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文:蔣光鼐故居博物館遊記

離開文塔後,我們繼續沿著河涌漫步,不久便來到了蔣光鼐故居博物館。這是一棟三層樓高的磚木結構建築,建築風格兼具西關大屋及西式樓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嶺南大宅民居。

站在博物館的大門外,我們仔細地閱讀了關於蔣光鼐故居的一些歷史。原來,蔣光鼐故居建於民國初年,民國期間曾用作莞旅中學,1993年被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XX年蔣家後人又將它捐贈給荔灣區。在政府的保護下,如今的蔣光鼐故居,無論是瓦片、牆體還是樑柱,都依然保留著民國年間所建的“原裝正版”。

博物館是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的,只需要在博物館的管理處登記一下自己的姓名和就讀學校資料就可以了。我們輪流做了登記之後,就正式踏進了蔣光鼐故居博物館。

正當我們踏入博物館的大門準備細細欣賞時,走在最前面的王曉凡突然大叫了一聲,然後向我們衝過來,並且把我們拉進一個房間裡。就在踏進房間裡的那一瞬間,我也幾乎被嚇呆了:房間裡擺放了一張四方餐桌,桌子的兩旁坐著兩個栩栩如生的蠟像,令人驚訝的是,那兩個“人”竟然在聊天!

看完了一樓的展覽,我們就跟著指示牌踏上那窄小的梯級,小心翼翼地登上了二樓。

在二樓的大廳里,工作人員正在用聲光電影的手段將蔣光鼐率領十九路軍在上海抗擊日寇打響中國正規軍抗日第一槍的壯舉再現出來。在大廳里,還擺放著一些沙包,四周不停地響起槍聲,場面非常逼真,讓人感覺仿佛置身在戰場中。

接著,我們又上了三樓。那裡主要擺放著蔣光鼐生前曾經用過的用品和一些工作需要的東西,如:手錶、公文包、鋼筆等等。

參觀完三樓,我們原路返回到一樓的大堂。雖然整個參觀的時間不足三十分鐘,但是通過這次遊覽,讓我知道了許多關於蔣光鼐生平的故事,更讓我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