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會我觀後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父母教會我觀後感,供大家參閱!

父母教會我觀後感篇1

9月1日是我們開學第一天,晚上八點,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視收看《開學第一課》。

伴隨著輕鬆的音樂,主持人給我們推薦讓我最感動的是“搖滾老爸”秦勇的故事,他用十年時間教兒子讀書、繫鞋帶、游泳,因為他的兒子“大珍珠”是一個先天失感兒童,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全心全意用愛去教育,讓我們明白: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伴隨愛成長;也讓我懂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父母那種濃濃的愛。其次是要懂禮儀,用生動的動漫和乘務表演,讓我明白生活中要禮貌,學規矩,懂禮儀,學好《弟子規》,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積累,從小事做起,將來總會有奇蹟發生,今天讓我受益非淺,我要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文明小衛士。

父母教會我觀後感篇2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並首次將“父母”角色引入《開學第一課》,旨在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父母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麼呢?父母雖不能給予孩子無與倫比的聰明,但可以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正確對待問題、如何處事為人,這才是父母教育的根本。

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首次將“父母”角色引入《開學第一課》,“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學校也希望通過這堂特別的課程,讓孩子和父母們明白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並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教育部要求中國小校組織集體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孩子在家與父母共同觀看。

父母教會我觀後感篇3

在號召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旨在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孩子的好榜樣,幫助廣大青少年養成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去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講嘉賓有“童話大王”鄭淵潔、青年歌手容祖兒、來自震後災區藏族武藝班的孩子,還有“搖滾爸爸”秦勇與兒子大珍珠。“童話大王”鄭淵潔講述了關於“孝”的家庭小故事,他給孩子們總結出可以實踐孝心的具體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儘量陪伴父母,為父母洗一次腳。他認為“讓父母對你放心、讓父母為你自豪、讓父母有你踏實、讓父母因你富足,這就是孝順”。青年歌手容祖兒為孩子們帶來的故事從“媽媽從小就教育我,愛乾淨、愛整潔,就是最基本的禮儀”開始。媽媽教育她關心長輩、並時時考慮他人的感受,家裡甚至連吃飯都有不少禮儀規矩。她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孩子們:“一個懂禮貌的人往往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文明禮貌要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搖滾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台,只為陪伴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的兒子大珍珠,他們攜手克服困難、相互陪伴、一起長大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充滿“愛”的課,不僅僅只為表達父母之愛,更是教會孩子愛自己、愛生活、愛生命。在尾聲環節——“強”,一群來自震後藏區的孤兒,講述了自己在志願者張家振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家鄉、來到武藝班學習武術,並在這個大集體中逐漸擺脫陰霾、自強自信起來的故事。孩子們曾因為失去父母而痛苦、自卑,但通過武術的學習和“張阿爸”的鼓勵變得自信堅強,並在“張阿爸”的感染下,又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當志願者、當老師,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武術去幫助其他孤貧兒童。武藝班孩子們與張老師一起,用充滿自信的武術表演,向大家展示“少年強,中國強”的精氣神,鏗鏘有力地喊出了“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口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首次將“父母”的角色引入了孩子們的開學課堂。“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希望通過這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和父母們明白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並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教育部要求中國小校組織集體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孩子在家與父母共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