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絲綢之路傳奇觀後感700字兩篇

獻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30集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看絲綢之路傳奇觀後感,字數在700字左右,共兩篇.

看絲綢之路傳奇觀後感700字

在青河縣阿熱勒鄉布河壩村哈力木家,幾個鄰居聚集在他家一起觀看《絲綢之路傳奇》首映,暢談工作和生活的變化,暢想美好幸福的明天。

哈力木說:“反映新疆翻天覆地變化和發展的這部電影在中央台播出,我覺得很驕傲,我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過上了幸福生活,我們農民也享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優惠政策,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非常感謝的黨和政府對我們農牧民的關懷,今後為我們一定會為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美麗的家鄉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在哈力木家裡,大家觀看《絲綢之路傳奇》電視劇,通過主角維吾爾族青年艾拉提·蘇萊曼,為了發展新疆民族工業,傳承絲路文明,他與自己的妻子,一個被漢族紡織專家收養的維吾爾族孤女阿拉木罕共同經歷半個世紀風雨人生,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代高級紡織專家的精彩傳奇故事。

阿熱勒鄉布河壩村村民達加依說:“昨天看新疆新聞聯播看到《絲綢之路傳奇》這部電視劇首播預報,今天怕錯過時間就專門在電視機前等著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很感人,反映了老一輩為我們新疆做出的貢獻,她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為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宣傳60年來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營造喜慶、祥和、隆重、熱烈的社會氛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國家民委所屬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單位聯合攝製的30集重點獻禮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於20xx年10月14日添加到日曆起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同時,該劇已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入“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並作為首部拍攝播出的重點電視劇,是我區創作的第二部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劇,是新疆題材電視劇創拍的重大突破,對於弘揚新疆精神,加強民族團結,形成“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強大正能量勢場有著積極向上的現實意義。

看絲綢之路傳奇觀後感700字

作為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劇,30集新疆題材電視連續劇《絲綢之路傳奇》目前正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全劇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聲音、新疆的感情講述了中國夢的新疆故事。該劇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重點電視劇項目中首個播出的劇目。

這部劇首次將維吾爾族傳世瑰寶“艾德萊斯綢”搬上螢屏。艾德萊斯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著“21世紀最後的絲綢手工製作工藝”“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稱號,20xx年還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扎染技術獨特,質地柔軟,輕盈飄逸,圖案層次分明,組合嚴謹,色彩艷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該劇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亞爾・艾則孜飾)在各民族同胞的幫助下,將古老的手工作坊生產艾德萊斯發展成先進的工廠機織艾德萊斯,他本人也從一名貧苦的艾德萊斯紡織傳人,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代高級紡織專家。他的愛人、女一號梅里古麗(阿孜古麗・熱西提飾)是一個維吾爾族孤兒,從小被從江南來新疆的桑蠶養殖專家衛守仁(王詩槐飾)收養,衛守仁一家與蘇萊曼(吾守爾・賽來飾)一家相知相識,共同生活十多年,結成世代友誼。該劇劇情跨度約40年,從新疆解放初期,國家選送維吾爾族和各民族年輕人去江南紡織學院新疆班學習,再回到新疆中國西北最大的絲綢廠工作,直到改革開放的上世紀90年代後,崑崙絲綢廠成為絲綢之路的一顆明珠。該劇正是通過一個大時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觀眾呈現了最真摯的民族團結之情。

為了更好地表現在這條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上的故事,劇組萬里大轉景,橫跨東西部取景拍攝。東至江蘇無錫、浙江桐鄉,取景江南美麗山水與人文,全景式地展現了大美新疆。劇組深入崑崙深山,馳騁沙漠,草原、胡楊林等唯美風光通過該劇可以一覽無餘。新疆60年的發展巨變再現螢屏,古老的絲綢之路也再度被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