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建國大業觀後感

《建國大業》講述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苦過程,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嘔心瀝血,與國民黨反動派不懈鬥爭,贏得最終勝利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觀看建國大業觀後感,供大家參閱!

觀看建國大業觀後感篇1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我是懷著期待和崇敬的心情看完的。

這部影片,講述了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前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內戰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當那些情景再次出現在眼前時,自己還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動。當看到革命黨人在解放前夕被國民黨蔣介石殘酷殺害時,我既痛恨蔣介石的殘忍和沒有人性,又為革命黨人惋惜,美好的新生活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卻被無情的奪去了生命,他們沒能享受到,自己用不折不撓的、捨生忘死的鬥爭換來的勝利。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革命烈士,在當時那個年代,執著的堅持真理、堅持追求自己嚮往的共產主義、堅持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犧牲精神,才打敗了蔣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國,才為中國人民換來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前輩們為了革命的勝利,即實現自己的信仰——為中國人民求得解放。在與敵人鬥爭時,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表現出的堅定和堅韌、表現出的無畏的犧牲精神,無時不刻不在感染著我。

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英模。建國以來,我們在共產黨的一代代英明領袖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地發展、強大自己的祖國,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學習、休閒娛樂環境。祖國在發展,人民在進步,社會在和諧,精神、物質雙豐收。我是時代的寵兒,生長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享受著烈士們用獻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學習、運用著現代社會的知識、技術,為現在中國的國小教育做著自己的貢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飲水思源,《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再一次為我敲響警鐘,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要珍惜今天,志在明天。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靈活的運用教育教學手段,力求做到全心全意的為祖國的下一代服務。

觀看建國大業觀後感篇2

9月30日,學校組織教師觀看了《建國大業》。在此之前,有關此片的宣傳鋪天蓋地,有一種說話是《建國大業》是明星的閱兵式,但是兩個半鐘頭下來吸引我的卻不是華麗麗的明星陣容,而是末尾處最為樸素的紀錄片片段,而此片所描述的正是中國為迎接光明而走過的黑暗曲折之路。其中有一些片段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分裂國家就是千古罪人”,這句話蔣介石說了,毛主席說了,民主黨派也說了。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主流價值觀思想,而這句話,不僅僅是對歷史的一個真實反映和總結,也恰恰是對現實中國情況的一個映射和決心。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無論國共如何戰爭打得多么的激烈,毛蔣雙方也從未有分裂祖國的想法,更何況如今的和平年代,中國的領土更是不可分割。無論西藏,台灣還是南沙群島都是中國神聖的領土,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和血脈相連,沒有人能夠承擔的起分裂國家的罪名。

60年前的人並不怕鬼,他們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反對內戰,呼籲民主:“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賠上了一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 聞一多《最後的演講》

我們看到聞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看到民主黨派人士的積極努力,看到毛周的禮賢下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設一個民主的新中國。今天的我們,同樣也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設一個繁榮和諧的新中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作為一名教師,深知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教育好學生,不但使他們獲得知識,還要讓學生記住歷史,記住共和國的建立來之不易,共和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觀看建國大業觀後感篇3

在中國成立60周年的前一天,學校組織全老師一起收看了電影《建國大業》,使我們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建國大業》講述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苦過程,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嘔心瀝血,與國民黨反動派不懈鬥爭,贏得最終勝利的過程。

影片從抗戰勝利首次國共首次和談開始,當時國民黨在底盤和裝備上優於共產黨,於是在中國民主同盟領袖張瀾的調和下,在重慶進行了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但是國民黨當時一心想消滅我黨,當然不會真的進行和談,他們在和談的掩蓋下不斷的攻擊我黨的地盤,試圖消滅我們的八路軍新四軍武裝。所幸我們的領袖毛主席眼光犀利,看清楚了敵人的真面目,沒有讓反動派的陰謀得逞。

在之後的國共內戰中,我們黨的軍隊以退為進,農村包圍城市,並團結廣大的農民民眾,取得了連連的勝利。而國民黨反動派卻不斷的欺凌各個民主黨派人士,將民盟等有地位的黨派實力壓榨的無法生存,不得不投奔我黨的懷抱。連李濟深這樣的老國民黨,也因為受蔣介石的排擠,而和我黨走到了一起。

隨著眾多有影響力的勢力和國民黨分道揚鑣,蔣介石老反動派終於走到了眾叛親離的境地。不得不辭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職位,而代總統李宗仁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不得不和我党進行和談。這時我黨在軍事上占有,在國內大勢力全部支持的情況下,當然不會和國民黨和談,但由於要顯得有風範並重視和平,就像國民黨提出了非常苛刻的8個條件,逼得國民黨不得不和我們繼續打仗。並藉機一直把蔣介石等人趕到了台灣去。

在抗戰後期,我黨不僅僅是團結農民和工人階級的力量,我們還要團結商人和企業家,這一點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好像是在買煙買不到之後領悟到的。而且,我們還要團結各個黨派的實力,包括有雖然失敗但是仍有影響力的國民黨,我們的主席不惜犧牲一定的利益,換取他們的支持,比如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我們為了她支持我們國家的建國,送給了她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做福利院。為了贏得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支持,我黨不計前嫌,給了他們的領袖李濟深一個國家副主席,雖然他在廣州發動的“四一五”政變殺害了我們很多共產黨的同志。

影片的最後,當1949年開國大典舉行的日子,在台灣躲著的蔣介石還妄圖對我們進行轟炸,但是在歷史不可逆的洪流之下,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反動的念頭。

觀完整部影片,我感受最深的是,新中國來之不易,特別是從一窮二白髮展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付出所有,包括生命。我們又怎能不珍惜現在的好條件,發奮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