數都是中央紀委機關被查處的幹部,比如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等等。

此外,還有地方紀檢監察系統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廣東省政協原主席、紀委原書記朱明國案,山西省紀委原書記金道銘案,等等。

何以由執紀監督者蛻變為腐敗分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監督者自認為進了紀委就進了保險箱、平安地,在這種情形下,無形中放鬆了自我的要求,其結果出事也是必然。

誠如,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黨的之後中央紀委機關首個被調查的廳局級領導幹部魏健所說,後期我也不是沒想過有危險的,只是那時候麻木了,再一個也是覺得,中紀委這地方,誰查中紀委啊?真是這種心態在裡邊。

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紀委絕非天然的“保險箱”,紀檢系統的幹部也絕非擁有天生的免疫力,重視加強紀檢系統自身建設至關重要。

古語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須自成。

“各級紀委也要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你們是查人家的,誰查你們呢?這個問題也要探索解決。

”習多次給紀檢監察幹部提出這樣的問題。

其字裡行間旨在告誡我們:監督權作為一種公共權力,理應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督。

一句話,執紀者必須受到更嚴格的紀律要求,監督者必須受監督。

只有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清理門戶,杜絕“燈下黑”,嚴肅查處系統內部的害群之馬,紀委才能在人民民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人民民眾的信任,提振人們對黨的信心,打贏全面從嚴治黨這場持久戰。

“打鐵還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監督。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紀委書記xx多次強調,我們這支隊伍自身要是偏出一寸,紀檢監察事業就可能偏出一丈。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和政府的執紀機關、監督機關,在監督別人的同時自然也要加強對自己的監督,這不僅是保證這支隊伍的純潔性和戰鬥力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保證權威性和公信力,讓監督執紀問責真正發揮威懾力,進而更加有效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必然要求。

反之,就會如習所告誡的,作為紀檢幹部如果缺乏自覺性,就不能做反腐鬥士的表率,就會喪失抓好反腐工作的主動權,進而影響到黨風廉政和反腐鬥爭的大局。

紀檢監察機關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職責,承載著黨的重託和人民民眾的期望,其自身能否過硬,直接關係到反腐倡廉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

透過專題片,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紀委系統打造過硬隊伍的堅強決心和高度自信。

有理由相信,只要廣大紀檢幹部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始終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重,始終以反腐倡廉建設為念,用強烈的使命擔當和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夠以自我的純潔淨化肩負起、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而神聖的使命,讓黨放心、人民信賴。

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稅務篇2

《打鐵還需自身硬》是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繼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後的又一部反腐力作;其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於1月3日晚8時在央視一套正式播出,在廣大黨員幹部和各界民眾中再次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與共鳴。

此時此刻,即20xx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央視播出又一反腐力作《打鐵還需自身硬》,可見其寓意之深遠;它再次彰顯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打虎拍蠅”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

《永遠在路上》紀錄和講述的是以來,中央紀委在對“紀委以外”反腐敗鬥爭中所取得的輝煌戰績;《打鐵還需自身硬》則紀錄和講述的是中紀委在自身“清理門戶”防止“燈下黑”過程中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該片的播出,廣大幹部民眾在再次拍手稱快的同時,感受到了反腐敗鬥爭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紀委幹部是監督別人查處別人的”他們“見官大三級”。沒有監督的權力就會產生絕對的腐敗。“盯住人看住事”防止“燈下黑”,需要把監督者的權力一併關進制度的“籠子”。正所謂黨內決不允許有腐敗分子的藏身之地。

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稅務篇3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幹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係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成效。正因此,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要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努力成為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按照這一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大政治任務。

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一中心任務,切實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緊緊抓住監督責任這個“牛鼻子”,用紮實有效的工作、敢抓敢管的擔當、踏實辛勞的付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新成效。懲治腐敗沒有禁區、嚴明紀律不留特區、聚焦“四風”排除盲區、創新巡視形成震懾……這些落地有聲的成績說明,我們的紀檢監察隊伍是一支立場堅定、態度堅決、行動有力的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敢於亮劍、能打硬仗的隊伍。

信任是對紀檢監察幹部的最大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應該看到,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紀檢監察幹部也並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監督者不被監督,就可能出現“燈下黑”的情況;紀檢監察幹部發生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等問題,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傷害,將比一般幹部更甚。“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清理好門戶,做到打鐵自身硬,才能讓監督執紀問責更有底氣、更加硬氣、更具權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紀檢監察幹部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就能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注入強勁動力;相反,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黨紀政紀就必然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因此,紀檢監察幹部尤其應該涵養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幹部,該調整的就要調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督責任缺位的要堅決問責。唯其如此,才能讓責任意識深入人心,讓擔當精神蔚然成風。

越是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深入的新挑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越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自身監督,始終確保紀檢監察幹部隊伍成為黨紀政紀的忠誠衛士,成為嚴懲腐敗的鋼鐵拳頭。以絕對忠誠標註精神高度,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以擔當精神激發乾事熱情,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必將為奪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