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之日影評觀後感精選

和《太極旗飄揚》一樣,《登入之日》同樣是姜帝圭執導的反戰影片,同樣描述了戰場上的兄弟情誼,但與前者相比這部影片的視角和立意要宏大許多。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登入之日影評觀後感精選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登入之日觀後感

以前看過小林源文的一部漫畫,福字號虎戰車,根據一張歷史照片,一輛虎式坦克上貼有一張倒著的福字。這個明顯的中國標誌以及盟軍在諾曼第遇到的經歷了關東軍-蘇軍-德軍的朝鮮人,被小林演繹成了一個日本兵在諾門坎受傷,被蒙古人救治,然後被蘇軍徵召,火線被德軍俘虜,成了戰車兵。從裝填手乾起,根據他的東方經歷,他給坦克貼上了表示吉祥的護身符-倒福字。後來經歷了諾曼第登入,而且還給德國兵傳授空手道。最後在德國投降前乘坐21型潛艇載著一輛虎式坦克和若干德國先進武器,如紅外線夜視儀,StG44突擊步槍等,返回了新加坡,在東南亞狂屠英國兵,最後戰敗隱姓埋名……看了這個漫畫就絲毫不對本片劇情有新奇之處。

至於姜帝圭的這部影片,處處都是太極旗的痕跡,場面,煙火都不錯,服裝道具也很考究,雖然BT坦克是M24裝的,不過還算挺像。導演也很有野心,一部電影囊括了二戰的主要戰場,表現了至少兩場著名戰役。不過就戰爭場面細節來說,漏洞百出,也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在姜導演的腦子裡,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放大的韓戰,有個大的背景,具體的戰鬥過程任他想像。諾門坎和張鼓峰都不是這么打的,蘇軍大縱深作戰指導下的步坦協同都沒有了,坦克都搞得和騎兵一樣。蘇德戰場完全照搬大敵當前,一模一樣……蘇軍這么打,一百個史達林格勒也丟了。至於諾曼第,這是全片胡編亂造戰爭場面的高潮……從B17轟炸灘頭,到CG軍艦炮擊灘頭,到美軍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攀爬登入,到大白天空降的傘兵,無一不扯淡啊……你不說是諾曼第,我怎么看也不是諾曼第。兄弟連看過嗎,拯救大兵聽過吧,60年代的最長的一天也不是這樣的啊。這部電影表現的一切一切都不是諾曼第登入,可是演員偏偏穿著美軍和德軍的制服,在一個海灘上上演登入戰,這樣哪裡有代入感,感覺都沒有龍之戰真實。唉,不知道為什麼最後這場世人皆知,有很多影視作品表現過的戰役給拍成了這樣……不然這部電影可以打4星的。

登入之日影評:從《登入之日》扯到民族性格

和《太極旗飄揚》一樣,《登入之日》同樣是姜帝圭執導的反戰影片,同樣描述了戰場上的兄弟情誼,但與前者相比這部影片的視角和立意要宏大許多。

《太極旗飄揚》中的兄弟之情,雖然有著大韓民族分裂的喻意,但落腳點仍是凡塵俗世的兄弟情深,振泰無所謂政治立場,只要能夠救兄弟,並不介意身為韓軍還是人民軍,也許在導演看來,能夠彌合大韓民族裂痕的唯有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

在《登入之日》中,背景擴展到了日韓中蘇之間更加複雜、斬不斷理還亂的民族糾葛,影片中的男一號和男二號,既是髮小又是對手,既是仇讎又是袍澤,既是主僕又是難友,面對國讎家恨又該如何面對和相處?

《登入之日》中的人物,同樣有著民族屬性的暗喻,高大上的韓國主角不消說了,導演有意識地讓他透過人性彌合戰爭的苦難,破除民族主義的狹隘。而李眾泰這個形象,對日本人的仇恨走向極端後,轉而通過攀附更強者蘇聯,取代了奴役者的位置,瘋狂地奔向在他看來唯一的希望,但骨子裡,仍然是愛著金恩珠、關懷金俊植的李眾泰,而不是被異化了的安東,我覺得導演是用他來暗喻北韓。至於范冰冰飾演的西拉....唉,純粹就是個打醬油的,沒她不影響劇情,有她也是為了凸顯男主的高大上,作為中國人看了一點也不覺得高興,從這個名字,以及她的身份、她的的台詞可以看出,韓國人真的對中國人...完全不了解,相比而言,他們對日本人的情誼也許更深些。

影片對長谷川辰雄的心路歷程著墨甚多,作為日本占領軍將領的嫡孫,他深信軍國主義宣傳,自認為高朝鮮“野蠻人”一等。為效忠天皇,放棄學醫和體育競技,決然從軍。在戰場上,他冷酷無情,殘酷對待戰俘和部屬,並且深信這一切都是為了民族大義、國家榮譽,他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身為俘虜且被祖國拋棄,從加害者淪為受害者。蘇聯紅軍和朝鮮管教毆打嘲罵日本戰俘,與日軍欺負朝鮮人如出一轍;蘇聯軍官督戰槍殺自己的士兵,與自己督戰槍殺部屬何其相似乃爾。這一切如同一記記重錘,無情剝蝕著軍國主義洗腦教育築就的幻象,直到自己陷入絕境,被一向鄙視的對手相救,他才幡然醒悟,久被扭曲的人性終於衝破藩籬,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感情戰勝了狹隘的民族主義,他終於由一個被刻意培養出來的戰爭機器回歸變成普通人,最終肩負金俊植的情誼重返奧運賽場。

影片揭示戰爭的醜惡,反對民族奴役,倡導人性與和平,相比中國虛假狹隘的民族主義抗戰劇和日本影視劇同樣狹隘的刻意迴避態度,其立意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影片中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同時影片情節曲折,構思巧妙,雖為虛構卻並未歪曲史實;影片中的戰爭場面激烈,效果逼真,氣勢宏大,深得好萊塢影片真傳。實事求是地講,韓國的商業化影片目前仍是亞洲地區的翹楚。當然,影片受好萊塢影響的痕跡也比較明顯,但遍視全球,包括歐洲、俄羅斯、印度在內,哪個國家不在模仿好萊塢商業影片?畢竟大伙兒都好這一口,歸根結底還是錢說了算。這也算是全球化帶來的一個弊端吧。

再扯遠一些。韓國這個民族其實挺不容易的,夾在中國、日本和俄國之間艱難求生存,得罪誰也不行,他們的民族性格受中國影響很深,情感濃烈細膩外露,但精神上卻與中國相當疏離,他們仇恨日本但潛意識裡又喜歡和趨近日本,實在很分裂。

相對於大韓民族久居藩屬導致的自卑(其外在表現卻是過度自尊)與敏感,漢民族內心深處更不能接受老大帝國被戰勝乃至被奴役的近代史,雖然士的精神和大國風範早已被遊牧民族和海洋民族消磨殆盡,但仍不肯正視自己的醜陋之處,轉而化為阿Q的精神勝利法,見人就要說老子祖上曾經富過,誰要是說貴祖上也是做過下人的,或是你並不見得比我高貴,頭上的癩就要紅得透亮並照地上唾一口罵一句蟲豸,人要說祖上果然好富,立即心滿意得地繼續坐在土谷祠前捉虱子去了。

不信看看網上整天叫嚷滅美殺日的,依然活在中國夢中,並不見得比長谷川辰雄高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