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的優秀觀後感500字

《七七事變》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那么這部影片的觀後感你們寫過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七七事變觀後感5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七七事變觀後感500字

今天中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電影《盧溝橋事變》。這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榮昌盛,而忘記那昔日的國恥。這是一段每箇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畫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愛國情!

這部影片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有兩處地方我卻一定要和大家談一談。這兩處分別是“妙對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這樣一個情節:日寇和我們中國士兵同坐一席時,一個日本人拿著一幅上聯出場了,那上聯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這在座的人心裡個個都明白:日本人這是在借中國的文化侮辱中國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來,為他鼓掌。而中國士兵則個個義憤填膺,卻又無詞答對。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銀絲滿頭、年逾古稀,但卻精神矍鑠,說話聲音鏗鏘有力。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十一個大字:“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幅下聯形象得把日寇比作無惡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吶!這時,日寇一個個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們尊敬,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賄賂,他們私底下進行了骯髒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棄啊!這時,那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賄賂――一隻國寶級的古董花瓶給自己的母親看。他母親是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陳詞,許多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老婦人那充滿正義的表情卻已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隨後,那老婦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婦人用行動詮釋了她深深的愛國情懷。

這兩位老人都是好樣的,是英雄!以前日寇說我們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可是現在,這條巨龍醒了!兩位老人尚且如此愛國,那我們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為祖國將來的建設出一份力。

七七事變觀後感500字範文

今天下午,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叫《七七事變》,這是一段充滿屈辱的歷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場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話語,都讓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它講的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人藉口說在盧溝橋失蹤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抗日戰爭打響了。中國人民第29軍的將士們奮勇殺敵,英勇抵抗,其中有一個師長叫趙登禹,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是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了盧溝橋的石獅子旁犧牲的,這是我備受感動。影片中湧現出大量的愛國英雄,他們為國捐軀,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不向敵人低頭祈求的優秀品質。影片的字幕告訴我們:七七事變是劃時代的歷史事件,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艱苦卓越的八年抗戰。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如今的中國已經強大了,日本的軍國主義又在打算用各種方式為他們的侵略戰爭翻案,但是歷史是不容踐踏的。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開學典禮上的誦讀聲仿佛迴蕩在我耳邊,我們作為青少年有義務為國家為民族,奮發圖強!

七七事變觀後感500字作文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電影《七七事變》,它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藉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

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一個皮膚黃如土地、記憶長如隧道的炎黃文明的承繼者和享受者,面對某些先輩某段並不遙遠的歷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種血火勾連的方式,以一種硝煙瀰漫、哭聲與怒吼交相映襯的方式,以歌唱和訣別的方式,以仆倒、掙扎、繼之而起的悲壯姿態存在著。七月七日,這一天我應該做點什麼,我必須做點什麼,因為它之於一個中國公民,就像陣痛之於新生,分娩之於母親。是的,我將重溫歷史,讓它從宛平城、盧溝橋的那一頁開始翻起,從29軍37師219團還擊的槍聲中開始尋找,我的可敬祖輩們奉獻和創造的歷史榮光。 七 月七日,我必須讓浮躁虛華的心在它面前沉靜下來,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淚、有痛有樂、有屈辱與榮光的中國公民。伴隨黎明清風的吹拂,我將捧起一首戰鬥史詩, 一首剛剛被從歷史的塵埃中打撈出的無名氏之歌,它是寫給當年戰鬥在最前線的29軍的偉大頌詞:“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 免上刺刀,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立功報國在此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恭候與迎接,像一座石獅一樣向它、向他們致敬,永遠,永遠 因為這是不能忘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