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想念

小小說往往從一個畫面、一組對比、一聲讚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思想。下面是由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小小說:想念,歡迎閱讀!

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周鄉長到他所屬的劉莊村下鄉。辦完公事之後,劉鄉長非常喜歡太行山區的秋聲秋色,就沿了村邊的長滿綠草開滿黃花的小路往山上走。走到山腳下時,忽一陣秋風,腦門就被碰疼了。周鄉長抬頭一看,原來他走進了一片偌大的棗樹林,棗樹上密密麻麻結滿了大棗。正是中秋八月,斜陽一照,那棗個個紅得玲瓏剔透,整個棗林如霞似火,眼前一片壯麗一片鮮活!

碰了周鄉長腦門的,就是枝頭上的大棗。

周鄉長知道劉莊的大棗在全縣、在全省有名,就伸手摘了一顆放進嘴裡。因覺得那顆棗又脆又甜,滿口生香,吃起來很美妙,很愜意,很享受,就多摘了幾把裝起來,準備帶回城裡去,今天是星期六,他自然是要回家的。

周鄉長總共摘了兩兜棗,一兜給媳婦吃,一兜給孩子吃。

周鄉長心滿意足地正要退出棗林時,忽然被一個人喊住了。那是一個60歲左右的老漢,老漢的手裡握著一把明晃晃的鐮刀。

老漢喊道:同志,你等等再走!

老漢簡直是從天而降,說話之間就站到了周鄉長面前!周鄉長打個愣怔,隨即笑道:大叔,您好。您是在這裡……

老漢說:我是在這裡看秋的,防止有人偷我的紅棗!

周鄉長捂了捂自己的兩個衣兜,坦然說道:大叔,光天化日,我這算偷么?

老漢說:你又沒和我打招呼,咋不算偷?光天化日,應該罪加一等!

老漢的臉色很嚴肅,口氣也很嚴肅,兩隻眼睛釘子一樣盯住周鄉長,沒有一點通融的意思。

周鄉長後退一步說:老人家,您認識我么?我常到你們劉莊村來,和你們村長特別熟!

老漢說:我當然認識你,你不是鄉里的周鄉長么?你開會時老在台上給我們講,不拿民眾一針一線,不損害民眾一草一木!你偷的不是村長的棗,你和他熟不熟和我沒關係!

既然人家知道自己的身份,還多次聽過自己的講話(自己確實講過那樣的話),周鄉長也就沒了奈何。周鄉長發現自己很笨很愚蠢,在這種場合你提村長乾什麼?拉關係么?走後門么?要挾人么?你不提村長還好,你一提村長你的思想水平也就越低了。

周鄉長說:大叔,對不起,我來賠償您的損失吧,您看您要多少錢?

老漢說:周鄉長,錢不錢的等等再說。我們這裡有個鄉俗:這樹上的棗你吃多少也不犯規矩,但是一個也不能往口袋裡裝,裝了就得挨罰。現在你就吃吧,你如果能把你摘下的兩兜棗全部吃完,你就走你的,我一分錢不要;如果你吃不完,剩下多少我再罰多少!說完從腰帶上拽出一桿秤來,順手扔到了地上。

周鄉長知道了老漢的厲害,他是帶著秤看秋護棗的!

周鄉長不想挨罰,不是怕掏錢,而是害怕丟面子--哪有村民罰鄉長的?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所以在老漢的監督下,就把兜里的棗全部掏出來,一顆一顆地吃。一開始吃得狼吞虎咽,秋風掃落葉似的,但是吃著吃著犯了疑惑:我這是幹啥呢?我這樣一吃,不就真的成了一位村夫,成了偷棗的賊人了嗎?我是鄉長,我是幹部,我拿不出這么一點點錢?而且被自己裝進兜里的棗有四五斤之多,你能吃得完、吃得光嗎?這豈不讓老漢笑話?而且吃光了也是笑話,吃不光也是笑話!

周鄉長發現自己真是愚蠢至極,真是笨而又笨!

周鄉長把他吃剩的紅棗全部捧進秤盤裡,請老漢過秤,算錢。結果是3斤7兩棗,每斤合款5元,總計18元5角錢。

周鄉長說:大叔,您把那個零頭抹了吧,我給您18元!

老漢說:不能抹!我又是澆水又是施肥又是除蟲,弄點收成容易么?

周鄉長還是給了老漢18元錢,因為他手裡沒有那5角零錢,老漢手裡也沒有那5角零錢。

過了秋天到了冬天,過了冬天到了春節。春節前夕,老漢親自來到鄉政府,找到周鄉長,遞給他18元5角錢。老漢說:周鄉長,眼看就要過年了,我把這錢退給你吧,這還是你那18元5角錢!周鄉長說:大叔,奇怪了,您什麼時候拿過我的錢?老漢說:哎呀,光怕你忘掉你還真給忘掉了,這是秋天時你摘我的棗、被我罰過的錢。我看你人不賴,就決定把錢退給你!周鄉長說:老人家,你看我哪兒不賴?老漢說:第一,你認錯,認罰;第二,你不搞打擊報復,不給給你弄過難看的人穿小鞋;第三,你心裡想著你的老婆孩子,後來我才聽說那幾斤棗是為你的老婆孩子摘的。

周鄉長笑了。周鄉長請老漢抽菸,喝茶,在他屋裡多坐一會兒。周鄉長說:老人家,不對賬呀,那工夫我給了您18塊錢,現在您給了我18塊零5毛……老漢說:我知道,我知道;那5角錢是給你留個想念,你好好收著!

老漢起身走了,周鄉長還沒來得及問他的名字。

周鄉長想,大叔,您這個人可是真有意思呀!

周鄉長想,大叔,您要留給我怎樣的想念呢?老漢說:不能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