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片《我的1819》觀後感

簡介:電影《我的1919》是由黃健中執導的歷史故事片,陳道明、何政軍、許晴等參加演出。1920xx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籤字,震動了世界,影片正是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竟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就算中國政府在軟弱,人民的暴動還是不可以壓制的。由此,國內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但是軟弱的北洋政府竟逼代表團曲從列強旨意,在和約上籤字。國內隨即爆發了“六三”運動,愛國浪潮一潮高過一潮。巴黎的留學生、華僑也紛紛要求代表團拒絕簽字。最後,顧維鈞和王正廷以民族大義為重,拒絕簽字。這是唯一一個戰勝國不簽字的。 是的,這一切的一切是因為--弱國無外交, 這使我想起邱吉爾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戰勝國打著維護世界和平、公平的旗號,誰不在為各自的利益打著算盤?當強國與弱國的利益相碰撞時,他們誰不在犧牲任由宰割的中國?連同情中國的也不例外。個人力量是微小的,靠別人的同情支持更是不可取的。我們不怨恨那些出賣中國的外國首領,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衡量自己與他人得失時,我們又能說什麼呢。 外交的失敗,引起國內覺悟者尤其是學生的不滿,於是民國五月四日,三千餘名學生齊集街頭以示抗議,而後引發全國範圍內的罷課、罷工、罷商,這樣一向以蠻橫聞名的北洋政府做出讓步。而這次運動不自覺地將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為以後運動作了啟示。

後人評價之高,恐怕讓當事人也是始料不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軔,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起點 1920xx年6月18日。“中國人是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沉重的一天”,弱國無外交嗎?弱國更需要用外交手段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巴黎和會上的那一幕,久久地在我的心頭縈繞。弱國無外交,落後要挨打,這一慘痛的教訓,使我明白了許多。

就讓這沉痛的教訓停留在歷史的1919吧!歷史已成歷史,憤怒激勵著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也永遠也不敢忘記這慘痛的歷史,回歸現實,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迎接挑戰.看完《我的1919》更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應該做些什麼。目前我國正處於發展時期各個領域還不成熟,祖國瞭還要大量有先進水平的人才。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同時,我會學精我的專業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繫起來,我相信中國的電信業將在我們這一代更加的完善,要不了多久,你將會在世界市場上,最耀眼的位置看到中國電信業的產品。 在將來的某一天,如果你在螢屏上看到《我的1919》請你不要驚奇,也一定不要錯過,那將是一個讓你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