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有感28篇

參觀博物館有感200字1

博物館我巳經去了好幾次了。今天一大早,爸爸帶著我又去常州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共分三樓,一樓有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謝稚柳先生的畫廊——二樓有神秘的淹城展櫥——三樓有我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劉國鈞先生捐贈的紅木家具廳,另外最吸引我的是少兒自然博物館,整個展廳顯得生機勃勃,趣意盎然。多種動物如——昆蟲世界、鳥類王國等真是完美融合。我聽爸爸說:“這都是用高科技以及通過電腦製作的”。真是美觀奇妙極了。

這次去了以後我還想再去,因為我可以學到許多知識。

參觀博物館有感200字2

聽說參觀博物館要排很久長的隊,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乘坐雙層巴士來到湖北省博物館。等了好久,終於開館了。於是我們開始了博物館的神奇之旅。

我們首先來到楚文化館。楚文化館最有價值的就是越王勾踐劍了。最有趣的是車馬坑牆壁上的一幅畫《車轔馬嘯》。無論我站在畫前方的哪一個方位看畫,畫上的戰士都好像要騎著戰馬駕著戰車沖向我。真的很神奇吧?

離開楚文化館,我們就來到綜合展覽館。綜合展覽館裡最顯眼的就是曾侯乙墓了。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就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文物,,不過讓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件鹿角立鶴。它是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的。離開之前,我們還看了精彩的編鐘表演。

今天我了解了很多古時候的知識。以後我還要經常到這裡來參觀。

參觀博物館有感200字3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去了博物館,裡面的東西各式各樣,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進入一個館,裡面是民族展,有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介紹,這使我們了解了更多民族的風俗。

第二個館我的印象不太深刻,就不細說了。下一個館是最精彩的,大家可要認真聽喔!

下一個館就是著名的“乾屍館”,裡面不光有古人的屍體,還有一些風光景物的遺蹟呢!我觀察了第一個“乾屍”,發現並不像人們平常所說的骷髏那么可怕,其他的“乾屍”也是如此。

通過參觀,我又了解了一些新的知識。

參觀博物館有感200字4

今天,我們去了軍事博物館。裡面汶川的從建讓我很是感動。在第一時間召開大會說:“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讓大家趕快救援。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更感動了我。

往裡走,我看見xx正在搶險救災現場的救災帳篷了慰問災民們,深入從建工地,企業車間,農村村寨。作為xx,能這樣走進民間,深入民心。著實令我感動。他是多么令人敬仰的人,多么令人敬仰的主席呀!

在主席的指導下全部軍隊展開救援,僅一年時間,四川汶川又變得生機勃勃。四川的變化歸功於主席,黨員,軍隊。歸功於所有向汶川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哪怕捐一元錢,捐一盒彩筆,你也是建設汶川的一員。

參觀博物館有感200字5

今天我和爸爸來到自然博物館。走進明亮的大廳,只見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首先看到的是威武的、龐大的恐龍骨架,有長頸龍、霸王龍、翼龍、劍龍……二樓是奇妙的宇宙世界,各種宇宙知識、自然災害和來自遙遠的古代地球生物,都讓人了解的一清二楚,仿佛自己飛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來到了自然災害發生的某個地點,又仿怫回到了遙遠的古代。三樓就更加引人注目了,讓人仿怫來到了沙漠、北極、森林和美麗的湖畔,還有很多動物標本呢!就是這些使得三樓變成了最熱鬧、最豐富的一樓。

這個博物館讓我學到了更多自然知識,讓我遲遲不肯離去。

參觀博物館有感300字1

今天下午,爸爸帶著我和弟弟還有媽媽去參觀南京博物院。

一開始我們去了歷史館,我們是從恐龍時代開始參觀的,然後去看了舊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找到什麼可以用的,就用什麼東西,隨後我們又去看了新石器時代,人已經會發明一些工具了,而且會燒制陶器了,想不到遠古的人們也很聰明。接下來是青銅器時代,我看到了古代的樂器青銅編鐘,真是偉大的發明啊!此後我還看到了漢代的金縷玉衣,是漢代的王侯死後穿在身上的,十分精緻,他們的墓也規模很大,還有很多規矩。最後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東西,都是中國古代輝煌時期的文物。

從歷史館裡出來後,我們去了數字館,裡面很好玩,裡面有很多古代房子的模型,有動畫和電影介紹古代的歷史和風俗,十分有趣。

正當我玩的很開心的時候,閉館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我和爸爸講好了:這次沒有參觀完,很快我就還想來。爸爸臉上帶著微笑說:“好”。

參觀博物館有感300字2

這個暑假我和爸爸來到北海的軍事博物館,來到軍事博物館我們就可以看見很多軍事的武器。

軍事博物館非常大,大概有一萬多平方吧!博物館的軍事武器非常多,多得數不清,有軍事坦克。軍事飛機和軍槍等這些軍事的武器。其中最讓人覺得驚訝的就是軍槍,它的名字叫加特林機槍,樣子非常奇怪,有六個槍口,而且體型非常大,發射的時候應該會鏇轉。還有一種飛機也很讓人驚訝,它的名字叫蘇33,比加特林機槍酷多了,是因為它的機身非常多飛彈而且非常的大,這部軍機是所有飛機中最厲害的。軍事博物館一望無際,走也走不玩,就像是一片大草原面積非常的大,走了許久就像是站在原地不動一樣,到處都是軍事武器,我和爸爸走了很久都沒有走到最底邊,我們在軍事博物館這裡玩得很開心,開心得不想回去,因為我可以了解很多軍事知識,直到下午五點鐘到時候,日光燈亮了起來,我才知道我們在軍事博物館待了二小時,我們該回家了。

雖然我在軍事博物館這裡才待了兩個小時,但是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已經成為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參觀博物館有感300字3

今天下午,雖然下著大雨,但我、姐姐、媽媽還是和葉阿姨一家去浙江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樓大廳,陳列著鯨鯊標本,它有12米長呢!體形龐大的灰鯨骨骼,年代久遠,是1936年美國一個漁民捕捉的。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恐龍化石,有釜溪自貢龍、許氏祿豐龍、鸚鵡嘴龍、天府峨眉龍等。長脖子、長尾巴的馬門溪龍可真長呀,從它的頭開始,我跨著大步,走了26步,才走到尾巴的地方。

最好玩的是三樓。它有很多觸控螢幕,用手一指,就會出現很多圖案和說明。它有許多模擬自然界的場景,比如五步蛇的產房、鼴鼠的地洞。它還有南極的企鵝、海豹,浙江的野生華南虎標本。

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小時,該回家了。我還想來參觀,再看看我喜歡的東西。

參觀博物館有感300字4

今天我去參觀農耕博物館,一進大門,我就看到了神農氏的雕塑,據說神農氏親嘗百草,是農業的創始人。

接著,我們來到博物館的展廳。首先看到的是許多古代農民用過的一些東西,如:斗、半斗、升子、半升、糧票、棉花票等;還有許多糧食作物的種子:葵花籽、葫麻籽、臭芥籽、麻籽;還有當時農民穿的:狗皮大衣、托面子皮襖、皮褲、實納幫子、氈靴、毛襪子等;還有一些用來煮茶做飯的東西:銅鑼鍋、銅壺等;以及一些農民用的車:二餅車、平板車;還有一石制工具:碾子和石磨;最後還看了一些農民種田用的工具:鋤、钁頭、步弓、木杈子、木杴、木耙子、鐵耙、鍬頭、鐵杈子、耱、耙、老犁、山犁、雙輪雙鏵犁……

這些家用工具都是古代人們在實踐探索中製造出來的,這充分體現了古代農民的智慧。

這次參觀令我大長見識,因為農耕博物館濃縮了古代農業的精華。使我對農業的發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參觀博物館有感300字5

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中山艦博物館。

中山艦博物館從外面看就像一艘巨大的軍艦等待著我們的到來。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你知道後來為什麼改名為中山艦嗎?我告訴你吧,為了紀念孫中山所以把它叫中山艦。中山艦的甲板和底部都有一個巨大的洞,它是當年被日本人的飛機炸破的,後來就沉到江底了,過了幾十年才把它打撈起來,在打撈地金口建了這座博物館。

因為當年中國很落後,所以就被日本人期負了,現在中國變得強大起來了,我現在要開始好好學習,改掉粗心大意,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壞毛病,以後才能上我夢想中的大學——哈佛,讓我們的國家強壯起來!

參觀博物館有感400字1

周末那天,爸爸帶我和妹妹去東陽參觀恐龍博物館,據說現在東陽已經是恐龍的故鄉了。

我們一走進恐龍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隻巨大的恐龍和一隻小的盔龍骨架。被命名為中國東陽恐龍是一種草食型恐龍,屬晰腳類恐龍中的巨龍類。中國東陽龍和盔龍的骨架是根據在東陽發現的窟窿化石,按照生物學原理等比例復原裝架而成的。中國東陽龍骨架全長16米,高5米。盔龍骨架長3。6米,高1。8米,中國東陽龍是在20xx年發現於東陽市西路西嶺頭,盔龍在1981年發現於東陽白殿村胡公山。

我們順著人流向右拐進第一個房間,那裡有一隻很大的盔龍,那盔龍的頭和前肢都會動,我們看了嚇了一跳,以為是一隻真恐龍,仔細上前一看才發現是一隻仿真恐龍,我們還跟它親密接觸,照像留念呢。我們還看了許多恐龍蛋化石,它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博物館裡還陳列著其它類型的許多恐龍:有三角龍,地震龍,鐵頭龍,快盜龍,暴龍,蛇頸龍等等。

我們通過參觀恐龍博物館後知道了以前恐龍的生活情況。可由於地球氣溫的下降、環境的不斷惡化等種種原因,使恐龍漸漸地滅絕了。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地保護好地球的環境,不然的話,我們必定會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

參觀博物館有感400字2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湖北省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就像古代的故宮。

我們先來到了民族服裝館,啊!太漂亮了!這裡有五十六個民族服裝,真好看!聽媽媽說:“這些衣服有些是現在織出來的,有些是出土的文物。”

我們來到綜合樓,哇!這個編鐘可真大啊!我想:我學過電子琴一定會認識編鐘的譜子。可是,當我看了看編鐘的譜子怎么好奇怪呀?看來每種琴的譜子都不一樣啊!

我最後來到楚文化館,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是越王勾踐劍。我問媽媽是什麼意思,媽媽說:越是一個國家,王就是一個國王。勾踐就是國王的名字。越王勾踐劍就是越王勾踐的一把劍。

我回到家以後,我想:今天玩的真有趣呀!不僅我獲得了快樂,而且還了解了許多楚文化的知識。

參觀博物館有感400字3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館內,從遠古社會到清代各種文物一應俱全,充分地反映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

因為為了增強人們的愛國精神,博物館開展了免費參觀活動,領票視窗前排起了兩條長隊,每隊至少有300米長,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拿到票。爸爸說:“要不是今天天氣熱,排隊的人還要多一倍。”看來人們參觀博物館的熱情的確很高。

進了館,在進門處不遠是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和骨器,做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雖然有些粗糙,但看的出來非常實用。再往前,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器、武器。各朝代的金銀珠寶首飾,彎弓利劍長矛,還有直徑一米多的大鼎……一直到清代的青花瓷器。物品奇多,內容豐富。

今天我參觀了一趟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就仿佛從猿人時代出發一直走,走過歷史,到了現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禮儀,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處……

當時的人們,用自己智慧造就出了一個個創舉,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為給世界作出貢獻打好厚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參觀博物館有感400字4

10月18日,我們來到中國電影博物館參觀,收穫很大,感受到了電影博物館是一座記載著中國電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的藝術殿堂。

在前課中,我了解到,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誌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 集權威性、知識性、藝術性於一體。

走進電影博物館,黑、白、灰三色作為基調顯得典雅而沉靜,在遊覽過程中我體驗到了視覺的享受。在外觀莊重的巨幕影院中,我們觀看了關於大象的紀錄片,清晰的影像、逼真的音響效果給我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衝擊,讓我明白了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通過參觀中國電影百年成就展,我了解了許多經典影片閃爍著的燦爛光輝,體驗到了這些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我清楚地知道了中國電影從1920xx年的開山之作《定軍山》問世以來已經走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

這次走進博物館,讓我體驗了電影給人們的的視覺、聽覺衝擊,讓我知道了關於中國電影史的許多知識,讓我了解了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更讓我感受到了中國電影博物館這座氣勢宏偉的標誌性建築展示給人們的獨特魅力和藝術特色。

參觀博物館有感500字1

今天是8月16日,我和媽媽還有妹妹來到了北京著名的故宮博物院。故宮在古代成為紫禁城。

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再走過太和門,映入眼帘的是太和殿,真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殿外的欄桿是用漢白玉雕刻的,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宮裡最中央的一個宮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宮殿閣樓中最壯觀、最精緻的。在太和殿的屋頂上,龍的九子之一—嘲風,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頂的兩個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宮,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御花園。園內建築多數倚靠著圍牆,只有少數精美造型的亭台搭建在園中。園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鋪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圖案,沿路欣賞,趣味無窮。在古代,這裡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這裡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樓閣、嶙峋山石……的美麗而聞名遐邇。

故宮還有許多許多的宮殿閣樓,如:儲秀宮,永壽宮,萬春亭。走進故宮,你就已經置身於它最宏偉,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宮殿群中。

故宮博物院已經打開了塵封已久的門窗,讓我們來觀看她壯麗的色彩,來傾聽紫禁城的聲音,來呼吸歷史的氣息,來感知中華文化的底蘊! 最後我和媽媽妹妹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故宮博物院,我在車上對自己悄悄說有機會我還要來故宮,我要為身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

參觀博物館有感500字2

星期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參觀了南京博物院。

走過長長的台階,來到寬敞的大廳,我們便開始參觀。參觀了幾個陳列館後,又來到了玉器陳列館。

玉器陳列館裡擺設著各式各樣的古代玉器。有西漢的龍紋玉璧、清朝的靈芝如意等。但最值得一提的是還是東漢時期的銀鏤玉衣和良渚文化時期的玉斂葬。

銀鏤玉衣長1。6米左右,由800多根銀絲,穿過2600多塊碧綠碧綠的方玉製成。這些方玉有的向下凹,有的向下凸;有的是圓鼓鼓的,剛好 形成一個人的形狀。在每塊玉的四個頂角上都有一個小孔,這是用來讓玉與玉連線在一起用的。讓我驚訝的是:“這玉衣每塊玉上的孔和另一塊上的孔是一樣大的!這可不是件好辦的事啊,要是孔大一些,玉就會斷,要是孔小一些,那些銀絲就穿不過去了,實在是不簡單”。

玉斂葬是良渚文化時期一個酋長的墓。在這個墓里有許多玉器。有一些綠中帶灰的梯形玉斧,那代表著墓主的權力。裡面還有許多白色的玉項鍊和翠綠的玉鐲。讓我感到很奇怪的是;“在墓中有一個小物件,上面是一隻正在飛翔的小鳥,中間是一個人臉,不在哭,不在笑,也不嚴肅,下面是一隻頭朝下的小松鼠,它的尾巴就是人臉和小鳥”。我看了它之後,都不知道叫它什麼好。

後來,我們又參觀了民俗美術陳列館等陳列館。

參觀完後,我想;“我們的祖先真聰明,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作為子孫後代,我們更應該把祖國建設得更好”。

參觀博物館有感500字3

“中華第一龍”君臨天下 秦兵馬俑出巡保駕護航

一個時代過去了,而其精神卻依然長存。5千年的時光逝去了,而中華文明卻得以沉澱與凸顯。當我們立於逝川之畔眺望我們的來處與去處時,總有一些器物巍然直立,一如歷史長河中的標桿,讓我們無法繞開 。所以今天,媽媽帶我來到了博物館參觀“藏品展”。

我們看到了《渦紋彩陶罐》。它高50厘米,1956年甘肅永靖三坪遺址出土。這個彩陶罐全身裝飾弧線漩渦紋,共有四個大漩渦,八個小漩渦紋,大小錯落有致,動感十足,猶如江河匯集出的激流,富於流動感,反映出原始先民對水的抽象理解,這是馬家窯文化的典型器物......

我還看了很多古代器物,但令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58.6厘米 ,1938年湖南寧鄉月山鋪出土。

四羊方尊是我國古代的一件容酒器,相當於現在的儲酒罐。整個器皿漆黑髮亮,文飾十分精美,被認為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是中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38年姜氏兄弟在田裡鋤地,就將這件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四羊方尊給挖了出來。出土後在文物經商手中幾經輾轉,歷經日軍炮火的洗禮後不知下落。解放後,周恩來親自責命追查四羊方尊,最終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並於1956年交由湖南省博物館收藏。1959年,徵調中國歷史博物館。這是48年後,四羊方尊第一次回家。

參觀博物館有感500字4

今天下午我們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頂著炎炎的太陽來到了自然博物館。

走到博物館門前。我看到了8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要4個人才合抱的過來,有七層樓那么高。抬頭一看,樓中間有五個醒目的大字“自然博物館”。

走到裡面,我感到非常涼爽,那裡的珍貴物品可真多呀!我有點目不暇接。

我最喜歡的要數蝴蝶展了,各種各樣的蝴蝶差不多都有。我最喜歡的蝴蝶是綠鳳蝶,身上黑里發紫。最有特色的蝴蝶要數美眼蛺蝶了。美眼蛺蝶翅膀上有4個小圓圈,不仔細看,還以為是4隻小眼睛呢!長尾彩虹蛾尾巴最長,身上的顏色像彩虹一樣鮮艷,所以叫長尾彩蛾。

在那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裡,我最喜歡的要數綠螢石了,那綠瑩瑩的石頭閃閃發光。像那耀眼的夜明珠一樣美麗。石英-螢石,有三種顏色:紅、白、黃,就像人們故意描上的一樣。我們又到了五樓去參觀了許多恐龍化石。站在高大的恐龍旁邊,好像真的有一隻活生生的恐龍正昂著頭奔跑。在地下室又觀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4點多了,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戀戀不捨得離開了自然博物館。

在回學校的路上,我想:“自然博物館裡真漂亮,我多么希望再去一次呀!”在這時候,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下雨了。我們冒著雨回到學校,但是我們的心情還是非常快樂。

參觀博物館有感600字1

今天,我參觀了包頭的博物館,心情興奮極了。

包頭博物館的外觀很宏偉,讓人感覺它是高高在上的;裡面的裝修也很寬敞並且很明亮。

因為前幾天是“七·一”,博物館展覽了“井岡山紅色精神”。展廳里展出了那時紅軍穿的草鞋,蓑衣等,做工粗糙,草鞋上還有碎碎的草繩,穿上一定很難受,和我們現在穿的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展出的還有那時的紅旗:三角紅旗雖破破爛爛,但卻無比鮮艷,看過後,讓人全身都充滿力氣。這當中還有一幅畫,畫中,毛主席穿著一身藍色軍裝,站在岩石上為戰士們講話,和藹極了!

參觀完後,我們又去了另一個展廳,展出的是佛教的唐卡,唐卡上有著豐富多彩的畫,每一個的筆跡都很細膩。有如來佛祖、四手觀音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有綠度母和白度母的畫像。綠度母全身呈翠綠色,很有特點。而白度母如同人間的絕色美人,白皙的皮膚,清秀的面龐,非常美麗。

在我們內蒙古出土的文物就更令我感興趣了。我最喜歡的有兩件,分別是“三素色熏爐“和”雙耳瓶“。三素色薰香爐的做工很精細,薰香爐像古代的房子,上面畫著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淺綠色動物,旁邊纏繞著桃花樹枝,上面開滿了桃花,粉粉嫩嫩的,像小姑娘的臉蛋,特別可愛。支撐爐子的是四個青綠色的柱子,柱子上雕刻著獅子頭,很是威武。雙耳瓶也很漂亮,青色的龍泉瓷上是密密麻麻的網,好像摔碎了一般,其實,這是龍泉瓷的特點,也是它被人青睞之處。瓶子的兩端各有一個類似耳朵的東西,這就是瓶子的“雙耳”。怎么樣,好玩吧?

之後的美術館,真令我大開眼界。展出的書法、畫作和剪紙,各有各的美麗,各有各的亮點,讓人禁不住讚嘆:“真美啊!”。

這次參觀博物館,真是非常有意義!

參觀博物館有感600字2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書庫,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為它裡面碑石如林,藏石達3500餘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經碑》,這塊碑是由唐玄宗親筆書寫並注釋的。它形式獨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龍騰空,它還有三層碑座,每一層都都刻有精美的圖案。那石碑上都畫上了一個個格子,格子裡是用楷書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個字,格子旁邊的小字是對該字的注釋。可以看出,唐玄宗對這種所謂的小事都這么認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來我們去的是7個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不僅造型百出,碑上記錄的事也是五花八門,不僅有李斯、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的傑作,還有文字遊戲《畫裡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細看,卻是一個個字,還是一首詩呢!畫即是字,字即是畫,字畫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圖,圖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標註得清清楚楚。當時沒有測量儀器,地圖還能畫的如此精準,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最後去的一個展室里的碑全是原來放在國子監給學生作範本,用處類似於現在字典一樣的碑。之所以有這樣的一些碑,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印刷術,學生們的課本都是他們自己用手抄出來的,你抄,我抄,他抄,難免會有些筆誤。有了這樣一個範本,學生們有了一個校對的地方。這塊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個字,字字都工整準確,讓人肅然起敬。

走出博物館,可我的心還在那一塊塊碑、一個個字前。這次參觀,使我認識到了書法藝術是中華文明的奇葩,字寫的好,不僅是看起來美,更是為了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這次參觀,端正了我寫字的態度,教會了我怎樣把字寫好,樹立了我寫好字的信念。

我愛西安碑林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有感600字3

今天,我們參觀了著名的陝西省自然博物館。

博物館共分為兩大部分,北面是科普廣場,南面是自然展覽館,中間有一座高100米左右的電視塔。首先我們走進了自然展覽館,老師讓我們仔細觀察大廳中央的一副骨架,我走上前,骨架旁邊立著一個木牌,上面寫著:黃河象骨,發掘於甘肅省,門牙長3米,又名劍齒象,比非洲象大。看了這個木牌後,我大吃一驚,心想:現在的非洲象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了,我國竟有比非洲象還大的象,這真是奇蹟呀!

穿過電視塔,我們就來到了科普廣場,這裡簡直是機械的世界!這裡有科普劇場、音樂噴泉、科普電影院等近20個科普項目,其中最有趣的是科普電影院。走進大廳,灰黃色的螢幕占了天花板、左、右以及前面的牆,形成了一個向內凹的圓。過了一會兒,影片開始放映了,開始放映的是美國兒童科普片--《恐龍》,影片主要講了肉食恐龍怎樣捕食、已發現的恐龍化石和恐龍可能是怎樣滅絕的。

從恐龍發展史的介紹上,我知道了恐龍從三疊紀晚期出現,到侏羅紀時期的繁榮昌盛,再到白堊紀晚期的滅絕。它們的滅絕,有的說是因為行星撞擊地球,有的說是火山爆發恐龍的食物沒有了,有的說是大陸漂移。恐龍真是一個奇妙的物種。

參觀結束,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浮想聯翩,想到了恐龍滅絕是由生存環境變化而造成的。地球已經經歷了六次物種大滅絕,無一不是由於環境的變化造成的,可見環境對地球生物的重要。我們正處在第七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平均每天有一種生物滅絕,很多都是人類的行為破壞生態平衡而造成的,所以,我以一名中學生的身份呼籲大家:“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這次參觀真好,既大飽眼福,又增長了知識,還讓我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有所感悟,真是一舉三得!

參觀博物館有感600字4

國慶佳節來臨了,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張贈券。10月5日那天我和媽媽到正大廣場7樓展示庭去看昆蟲展覽。出發前我準備了筆記本和筆,我們高高興興來到正大廣場,呀,這兒多熱鬧啊!大人、孩子摩肩接踵。

我們乘電梯進了展覽館,我看到那些昆蟲標本裝在玻璃鏡框裡掛在牆上。第一個映入眼帘的是蝴蝶。它們的品種最多了:有“帝皇鳳碟”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蝶哪!展開的翅膀有碗口那么大;有“陰陽梁山伯祝英台蝶”,一半身體是黑色的,另一半是花的,特別引人注目。飛行將軍要屬蜻蜓了,走者走著我看見牆上一塊大牌子上面介紹蜻蜓的生活習性,其中還有這么一句話:“蜻蜓為什麼要點水?”說明天氣要下雨了。昆蟲界的暴君——螳螂,它來自馬來西亞、印尼,那些螳螂大小不一,很多是我從未見過的。這裡還展出了形形色色的蟬,那種小的特別美,色彩也十分鮮艷。這時,媽媽說:“老師發給你的贈券上還有十道題目呢!”我連忙拿出筆,邊看邊填寫,可是還有一道題怎么也找不著答案:世界上最大的昆蟲是什麼竹節蟲?於是媽媽又陪我重新看了一遍,終於找到了:原來世界上最大的昆蟲是褐紋巨人神竹節蟲。我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圍著一群人,我擠進去一看“哇!這裡有那么多活蝴蝶啊!”它們被圍在一個大籠子裡,四周是用網圍成的,這裡有許多鮮花,蝴蝶在這兒翩翩起舞。

到了出口處,有一位叔叔發給我一份精美的禮物,是一張蝴蝶標本圖片,名叫:夢幻月光蝶,是世界名蝶,它的翅膀是湖藍色的,真美麗!

今天,我看到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地下鑽的、水裡游的各種昆蟲。讓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真高興!

參觀博物館有感1000字1

過完20xx年春節後,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出去玩一天,於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去哪玩,後來媽媽提議我們正月初十去北京首都博物館玩一天。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裡的20xx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蹟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麵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定,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我不會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視窗,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

參觀博物館有感1000字2

溫州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的地方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xx年,位於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館內展區總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設有歷史館、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等五個專題陳列。該館擁有文物2萬多件,有20個門類,而尤以陶瓷器、彩塑、書畫為特色。五月三號,我和瑞賢一起去參觀了溫州博物館。

買了票,我們進入展廳,就看見一樓大廳里的花崗岩壁面上懸掛著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銅雕壁畫: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農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這是一個很精彩的畫面:后羿身上背著箭袋,手裡拿著箭弩和箭,眼睛專注地望向東方,準備把箭射向太陽。這些浮雕都表現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廳里有一個“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這個玉雕分為孔廟、孔子周遊列國、孔子事跡圖、春滿神話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溫州已故工藝美術大師吳進德生前的扛鼎之作。“孔子系列”歷時三年,花費45000個工時,耗用黃金10斤,用玉10餘噸。其中孔廟是我最欣賞的,它長6.3米,寬5.7米,高3.45米,它精仿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以岫巖玉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製而成的。它的每個細節都很講究,特別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來看“孔子系列”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拍手叫好的。聽導遊說,整個系列是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鏤雕、線刻、陰刻、貼金、鑲嵌等多種技法。它在1997年被評為吉尼斯世界最大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參加“北京全國首屆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1999年應邀前往昆明參展。它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收藏價值。我們在大廳里還看到了拋石機,蒙古軍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陽城,因此又稱“襄陽炮”。

一樓大廳里還有個蒙古包,它的形狀是上圓錐下圓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這時,瑞賢提議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們就進去了,裡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著龍。還有三張茶几,一張古代皇上坐的“龍椅”。牆壁上都“刻”著格線,還掛著成吉思汗的畫像。

我們還去歷史館和自然館裡看了一下。歷史館主要分為公元前1的溫州大事記、近代的溫州大事記和當代的溫州大事記三個版塊,每個版塊都用梗概、人物事跡和出土文物,來說明我們溫州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館有鳥類、禽獸、魚類、貝類等多個主題陳列,我們快要到出口的時候,忽然看見那裡有五六頭恐龍,最後一隻恐龍,它的頭時而伸高、時而降低,還發出巨大的響聲,讓我很害怕。

我們又走進了休閒吧,我們剛進大門,就看見裡面有一個湖泊,湖泊里游著五彩斑斕的魚兒,湖中的假山石和噴泉,也成了一大亮點,

噴泉下雨般丁冬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參觀完博物館後,想著參觀過的種種情景,不僅發出感嘆:博物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還讓我們有了很多樂趣。

參觀博物館有感1000字3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到浙江自然博物館去參觀。裡面的一切好像是真的一樣,四周獨特的燈光與一聲聲亮麗婉轉的鳥叫仿佛給館內又披上了一層清幽,連遊人們的說話聲也輕了,生怕蓋過了這美麗的聲音。

我們走進了這美麗的“大自然”,許多許多的小動物在“山坡”上,好像是真的一樣,都用水靈靈的眼睛看著我,好像我就是一個森林之王。許多地方,都是完全仿真的!連白天和黑夜都會加上。白天,鳥叫聲一點也不間斷,而晚上也不是毫無生氣的,青蛙呱呱地叫,時而還有一兩聲貓頭鷹的大叫。一個個展館排列得十分有序,一樓是鯨鯊、海龜、翻車魚、灰鯨幾個動物的模型。講解員給我們講了一塊掛在牆上的長方形海百合,這是生活在幾億年前的動物,它分為兩種,一種是紮根在深海底的,而另一種是在大海里飄浮的,所以它不是植物而是動物。

第二層講了生命的演變過程,讓我們做了一次生命的旅行。我們從宇宙大爆炸說起,地球已經有了海洋,但是生命是怎么出現的呢?在這個問題上,有的人說由於地下有海底煙囪,周圍溫底很高,微生物眾多,很可能出現生命;另外的人則認為地球的生命是來自外星的隕石。這至今也是個謎。我也思考這這個問題,可不知不覺就出現了生命。第一個發現的動物是埃迪卡拉動物群。隨後,澄江動物群也陸續出現,這是寒武紀大爆發的典型代表,有三葉蟲等甲殼類動物。奧陶紀,海螺繁盛,角石、菊石等海螺出現,它們是鸚鵡螺等軟體動物的祖先。泥盆紀,是魚類繁盛時期,泥盆紀晚期,兩棲動物登上了陸地,在陸地上繁衍後代。石炭紀,大片大片地出現了蕨類的森林。二疊紀,最早的爬行動物出出,異齒龍,基龍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別看它們名字後面跟了一個“龍”,就把它們歸到恐龍那一類,它們只不過是大蜥蜴罷了。三疊紀到白惡紀,是恐龍的天堂,有了恐龍,這可是進化史上的一大飛越喔!漸漸地,我們步入了新生代,哺乳動物出現了。我們也結束了生命之旅。

第三層就是最有意思的模擬野外,在一條條幽徑的深處,有幾個解說器,有一台機器最有趣了,它可以放出各種鳥叫的聲音了!上面有一個類似雷達的東西,四隻小鳥在螢幕上,我點了第一隻小鳥,嗚——雷達轉了起來,不一會兒,一聲清脆明亮地鳥叫聲傳出來,咕嚕......克哩,最有趣的是那隻大角的聲音:咕嘟嘟嘟嘟......讓人不禁發出笑聲。

繼續向前走,我們走進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土洞,裡面黑黑的,什麼出看不見,裡面發出時斷時續的蝙蝠叫,我感到背後一陣涼,最後還是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四周一片黑乎乎,不遠處突然出現了一個亮點,走近一看,哎!不是出口啊!我嘆了一口氣,是一個展台的光,那是五步蛇的產房!裡面有隻五步蛇標本虎視眈眈地瞪著我,雖是標本,但我也感到了害怕,它為什麼那么兇狠呢?原來,它是在保護自己的蛋寶寶啊!雖然是蛇,但也有深深的母愛啊!

這次實踐活動給我的收穫真大,讓我明白了許多動物的習性和出現的時間,使我受益非淺!

參觀博物館有感800字1

餘姚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文物古蹟舉世聞名。尤其是河姆渡遺址,這是我們祖先創造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搖籃,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漫步在博物館廣場,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還是xx爺爺親筆題的呢!

去發掘現場會使你大開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是當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興修水利時發現的,先後兩期共發掘2800平方米,經專家們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學測定,確認河姆渡早期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屬於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之一。經兩次考古發掘,發現它由四個互相疊壓,又有內在聯繫的文化層組成。第一、第二層距今5000至5520xx年,屬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層距今約六七千年,屬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每個文化層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遺蹟。

更使人驚嘆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片木構建築遺蹟,經古建築家鑑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乾欄式”建築。這種已經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結構建築,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我國所罕見,亦是人類建築史上最早的傑作。如果說發掘現場使人大開眼界,那么文物展覽廳會使你嘆為觀止。一跨進博物館大門,展現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廳,這裡陳列著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有鳥類、爬行類和類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走過通道,來到第二展廳,這裡展示的是“稻作經濟”,形象地反映了稻作農業及漁獵採集活動,令人稱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20xx年前人工栽培的稻穀芒刺清晰,顆粒飽滿。同時展出的還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盤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釜、盆、罐等容器,不僅充分證明了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而且說明早在7020xx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轉彎進入第三展廳,讓我們領略了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蹟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展現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眾多藝術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為珍貴,作為遺址標誌的“雙鳥朝陽”碟形器最為醒目。徜徉在遺址公園,目睹著河姆渡人各類生活、生產場景,面對著這些河姆渡人創造的原始文明,耳邊仿佛傳來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揚的曲調,在向你傾訴著那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思緒綿綿。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原始文明。身為河姆渡人的子孫,應該知道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家鄉創造出更偉大、更輝煌的奇蹟。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河姆渡人的子孫。

參觀博物館有感800字2

今天是第四十一個世界地球日,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學習科普知識,了解古生物和地質結構,能夠更加的熱愛和珍惜我們的地球,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南京地質博物館。

我們首先來到了地質博物館新館,新館有四層樓,每層樓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題。

走進一樓,這裡是一度電展區,用很多模型和圖片向我們介紹了許多綠色的發電知識,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實驗機會,同學們你爭我搶的積極參與,非常有趣。

來到二樓展廳,大家更加興奮,這裡不愧稱為恐龍世界,只見山下,樹旁,草地上,瀑布邊,到處都是一頭頭巨大的恐龍。有鸚鵡嘴龍,有翼龍,有近蜥龍…。,最讓我們驚嘆的是一頭巨大的大夏龍,它真是太大了,有8米高,28米長,據說是亞洲最大的恐龍,我們站在它的面前,顯得非常渺小,就連那些原本看起來很大的恐龍和它一比,也都統統變成小弟弟了。只見他四肢粗壯,身體龐大,尤其是長長的脖子,幾乎有身體的一半那么長,真是太神奇了,但是和它的身體比起來,它的頭太小了,我不知道它那小小的嘴巴每天要吃進去多少東西才能填飽那大大的肚皮呀,我猜肯定是不停的走哪吃哪。徜徉在這美妙的遠古畫面中,看著遠古的風景,看著這一具具古老的化石,我仿佛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恐龍在我面前嬉戲玩耍,那么的真實,那么的生動。

離開了了恐龍世界,我們來到了三樓,這裡是行星與地球的展廳,通過許多實物,標本,模型和圖片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形成,地球的誕生,斗轉星移的行星運動,運動不息的地球系統和雄偉壯麗的自然奇觀,使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在四樓,我們通過許多模擬場景展示、演化長廊表,了解了生命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複雜的曲折演化過程,學到了許多生命進化的知識。

參觀完新館,我們又參觀了地質館老館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又出現了一幅幅恐龍化石的圖像,可惜的是,那些曾經的地球霸主已經徹底的從地球上消失了,他們曾經是那么強大,那么不可一世,而毀滅的原因是地球變暖。如今,我們的地球又在逐漸變暖了,所以,我們要趕快行動起來,同心協力,保護環境,提倡低碳生活,好好的呵護我們唯一的地球,讓我們可以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永遠快樂的生活下去…

我喜歡南京地質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有感800字3

我今天中午和奶奶、阿姨、媽媽去青州博物館參觀,買票以後,我們請一位阿姨給我們當導遊,她姓張,長得胖胖的,個子高高的,大眼睛小嘴巴,長得很漂亮,國語說得特別棒,都是一字一句的說給我們聽,很愛給人溝通,也很懂得歷史,所以我們請她是沒錯的。在展廳的門口有一個鶴龜圖,上面是仙鶴,仙鶴踩著烏龜,意為:黃鶴回來了,是全國的最高的銅仙鶴。

在一個展台前,我先發現一個雕塑,下面那個牌子寫著一米一,我說阿姨這沒有一米一吧?媽媽說這加上頭加上帽子肯定有,阿姨很真實,她說這真的沒有一米一,那個一米一的雕像我們換了,我們工作失誤沒有及時將牌子換過來,這個雕塑真的沒有一米一,阿姨說:“小朋友你估計的真準確”。還有一個花瓶才在山上發現的要花兩億多,奶奶說:“我小時候家裡有一個,我和我姐姐經常玩所以爛了,我們就把它扔了,沒想到這個東西這么貴,早知道我就和姐姐不把它扔了。還有一個恐龍它叼著一個碗,肚子上還有一個孔,把油倒進孔里,然後從小恐龍的嘴裡吐出來,等碗裡的油滿了,就過了兩個時辰,這就是古人計算時間的方法,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鐘表, 兩個時辰就是四個小時。有兩個車,第一個那個車的功能就是那個車跑幾公里兩個小人就敲幾下,就相當於現在車上的里程表,第二個是車上有一個小人,一直指著南就是你想迷路也迷路不了,相當於現在的指南針,我真佩服古人的聰明,偉大。

還有一個讓我驚訝的是有一個古代人,畫了一幅畫,《清明上河圖》,一共有兩千零一十二個人物,一個人物一個樣子,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上面有騎毛驢的、畫畫的、送貨的、划船的、唱戲的,。還有狀元卷,它本來被盜了又追回來了,因為它很珍貴,他的作者名字叫趙秉忠,是青州人,還有皇上親自簽的六個大字“第一甲第一名”,還有李清照,它是一大才女,很可惜她原來住的房子在范公亭公園,我沒有去看。

古人好偉大,現在的人幾乎做不出來,我要是能做出來該多好呀!我想我從現在起好好學習,肯定能做的到。

今天,參觀博物館學到了很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