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媚娘傳奇觀後感3篇

看武媚娘傳奇觀後感1

《武媚娘傳奇》這部演繹一代女皇的輝煌史記的大戲終已落下了帷幕,我的心也跟著平緩了下來。 以前的我,只知武則天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是中國歷代唯一一位女皇,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歷史功績,都不亞於其他皇帝。

當這部大劇還沒播出時,我便對此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武則天,一個 睿智、鎮定、殘忍於一身的女人,在那個時代,憑藉著自己驚人的膽識與智慧,步步高升,最終贏得了人們的尊重,成為九五至尊,君臨天下,開創了先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許多人眼中的她是一個殘忍、滅絕人性的女人為了權利,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對自己的親生骨肉慘下毒手。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不是當時後宮嬪妃、朝中大臣對她的種種陷害,她也不會變成這樣。

說武則天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但我們又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事事考慮周全,做事小心謹慎。小小一個弱女子能這樣有膽識,充滿智慧,怎能不讓人佩服?歷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雖然在她那個歷史篇章上,有許多污點,但毫無疑問,武則天是一代明君,是當之無愧的女中豪傑!

看武媚娘傳奇觀後感2

縱觀歷史長歌,最近很火的武媚娘,年輕時候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眾多姬妾中的一個,地位卑微。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太子李治。武媚娘利用美貌將年輕的太子迷住了。唐太宗死後,大部分姬妾都被迫出家為尼。她也不例外,在附近的感業寺出了家。

一次,已經當上了皇帝的李治到感業寺上香,媚娘巧施手段,得到了李治的寵愛。

此時宮中,皇后正和肖妃爭寵,皇后想借用媚娘的力量對付肖妃,幸運的媚娘藉此回到了久別的皇宮。入宮一年多,就剷除了皇后和肖妃的勢力,登上皇后寶座。

但在爭取皇位的過程中,她表現了極大的耐心。雖然權傾朝野,帝位看似唾手可得,但是她卻選擇等待時機。

為了這個寶座,她等了20xx年。當她坐上皇帝位置的時候已經是一位67歲的老太婆。本來她可以早早的登上皇位的,但是她沒有,這或許也是她的過人之處吧。在那個時代,男權至上,如果時機未成熟就下手了,很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她推遲了即位時間,卻安然的過了20xx年的皇帝癮。寫下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頁。

老古時人留下來的道理,終歸是經過千百年的沉澱。對誰都是一樣,今且看他囂張,明日再算細賬!

看武媚娘傳奇觀後感3

歷史研究是一回事,戲劇創作是另一回事,它們是完全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遵從著不同的規律。戲說並不可怕,但是不要與既有的史實發生太過明顯的衝突。

《武媚娘傳奇》正在熱播,劇中與武媚娘一同進宮的、情同姐妹的才女徐慧,在最近這幾集中徹底地變了,變成了一個用盡心機、不遺餘力的“武黑”,千方百計地在背後使壞,陷害武媚娘。很多觀眾現在都恨透了這個外表光鮮靚麗、內心毒如蛇蠍的“徐婕妤”。

記者們總是有那么一股子職業敏感的,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社會熱點。這不,某都市報記者,最近聯繫到陝西師範大學長期從事隋唐史教學、研究的杜文玉教授,求證歷史上是否有徐慧這個人,她和武則天早年是什麼關係。杜教授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確有一位姓徐的妃嬪,叫徐惠(而不是“徐慧”)。此女頗有文才,不但擅長寫詩作賦,還曾給李世民寫奏章提政治建議。“史上徐惠和李世民的結髮妻子長孫皇后都屬於知書達理、溫柔賢淑並有一定政治頭腦的賢內助。”該教授還指出,太宗一朝基本上沒有關於武媚娘的記載,李世民對武氏肯定是不很寵愛的。

事實上,有關這個徐惠的記載還有很多。在這兒不妨回顧一下唐代的後宮建制。唐朝照搬了隋朝的規矩,後宮的編制為一後、四妃、九嬪,此為高等級,婕妤、美人、才人算中級,寶林、御女、采女算低級。皇后和皇帝一樣是不講品級的,而其他後宮佳麗都和前朝的大臣一樣有嚴格的品級,四妃為正一品,而且有排名,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為正二品,也有排名,依次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婕妤為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每級都是9人。寶林、御女、采女分別為六、七、八品,每級均為27人。徐惠和武媚娘同年入宮,起點都不低,一進宮便是五品才人,但徐惠入宮後一路飆升,不久跳過美人這一級升為婕妤,後來進入九嬪之列,初為第八位的充容,後升為第二位的昭容。而武媚娘入宮20xx年,始終就是個五品才人,兩人差距越拉越大。貞觀末年,徐惠更是上奏疏直諫戰爭太多和土木工程太多增加人民負擔,李世民“頗善其言”。杜教授只有一點可能是記錯了,就是說徐惠死後李世民非常悲傷。其實,是李世民先死的,他遺詔令無子女的後宮女子全部出家,但徐惠例外。徐惠在李世民死後不肯吃藥治病,結果不到兩年就憂傷而死,年僅24歲。唐高宗李治感念其誠,追謚“賢妃”封號,並得以葬入昭陵。也就是說,她最終位列四妃了,這是後宮女子們所能達到的最高等級。武才人對她,只有仰視的份,而且正是憑著徐惠的推薦,才偶爾被李世民寵幸過幾次。

至於其他劇中妃嬪,也多有歷史原型。那個專橫跋扈的韋貴妃,史上未必如此高調,而且有子嗣,生了紀王李慎和臨川公主。楊妃確實是隋煬帝之女,也確實生了吳王李恪。不過李世民有兩位楊妃,另一個也是隋煬帝之女,曾嫁給李元吉,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中被尉遲敬德射殺,李世民便收了這位弟媳,生了趙王李福。蕭氏也有兩人,一個美人一個才人,是姐妹倆。齊王李佑的母親陰妃,在劇中被改成了殷妃。廢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劇中為魏王)、晉王李治(後來當了皇帝)都是長孫皇后所生。這些史實,電視劇大體上還算尊重。

至此可以看出,電視劇演到現在,對武媚娘的描寫是根據戲劇的需要而虛構的。歷史研究是一回事,戲劇創作是另一回事,它們是完全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遵從著不同的規律。戲說並不可怕,但是不要與既有的史實發生太過明顯的衝突。這就是戲說的一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