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中國夢》觀後感

央視剛剛播完的五集電視政論片《百年潮·中國夢》,以赤子情懷和中國氣派,傾情講述了億萬中國人正在努力實踐的中國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年潮·中國夢》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百年潮·中國夢》觀後感篇一

人因夢想而勇敢,我們因夢想而成長。在如今夢想又被提及,並且成為一個很真實的話題,是習的號召,將我們原本談論的話題一下拉到現實,並且鼓勵我們前進。而觀看《百年潮·中國夢》也使我對“中國夢”的理解更為深刻。

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反映了近現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願,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路徑,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入了新的內涵,對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有著深遠的意義。

偉大的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從伏羲明道到精衛填海,從女媧補天到大禹治水;從始皇統一到漢唐盛世,從富庶大宋到繁華明代;勤勞的華夏子孫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中國精神。我們擁有著物華天寶的“天朝上國”,讓世人欽慕、萬國敬仰。但只沉迷當下不進取,不奮鬥,狂妄自大便會喪失所擁有的一切,歷史給了我們多么現實的教訓,我們也不能再渾渾噩噩的去面世,只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會有發展,才會有進步,所以當時中國共產黨發現了存在的問題,領導我們發現問題,運用正確的思想結合中國的實際,真正解決當時的疾苦,從而解放了新中國,解救了困境中的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歲月長河將我們從剛剛的興起帶到現在的強大,所以面對的問題也從一開始的簡單到現在的複雜化,所以中國夢的提出也正好符合當下的要求。

中國夢是要讓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復興路,世紀滄桑強國夢。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對美好夢想沒有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樣沒有前途。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鬥才會有當今強大的中國。說過“讓每個人人生出彩之夢,是每個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的夢。”年輕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中國夢”匯成整個國家的“中國夢”。所以我們更應該堅定夢想,自強不息的去奮鬥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國夢。

夢想是太陽,不像一個世紀那樣遙遠,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經從地平線上蹦出,萬道朝霞正照耀在我們的眼前,激勵我們勇往直前。

《百年潮·中國夢》觀後感篇二

央視剛剛播完的五集電視政論片《百年潮·中國夢》,以赤子情懷和中國氣派,傾情講述了億萬中國人正在努力實踐的中國夢。這種赤子情懷,就是每一個中國人對中國夢發自內心的渴望與熱愛;這種中國氣派,就是中國夢所洋溢的血氣、骨氣和志氣,所展示的生氣、豪氣和底氣。

該片從以同志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切入,從“百年追夢”“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築夢天下”五個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實現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對中國的意義、中國夢對世界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整部片子大氣磅礴、雄渾深厚,既有政治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文學與藝術的精度和力度,堪稱中國夢宣傳的精品力作。

充滿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

該片以圖文並茂、形聲互動的方式,生動講述了中國領導人與中國百姓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這種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所以說這既是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又是中國百姓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是因為中國領導人與中國百姓的夢是一致的,都來源於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和一種理想,都屬於中國。民望國強,國強才能民富,民富才能國泰;國望民富,民富才能國泰,國泰才能民安。這種唇齒相依的共同命運和情感,在該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片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和普通百姓對中國夢的闡釋、解讀和期待,印證了這種情懷和情感的血脈相融。

該片通過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縱向連線,回望歷史、落點當下、面向未來,將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熔鑄在夢想實現的一幅幅畫卷中:通過對中國歷史文明的簡要回溯和歷代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的夢想追求,展示了中國夢的薪火相傳、一脈相承;通過對中國現實發展進步的生動觀察和描述,展示了中國夢的現實要求和美好前景;通過國家改革開放大政方針的英明決策過程和安徽鳳陽農民包產到戶的自覺實踐等夢想紀實,展示了中國夢對國情和民心的順應,看後讓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洋溢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這種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體現在該片對“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詮釋中。中國夢必須具有中國特色、打上中國烙印,才會洋溢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才會是中國夢。這個特色和烙印,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中國夢,就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則就不是中國夢,而是他鄉夢。該片通過展示中國共產黨大半個世紀的追尋與探索,通過展示中國人民世代的逐夢和奮鬥,通過展示社會主義道路與制度的優越性,闡述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意義和偉大成果,讓我們懂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不懈探索和艱苦奮鬥中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是對中國發展奮鬥的歷史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中國人民的意願和選擇,是中國夢的主心骨和中軸線。要實現中國夢,就不能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顏色,就不能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方向;改變或偏離,就會事與願違,就難以美夢成真,甚至導致死路一條。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連線過去、立足當下、通向未來,才能疾行在追夢圓夢之旅中、振興復興之路上。

有了正確的追夢方向和目標,還要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中國精神。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骨頭、脊樑和魂魄。有精神的國家和民族,才是生生不息、戰無不勝的國家和民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雄強偉岸,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命才會雄強偉岸;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枯萎飄零,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命就會枯萎飄零。有了精神,就有了追夢的源泉和動力,就有了圓夢的坐標和鬥志。反之,就失去了源泉和動力、坐標和鬥志。該片縱論古今、延攬八方,深刻闡述了中國精神的精髓,闡述了中國精神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追求的精神結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發憤圖強、勵精圖治,勤勞樸實、勤儉節約,居安思危、憂國憂民,勇敢正直、善良仁厚,敬老愛幼、尊師重教,精誠團結、誠實守信等中華美德的集合,構成了中國精神的主幹。

精神的集結,目的和歸宿是力量的集結;力量的集結,目的和歸宿是夢想的實現。這種磅礴的力量,就是中國力量。該片站在時代高處,謳歌了中國和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特別是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工人與工業的力量、農民與農業的力量、知識與文化的力量、科技與教育的力量、法律與法治的力量、軍隊與軍事的力量、體育與運動的力量、同胞與僑胞的力量,匯聚成舉世矚目的中國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開足了馬力、高揚起風帆。只有這些中國力量的強大集結、爆發,中國夢才會是一個讓中國幸福、讓世界驚羨的夢。中國力量創造和實現的中國夢,中國夢展示和迸發的中國力量,盡顯了中國夢的生機與活力。

彰顯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

該片除了始終把歷史、現實和未來縱向連線外,也始終把中國和世界橫向交融。也就是說,它始終以中國為出發點,放眼世界、胸懷人類,彰顯了中國夢造福世界的終極關懷。

在第一集裡,中國夢就已經置身於全球背景中,具有了世界性意義。一些外國元首政要和專家學者對中國夢的激賞和解讀,使中國夢具有了全球認知和世界認同。而中國作為一個有責任擔當、有能量能力的大國對世界和全球作出的貢獻,又使中國夢彰顯了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這種解讀,使中國夢有了更深的內涵、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意義。中國夢的形象、中國夢的影響、中國夢的品格和中國夢的力量,在這樣的終極關懷裡得到了充分彰顯。在《築夢天下》這一集裡,從古代的張騫通西域、鑒真東渡日本、鄭和七下西洋、絲綢之路,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節衣縮食援助亞非拉貧困國家,再到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世界維和等等,都證明了中國夢不是霸權夢,中國夢是世界夢的一部分,中國夢與世界夢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主席開啟的非洲之旅、歐洲之旅、拉美之旅、俄羅斯之旅和美國之旅,更是傳遞了中國夢的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彰顯了中國夢的世界影響、魅力和意義,深刻表明中國夢不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小夢,而是做一個開放、包容、共享的大夢;是為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from 本文來自,全國最大的高考資源網 end#大的精神動力。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是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和平夢。

《百年潮·中國夢》觀後感篇三

炎夏蒸騰,激情似火。

5月26日至30日,央視一套晚上8點黃金時段連續播出由中宣部、中央電視台、學習出版社聯合攝製的5集電視政論片《百年潮·中國夢》,反響熱烈,好評如潮。該片縱論古今、大氣磅礴,高蹈宏闊,雄渾豪邁,以廣角鏡的形式多側面、深層次、藝術化地闡釋和論述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國家宏圖偉略,給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這部電視政論片追思歷史、觀照當下、憧憬美好未來,多維度詮釋了中國夢的歷史成因和時代內涵,貫通過去與現在、歷史與未來,聯繫國家與個人、中國與世界,解說充盈著哲思,畫面傳遞出感動,音樂烘托出壯美,堪稱是全面、生動解讀中國夢的精品佳作。

把握思想靈魂,縱論復興大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闡述好中國夢及其思想內涵就抓住了活的思想靈魂。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170多年來,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救國圖強、矢志不渝的孜孜追求,是全體中華兒女奮鬥不息的偉大夢想。歷史上,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東方大國曾讓世界無比敬仰,五千年華夏文明延綿至今。但到近代中國逐漸式微,屢遭世界列強欺凌,落後挨打的百年屈辱史成了民族的惡夢,因此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抗爭,並尋求新的崛起和復興,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

著名作家、總撰稿張勝友是這樣解說的:“中國夢既是民族的夢,又是國家的夢、還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夢。每個人都能夠在這個圓夢的進程中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個人的夢想最終將匯聚成民族的夢想。這個夢想包容性很強,超越了黨派、階層和意識形態。她不僅是先輩的夢想,而且是今人的、子孫後代共同的夢想;她不僅是我們黨執政治國的重要理念,更是所有中華兒女和全世界華人華僑共同的願景,是動員所有力量的最大公約數。”只有全面、深刻的把握,才會有準確、生動的表現。這是這部片子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在整部政論片中,緊緊圍繞中國夢這個主題,通過採用同期聲形式重現了黨的以來在不同場合對中國夢的闡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觀點、新論斷;穿插了大量的人物採訪,採訪對象涉及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先進典型、外國友人以及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物、基層民眾等,從黨的領袖到普通人,大家從自己的視角表達著對中國夢的理解與期待。這樣一種親切溫馨的共同探討,使觀眾不僅加深了對中國夢精神內涵的理解,更增添了在黨中央領導下團結奮鬥、凝心聚力、齊心築夢的信心和動力。

多維視角關照,詮釋大夢精義。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百年潮·中國夢》為了全面準確地闡釋領袖高旨,大致以時間為脈絡,大視野、大氣魄地傾情呈現與旁徵博引,史詩式地表現中國夢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深刻意蘊。該片共分為5集,第一集《百年追夢》,溯古追今,著重介紹了中國夢的由來與核心內涵;第二、三、四集分別為《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所論與習的論述完全契合,分別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對於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第五集《築夢天下》則放眼全球,將中國夢與歐洲夢、非洲夢、美國夢等世界夢進行對接,表達了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真誠態度。正如片中說所:“人類的夢想是相通的。中國夢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是一個和諧共贏的美麗拼圖,最後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多彩畫卷。”5集政論片之間既相互關聯又各自成篇,坦誠無隱地回答了中華民族為什麼要進行民族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將給國家、人民和世界帶來什麼,令人期待和嚮往。

中國夢是一個意義深遠、內涵豐富的宏圖佳構,以短短5集的有限容量要包羅波瀾壯闊的百年時空,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創作團隊面對紛繁海量的各種素材、數據資料、媒體報導等內容,如何在片中進行合理選擇和取捨中體現了創作集體的審慎和胸有成竹。把握時空經緯度,合理選取素材、論說思想,顯示出理論把握的睿智和勇氣。

從整體上看,這部片子透視出主創團隊富有責任感的精品意識。作品凸顯了獨立的見解、獨到的觀點、嚴密的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政論片成功的顯著標誌。政論片創作需要將藝術的鮮活性和思想的深刻性糅合起來,這就需要知識、思想和政治辨別力等各方面的積累和精於施為。這部片子自始至終表現得非常充分和精到,因而彰顯了中國夢的巨大魅力。

藝術特色尤異,增加感染效果。觀看《百年潮·中國夢》給人突出的感覺是,全片語言富有藝術性,文本句式洗鍊簡潔,鏗鏘有力,朗朗上口;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讓人目不暇接、心潮起伏,感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遣詞造句用意講究,比喻、排比、引用詩詞警句等不同修辭手段穿插運用,使整部作品文采飛揚,氣韻生動;敘述娓娓道來,質樸親切,貼近觀眾。該電視片具有鮮明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用一種超乎尋常的藝術手法向觀眾論說一種思想、一種理念,它不是簡單說教式的,而是要通過文學的、哲理的、詩化的語言,藉助解說、畫面、音樂等綜合藝術手段,產生一種特殊的藝術感染力。從而顯示出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能力和標新立異的藝術追求,這也是成功創作過多部政論片解說詞的作家張勝友多年來形成嫻熟的一貫藝術風格和特色的超然發揮和延續。

在新媒體迅猛崛起的今天,政論片將傳統意義上的報告文學和新興的強勢媒體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解說詞與影視畫面、音樂烘托的互為鋪陳,相得益彰,提升了政論片的藝術效應和影響力,這樣的藝術實踐在《百年潮·中國夢》中比比皆是。比如,每一集的開頭方式都獨具匠心,新穎別致,或設問作答,或回溯歷史,或營造意境,無論哪種方式都能直抵人心,吸引觀眾一步步看下去;全片整體上空間把握有度,縱橫捭闔,激情澎湃,落筆時卻常以具體事件、具體人物等小切口進入,不少故事鮮活感人、細節生動,以小見大;很多精彩處語言收放自如,妙語連珠,具有強烈的藝術張力,給觀眾以強烈的情感衝擊。近年來,有境界、有深度的表現中國歷史、革命與建設的政論片不少,但藝術化集中表現中國夢的政論片這應該是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據悉,《百年潮·中國夢》解說詞的創作團隊曾數易其稿,不斷進行豐富、完善和打磨,力爭與時俱進、精益求精,這才有了這部上乘之作的適時問世和不同反響。

但片中也有百密一疏的地方,比如說作品巨觀把握全篇說正面的東西多而在追夢過程中屢遭挫折、實現中國夢的諸多困難及國內外的阻力因素幾乎沒有提及,這些遺漏或迴避不免有“唱高調”之虞。再如第五集中間突然來一首杜甫頌張騫的詩,感覺上下文意互不聯屬,有些累贅之感。總之,這部電視政論片是一部非常打動人心、給人深刻思想啟迪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