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紀錄片《支部建在連上》觀後感範文3篇

由xx政治工作部組織局、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聯合製作的《支部建在連上》重在回顧呈現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的醞釀發展和定型歷程,揭示“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制勝法寶的內在機理和實踐偉力,突出習近平強軍思想對新時代軍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引領,是一部闡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的專題輔導片。在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隆重推出這部專題片,對於深化認識我黨初心和使命,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優良傳統、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很強的啟迪教育意義。小編整理了20xx紀錄片《支部建在連上》觀後感範文3篇,僅供大家參考。

《支部建在連上》觀後感一

“支部建在連上”是建黨建軍的一項基本原則和制度,使黨支部成為最直接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掌握部隊的戰鬥堡壘,使黨的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士兵。”黨的xx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支部建在連上”組織原則,要求全黨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20xx年10月28日正式實施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開篇亦提出要“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重者恆重,回顧“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對於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在選派黨支部書記、堅持思想建黨、發揮黨建服務保障作用等方面,提供了很好借鑑。

一、“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的由來

1920xx年9月,毛澤東同志率秋收起義餘部進軍井岡山途中,深入思考南昌、秋收起義相繼失敗原因後,他認為“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敗的血的教訓”,遂確定在江西永新三灣村改編部隊,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制度:在連隊設黨支部,在優秀士兵中發展黨員,在班排設黨小組,在連以上設黨代表並擔任黨組織書記。後來,毛澤東等在領導“工農武裝割據”鬥爭中,深切體會到“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經過實踐總結,“支部建在連上”不斷得到鞏固和強化,並納入1920xx年底古田會議決議形成定製,成為建黨建軍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延續至今,並形成了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切工作為人民的光榮傳統。

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支部建在連上”作為傳家寶,作為黨支部建設的核心原則,由軍隊逐漸推廣到地方,推廣到各行各業,如支部建在樓上,支部建在船上,支部建在網上。此時此刻,“連隊”不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單位,更是最能組織民眾、宣傳民眾、凝聚民眾、服務民眾的地方。可以說,“支部建在連上”基本制度,為鞏固黨支部戰鬥堡壘,保證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提供了有力組織保證。

二、“支部建在連上”對加強黨支部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是必須選準配強黨支部書記,確保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支部書記作為黨支部的核心人物,很大程度上決定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影響黨支部推動工作、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作用的發揮,必須選準配強。早在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非常重視黨支部書記的挑選配備,他在1920xx年寫給中央的報告說:“因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黨代表更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員會進行政治訓練,指導民運工作,同時要擔任黨的支部書記。事實證明,哪一個連的黨代表較好,哪一個連就較健全。”“現在連支部缺乏好的書記,請中央從各地不能立足的活動分子中派遣多人來此充當。”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黨支部書記作為支部建設的帶頭人,是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直接推動者,更是宣傳民眾、教育民眾、組織民眾、服務民眾的直接承擔者,能否選準配強支部書記,意義重大。如果黨支部書記能力強素質高、傾心基層為民奉獻,班子就團結、戰鬥堡壘就堅強有力,幹群關係就比較和諧、民眾的信訪上訪也比較少;而凡事有私利而無公心,有短見而無卓識,往往矛盾突出,黨員隊伍軟弱渙散,民眾信訪舉報也多。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優良傳統,必須選準配強黨支部書記,帶領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正是鑒於黨支部書記的特殊地位作用,《條例》針對黨支部建設薄弱環節和黨員民眾呼聲,對加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作出具體規定。不僅規範了黨支部書記選任條件,明確了村、社區,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不同領域黨支部書記的選拔渠道,而且提出了加強黨支部書記培訓、激勵、和管理監督措施,建立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支部工作機制,為加強黨支部建設和選準配強黨支部書記提供了有力抓手。

二是必須從思想上建強支部,解決好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其根本任務,是解決好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早在“工農武裝割據”鬥爭中,毛澤東同志有感於紅四軍黨的組織鬆懈,為純潔黨的隊伍、堅強黨組織,在古田會議上創造性地提出:發展黨員須改變官長”一概拉進“、士兵發展趨緩的傾向。強調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為了紅軍的健全與擴大,為了鬥爭任務之能夠負荷,都要從黨內教育做起。明確有計畫地在黨內進行馬列主義和黨的正確路線教育,反對黨內的錯誤思想,不斷提高黨內政治水平。此後,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思想建黨,使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更從思想上入黨。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注重從思想上建黨建軍,即使在環境險惡的戰爭年代,仍然堅持通過辦政治培訓班、抓思想政治教育、過黨的組織生活,造就了一支鐵心鬧革命、永遠跟黨走的黨員幹部隊伍。每個黨員在入黨之初,都發出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但隨著歲月的變遷、環境的變化、崗位的變動,有的黨員意志衰退,黨性淡化,愛黨、興黨、憂黨、護黨意識退化,滿足於“平平淡淡”,混同於一般民眾;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不出事,也不出彩;有的不僅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還拖黨的後腿,如個別退休黨員為了少交黨費而想退黨;更有甚者,不僅拖黨的後腿,還違紀違法受到刑事處罰,走向黨組織的對立面。面對當前黨的建設出現的一些問題,思想建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緊迫。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優良傳統,必須加強思想建設,解決好黨員幹部“總開關”問題。為此,《條例》強調對黨員突出進行政治教育,提高黨員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教育引導黨員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前進。

三是黨建工作必須發揮服務保障作用,切實推動基層全面建設。黨支部建設不能脫離基層中心任務,任何時候都要著眼推動基層全面建設、緊密聯繫基層實際來展開。事實上,“支部建在連上”本身就是在黨領導的武裝鬥爭中應運而生,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的鬥爭》中寫到:“邊界的鬥爭,完全是軍事的鬥爭,黨和民眾不得不一齊軍事化。怎樣對付敵人,怎樣作戰,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問題。”可以說,“支部建在連上”就是從黨支部帶領官兵建設基層、完成作戰訓練等任務實踐中發展完善起來的。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正是“支部建在連上”的題中應有之義。實踐證明,黨建工作什麼時候緊緊圍繞中心、自覺服務大局,什麼時候就大有作為;什麼時候游離中心、偏離大局,什麼時候就難有作為。因此,《條例》明確要求,黨支部工作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這就要求在堅持“支部建在連上”的實踐中,注重把抓好黨建工作與抓好中心工作統一起來,把解決影響黨支部凝聚力戰鬥力的問題與解決基層建設的突出矛盾結合起來,把落實基層黨建制度與貫徹行政命令一致起來,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指揮棒、黨員發展風向標作用,把黨員幹部在黨建學習教育中迸發出來的工作熱情,轉化為忠誠乾淨擔當的具體實踐,轉化為服務保障中心工作的實際效果。

《支部建在連上》觀後感二

90年,你我的忠誠從未改變!由xx政治工作部組織局、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聯合製作的《支部建在連上》重在回顧呈現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的醞釀發展和定型歷程,揭示“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制勝法寶的內在機理和實踐偉力,突出習近平強軍思想對新時代軍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引領,是一部闡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的專題輔導片。

在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隆重推出這部專題片,對於深化認識我黨初心和使命,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優良傳統、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很強的啟迪教育意義。

《支部建在連上》取材於秋收起義部隊攻打瀏陽遭受重挫之後,從文家市轉兵到井岡山會師的那一段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透過歷史的硝煙,我們感受到了革命的艱辛,也感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大智慧,正是他們的偉大創舉帶領著中國革命走向光明,走向勝利。毛主席說:“紅軍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深刻地詮釋了90年前的偉大創舉,一副浩大的歷史畫面徐徐展開。

1920xx年9月29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三灣村。之前,支部一般建立在團以上,組織很混亂,再加上秋收起義失敗籠罩的陰影,革命悲觀情緒瀰漫,軍隊士氣低沉,時常有士兵脫離隊伍。為了保住革命的火種,進一步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毛澤東對當時不足1000人的部隊進行了整頓和改編:將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在部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支部建在連上,班排有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以充分發揚黨員的先進性,模範性;實行民主制度,在連以上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讓士兵民眾參加軍隊的民主管理,實行官兵一致的原則,一個偉大創舉就此展開。

毛澤東提出的“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黨的先進性決定的,這對於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開創了黨指揮槍的歷史性探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集中體現在人民解放軍必須永遠服從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與黨保持一致。任何情況下,決不允許軍隊鬧獨立,決不允許爭個人兵權,要爭黨的兵權,人民的兵權。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切活動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要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保持隊伍打得贏不變質。在人民軍隊建設的新時期,隨著軍隊建設所處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xx反覆強調,“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建設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含糊和動搖”。軍隊建設要始終不渝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做到堅定不移聽黨指揮。歷史證明,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支部建在連上”基本原則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碰撞結合的偉大真理,是在鬥爭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偉大創舉,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立軍之魂。

“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葉家祠閣樓上的錚錚誓言響破蒼穹,深深的震撼著現場每一個觀眾。簡簡單單的24個字,視死如歸的壯志情懷,不禁讓人心潮澎湃,熱血翻湧。作為一名國防生,一名共和國的後備軍官,我們雖然遠離了戰火紛爭的年代,但絕對不能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歷史。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仍要堅持聽黨指揮,在思想和行動上與我黨共進退。努力踐行“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打牢軍事文化基礎,加鋼淬火,勵志人生,獻身使命,激揚人生,爭當國家之中流砥柱,攜筆從戎競風流!

《支部建在連上》觀後感三

近日,由xx政治工作部組織攝製的《支部建在連上》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國防軍事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後,在全軍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官兵觀看後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優良傳統,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支部建在連上’是人民軍隊起家本錢、看家本領、傳家法寶,須臾不可離,永遠不能丟。”軍委機關各部門和各戰區機關幹部表示,該片回顧呈現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的醞釀發展和定型歷程,揭示了“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制勝法寶的內在機理和實踐偉力,突出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對新時代軍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引領,是一部闡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的專題輔導片。“始於‘三灣改編’的這一偉大創舉,奠定了我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握部隊的根基,為我軍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組織保證。”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廣大師生談到,該專題片對於深化認識我黨我軍初心和使命,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很強的啟迪教育意義。

人民軍隊跟黨走,戰旗永隨黨旗飄。作為“支部建在連上”發源地的陸軍某部“紅一連”,組織官兵集中觀看專題片後,以“忠心赤膽永向黨”為主題展開討論。該連黨支部書記鄭紀文說,“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解決了黨指揮槍在基層落地生根、達於士兵的問題,從根子上保證了我軍的政治本色,確保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該連官兵在討論中表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形勢如何變化,都要一以貫之堅持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和制度,自覺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xx和習主席指揮。

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官兵觀看專題片後,走進連隊榮譽室,瞻仰那面遍布彈孔的連旗。“在上甘嶺戰役中,面對不利局面,老連長李保成組建‘坑道黨支部’,帶領官兵堅守14晝夜,最終將連旗插到上甘嶺的主峰。”該連黨支部書記雷晉武在討論時說,事實證明,只要黨支部建強了,就能像磁石一樣把官兵團結凝聚起來,就能激發起壓倒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信念和力量。

觀看專題片後,曾在第83集團軍某旅“大功三連”服役的海軍某部黨員幹部門良傑,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同三連官兵暢談心得體會。門良傑說,我能夠從普通一兵成長為黨員幹部,離不開連隊黨支部的教育培養。我們要賡續好“煤油燈下學毛著”的優良傳統,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戰位上實現理想價值。“大功三連”黨支部書記王金龍表示,要帶領黨支部切實抓好理論武裝,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大力培育“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

正值新年度軍事訓練拉開大幕之際,許多官兵在訓練間隙展開討論。正在某海域執行任務的海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黨委成員表示,聚力備戰打仗,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的鐵拳,是軍隊各級黨組織必須扛起的政治擔當。正在參加冬訓的武警浙江總隊嘉興支隊黨員幹部談到,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立身為旗的實際行動,將黨支部鍛造成過硬的一線戰鬥堡壘。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黨員幹部說,要始終堅持以戰領建、抓建為戰,把戰鬥力標準貫徹落實到黨支部建設各個方面,不斷提升備戰打仗能力。

“支部建在連上,更要強在連上。”觀看專題片,讓第77集團軍某旅“馬江水英雄連”、第81集團軍某旅“佛國山大功連”、火箭軍某旅“飛彈發射先鋒連”等榮譽連隊黨支部成員倍感振奮。他們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需要繼承、發揚並落實好“支部建在連上”這一重要原則和制度,帶領官兵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穿越時空,真理光輝依舊;歷經風雨,法寶愈顯威力。交流討論中,西部戰區陸軍某旅、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部、武警四川總隊醫院、戰略支援部隊某部等單位的官兵表示,要大力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全面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不斷夯實軍隊建設根基,為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