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5篇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1

“在中國的漢字當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啊,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而今天,我們將要結識的這些孩子,會告訴我們“孝”這個字,如何寫得更美,如何寫得更棒”伴隨著主持人白岩松的開場白我和媽媽不知不覺的看完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我們幾乎是流著眼淚看到結尾的其中使我最深有感觸的是孝敬長輩、陽光向上的趙文龍,自強不息的吳林香。趙文龍20xx年他原本因患脊椎裂而殘疾的媽媽又得了尿毒症,巨大的治療費用讓龍龍爸爸不堪重負,媽媽不想拖累他,最終決定分手。龍龍被判給了爸爸,但面對病情日漸加重的媽媽,龍龍做出了他平生第一次選擇,回到了媽媽身邊。於是8歲的龍龍就要擔起這個家。要買菜、煮飯……“媽媽,我願付出所有只為看到你的微笑”。這是趙文龍對媽媽的誓言。

有時把垃圾賣掉的4元錢買了一點肉藏在媽媽的的碗底看到他們母子互相推著肉圓讓我不禁有些慚愧。我很喜歡吃肉圓所以媽媽經常做但是我還挑三揀四這個太淡那個太鹹……吳林香6歲時父母離異,外公手有些殘疾,外婆全身癱瘓她的媽媽20xx年被查出是癌症晚期經過手術後生活上不能自理繼父應為要養家留下5歲的弟弟外出打工小林香就擔任了家裡所有的勞力。

這對小吳林香是不公平的當別人都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時她卻要幹著大人所需乾的活。在母親面前吳林香總是揚起甜蜜的微笑,她知道不能在媽媽面前哭。最後媽媽還是離開了自己去了另一個地方。趙文龍、吳林香從小就會做飯、買菜這是我們都不能做到的。面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卻總還是不滿足。趙文龍、吳林香……的孝心感染了我,打動了我他們讓我知道了要珍惜父母對自己的愛,長大後好好孝敬他們不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風和日麗的晴天裡永遠不會有美麗的彩虹出現,氣候宜人的溫室里永遠不會有聖潔的雪蓮盛開;艱苦的環境才能磨練人的意志!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2

今天下午,看了中央電視台“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會, 這是一個讓人看著就揪心的節目,讓人忍不住流淚的節目。一個個在磨難中成長的孩子,都是非常懂事的。

最使我感動的是一個叫邵帥的十二歲的男孩,為了挽救患有白血病的媽媽,捐獻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我為一個孩子的反哺之愛所打動。

十名最美少年,都是用行動表達著對父母的執著的愛。面對困難,他們都是用笑容面對,是那么的堅強。他們的願望大多是:渴望學習,感恩社會。

一份感動,一份感慨,感慨後情不自禁的痛恨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家中的苦難憑什麼都壓在小小少年的肩上,你該擔當的的責任憑什麼不去擔當。

我們總是埋怨大學生分配不合理,大學畢業即失業,讀書白讀,我們可以想像,孩子失業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學的知識太多了,還是因為做人不健康?像這些“最美孝心少年”他們能不能失業?現在就業機會很多,沒有知識的文盲每個月還能掙幾千元,而經過多年教育的大學生卻“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這一方面是對“知識脫離實際”的諷刺,一方面是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註解。革命先行者梁啓超早就提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要想讓“中國夢”成為現實,讓中國人不僅富而且貴而且強,就必須讓少年強大。“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官人也好,富人也罷,都應從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成長上總結點規律,一定要讓孩子勞動、實踐、鍛鍊!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3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發現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事情,這些事情都讓我淚流滿面。觸摸人心的是真情,讓人流淚的也是真情,促使別人幫助別人的也是真情真情就是一個巨大的遊戲,有痛苦,悲傷,開心。每一個故事都深入了人們的心裡。讓我們走進一個充滿文明的社會,去體驗那感人肺腑的事情。

第一個出場的是張雨欣,他的媽媽右手殘疾了,每天必須幫媽媽做許多家務,還得幫媽媽賣烤羊肉串,還要上學,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就學會了照顧媽媽,連玩的時間也沒有,我覺得他是個有責任心的人。現在有了叔叔阿姨的幫助,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好多了,我也感到很欣慰。第二個出場的是路玉婷,這個人在風雨中跑步,他不是尋找快樂,而是一種負擔,每天放學以後,他利用同學們吃晚飯的時間去幫媽媽送郵票,任勞任怨,而且學習也不荒廢,我很欣賞她。第三個出場的是龍花,她為了養活弟弟,媽媽,天天干農活賺錢,可是弟弟卻不這么認為,他經常要吃冰激凌,他們兄妹兩經常鬧矛盾,這也是龍花非常的頭疼,他們都可以輕輕鬆鬆的去上學,可是龍花卻不能像其他小孩子一樣去上學,但是他也不抱怨,他的夢想是當一個主持人,他覺得這樣可以讓自己更有自信。第四個出場的是邵帥,他媽媽得了白血病,邵帥無意中在書上看到做骨髓移植手術可以救媽媽,又發現他和媽媽的骨髓是完全一樣,一開始媽媽不怎么同意兒子做這么危險的事,可是在兒子的百般請求下,還是同意了,經過了四十多天的醫療,母子兩終於走出了醫院,從此幸福的生活開始了。後面等等其他幾位少年。

以上那些少年,堅強,勇敢,敢於做事,無所畏懼,無私奉獻。我們中國都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4

古時候,有句話叫做“百善孝為先”不錯的,孝,的確是做人之本。如果你認為,孝,只存在於親情之間,那么,你錯了。

她,叫王芹秀,早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是被父親撿來的。家裡雖窮,但是她的父親給了她全部的愛。從懂事起,芹秀就幫著家裡幹活,上山砍柴,下田插秧,照顧身體不好的奶奶……十三歲的她,幾乎扛起全家人的重擔。

同齡的我們,該如何與她比啊?十三歲的她,洗衣服,做飯做菜,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樣樣拿手,再想想自己,心中總會騰升起一股愧疚、一種欽佩還有一絲動盪。是啊,父母為我做了數不勝數的事,我又如何對他們的啊?因為不想幹活而“鬧”,因為要玩電腦而“爭”,現在想想,心上就好像被針扎了一下,不會出血,卻是最鑽心的疼。

父親節時,芹秀用攢的十五元錢,買了一雙鞋送給父親,還說:“要不是爸爸的話,我都餓癟了。”看到這溫馨的場面,我不禁熱淚盈眶,裡面有我的感動,也有我的愧疚。在父母親過節或過生日的時候,我幾乎是不送禮物的。雖然只是吝嗇的一句“生日快樂”或“節日快樂”,但父母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到現在我才發現,原來孝是如此的簡單。不需要一沓沓厚厚的紙幣,或是貴重的禮物,只需讓父母安心、放心,畢竟,我們是他們的心頭肉,是被捧得高高的掌上明珠啊!

孝,雖能說易,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人不能沒有孝,因為,孝,是做人之本。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00字5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舉辦的《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琴秀這十一位孝心少年的故事都讓我和媽媽熱淚盈眶。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賣燒烤的高雨欣。

夜幕降臨,清脆的“烤腸、烤麵筋、烤肉串!”的聲音又響起,身穿紅格罩衫的高雨欣又來幫媽媽賣東西了,就是這十一歲的小女孩,在家庭困境時,她摟著媽媽的身子說:“媽媽,咱家我頂著。”因此,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但在這位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在20xx年,神經失常的舅舅突然砍傷了媽媽,面對著沒有父親的雨欣,更是雪上加霜。媽媽住院,雨欣擔起了全家的家務:洗衣、做飯、照看姥姥和妹妹······後來,媽媽出院了,但經常頭疼,而且右手也落下了殘疾,不能幹重活兒,“我們不能總是靠低保過日子,還得找點事乾。”

媽媽說。一年春天,在朋友的幫助下,媽媽支起了小吃攤,開始賣燒烤。懂事的雨欣每天放學後就來幫忙,晚上回家再做作業,就是這樣,把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幫助媽媽的身上,但是雨欣還是以四科滿分的成績成為小升初全縣第一名,升入瞭望奎縣第四中學。她在日記上寫道:“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就是這一句話,成了這位孝心少年的內心映照。

我想:我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里,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卻不懂得珍惜,總是和父母吵架、頂嘴,自從我看了這個孝心少年的事跡以後,我感觸很深,我今後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好少年。所以,我想對我的父母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