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記憶紀錄片觀後感兩篇600字800字

導讀:大型文獻紀錄片《平山記憶》,一開播就好評如潮。下面是平山記憶紀錄片觀後感兩篇,字數分別在600字左右、800字左右。

平山記憶紀錄片觀後感篇一600字

昨天下午,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大型文獻紀錄片《平山記憶》。通過觀看《平山記憶》,對我們平山當年的歷史有了深入的了解,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平山精神所賦予的本質特徵和時代意義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認識。睹物思人,感概頗深,思想上,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引發了許多感想,解讀歷史,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以後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部文獻紀錄片共有《播火》、《堡壘》、《家園》、《支前》、《長歌》、《轉戰》、《曙光》、《情懷》八集,透過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平山人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讓我們看到了平山人民為祖國的革命作出的偉大犧牲和貢獻,《平上記憶》是一部平山歷史的真是寫照,承載著平山兒女的苦難和輝煌,同時也是祖國革命歷史的縮影。

平山,是太行山老區的一個傑出代表,是晉察冀抗戰史上的的一個典範,是中國革命歷史的一個縮影!當我們穿越平山歷史的天空,回顧先輩們走過的不平坦道路時,深深的感受到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遙遠的將來,“兩個務必”永遠都是我們排除萬難,取得新的勝利的保證,平山先輩們的精神才是我們新一代走向民族復興的重要奠基石。

通過觀看《平山記憶》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讓我更加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更加的努力學習,爭取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去建設我們先輩們用血為我們換來的美好生活。

平山記憶紀錄片觀後感篇二800字

收看《平山記憶》前四集《播火》、《堡壘》、《家園》、《支前》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正如片中所說的“平山,是太行山老區的一個傑出代表,是晉察冀抗戰史上的一個典範,是中國革命歷史的一個縮影”。作為老區平山49萬人民的普通一員,感到無尚榮光和無比自豪,對平山革命老前輩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壯舉無比敬佩。對照先烈英雄事跡,自愧不如,更當奮發向上,踏跡前行,方不枉作平山兒女。

從1931年於光漢在霍賓台村發展第一個黨員、建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到抗戰開始前平山縣黨員發展到700多人,占到全華北區黨員總數的七分之一,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於光漢、粟再溫、王昭這些平山早期黨的領導者,為平山縣基層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建立了卓越功勳。戰功赫赫、屢勝敵寇的平山團 ,僅僅用了一個月零三天,就組建了1500人的抗日隊伍開赴前線 。這支英雄的部隊,被聶榮臻司令員讚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捨生忘死親人一般救治傷員,成為晉察冀邊區第一屆群英會代表和全國楷模。無論是早期黨的領導者、積極參軍抗敵的農家子弟, 還是英雄的“子弟兵的母親”、威震敵膽的“東回舍模範大槍班”、戰鬥英雄王二小等等,都有一樣的家國情懷,那就是在任何艱難困苦下,永遠忠誠使命,緊跟黨走,同仇敵愾,勇往直前,不怕犧牲,保家衛國;他們有共同的革命精神和鬥志,那就是有信念、有血性、有膽識、有能力、有擔當。他們深深懂得,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和平,沒有和平就沒有美好的未來。所在,在險惡艱苦的抗戰時期,正是有了我們這些舍家報國、視死如歸、不怕流血犧牲的先輩們勇敢的對敵鬥爭和浴血奮戰,才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才換來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永遠記住承載著平山光榮革命傳統和平山記憶的先輩們,記住他們精忠報國、熱愛故土、守護家園的家國情懷並一代一代傳承發揚,讓平山這塊紅色的土地,成為傳播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歷史的一本生動鮮活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