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會我思緒飛揚

閱讀,像是一隻歷經滄桑的大手,揭開愚笨的面紗……對,它還是一瓶“助腦劑”,讓我在這書的遼闊天空中——思緒飛揚。

記得兒時,還是個小淘氣,只愛與夥伴們打打鬧鬧,甩甩脾氣,有時嘴一撅,半天都不吭聲。那時,腦袋中根本沒有“閱讀”二字,更不去想像書是什麼,但就在一天晚上,我徹底變了。

月亮爬上了天空,在漆黑的夜幕上,用金筆,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

媽媽在我上床之時,拿起了一本童話,我不高興了,像受驚的羚羊奮力逃脫獵豹的利爪一樣鑽進了被子裡,媽媽也不管,繪聲繪色地讀起了故事,我捂著腦袋聽著聽著,感覺挺有趣兒,一會兒便咂著嘴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第二天,我興奮地告訴媽媽我做了個夢,是關於那個故事的!於是,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拿起了一本注音繪本,讀了起來……我興奮地大喊大叫,心隨著書中的情節而起伏波動。

慢慢地,我長大了……

這時,已從童話到小說,又從小說到散文,思想也有一定深度了,這才是我思緒飛揚在書中的時刻。

品著古今文學,從《四大名著》到《上下五千年》,從《人物傳記》到《繁星春水》……一個個問題便在我的腦瓜中生根發芽,一個問題串著另外一個問題,像互相較勁的兩個對手,又如盤鏇的鷹俯衝向我的腦瓜: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廉頗為什麼要負荊請罪?鄧小平為什麼被世界敬仰?冰心為什麼這么喜愛孩子……如果說這些問題是思緒的開端,那么我愛思緒飄飛就不奇怪了——

在書中,我經常會猜想書後的情節,有時想法會令自己都大吃一驚;有時也會對書中的人物有一定的見解或產生獨到的看法。還記得《馴龍高手》那一套書,我尤其看了感觸深刻,就著那股內心熱烈的勁,我輕鬆寫出了一篇讀後感——《平凡也可以鑄就偉大》,得到了老師的大力表揚,我也如過了一關似的,不停地像海綿吸收著,在書中思考,感觸,飛揚。

就是這篇文章,使我跨上了思想的台階……

“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 ,是思考,讓思緒在我的腦海中飛揚,使我對書、對人生又有了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