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作文:飯 碗

說到飯碗,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清朝年間,乾隆私訪民間,偶遇一名力可頂牛的壯漢。派人上前詢問,是名鐵匠。乾隆爺起了愛才之心,將他帶回京城,封了個武職給他,讓他帶兵打仗,為國效力。起初戰績不菲,官至上將。但因性格耿直,脾氣也不好,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在彈劾聲一片中,皇帝只好讓他卸甲還鄉。但念其功勞,給他一個謀生的機會,任其自選。他想也不想就說:“那就讓我做回鐵匠吧,這才是我的鐵飯碗啊!”皇帝點頭,賜了他一個金飯碗,讓他還鄉。

記得還住在農村時候,有天鄉里來了一個人,高個兒,瘦瘦的,臉色略顯蒼白。他四處閒逛,然後到了我家,說是借宿一天,父親待人和善,讓他一起吃晚飯。等飯熟母親端上家中碗筷之時,那人拿著碗看了一會兒,不停撫摸,臉色也變得潮紅起來,連說了幾個好字。然後放下碗,跑出去找到在門外抽菸的父親,道明了來意。原來他是一個下鄉四處搜尋古董的古玩收藏家,他說據他的判斷,我家的這套碗是有一定歷史的,至少也是清初時期的,希望父親能賣給他,按市價他絕對不會少給一分錢的。可父親很堅決地回絕了他,說這是從他爺爺輩就一直用著的,死也不能賣。

後面的事我記得不太清,只知道那人和父親扯了半天,也沒說動父親,便放棄了,第二天就起身告辭。臨走前我看見父親把他用了很久的老茶壺送給了那人,說不能讓客人空手而歸。那人要給錢可父親沒收,推推搡搡地把那人送了出去。人走後,母親問他,為啥不賣?父親就丟了句“咱家不缺那錢”就進屋子了。可當時家裡還欠了不少親戚朋友的債呢……

當時的我什麼也不懂,只是聽著父親說著什麼人要活得有骨氣,有尊嚴,哪怕日子再苦,也要一家人共同走下去。現在的生活好了,家也搬到了城裡。去年回鄉看望鄰居親戚,東西一放,我直接奔向劉阿婆家了。小時候常在她家玩,阿婆阿公對我特別好,像對親孫子一樣,所以我常常在她家吃飯。可當時讓我奇怪的是除了我和阿公阿婆三個人外,那張老舊的吱呀吱呀響的木桌上總擺放著一隻空碗。我回家悄悄地問媽媽,她說那是二老給他們出去的兒子留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是很在意。

再次走進阿婆家時,正好是晚飯時候,劉阿婆正在擺放碗筷。幾年不見,阿婆更加老了,一見到我,親切地向我招手,叫我進來吃飯,說罷緩緩拄著拐杖走進廚房拿碗去了。那張木桌上,依舊是三個碗,可現在有兩隻是空的了。

我知道,劉阿公走了……

現在,身在學校的我,馬上過年了,想家了。想起那個鐵匠的故事,皇帝為什麼只給了他一個金飯碗呢?恐怕,只有乾隆爺,和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