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教育迎來和諧之春

按照省州縣關於做好“課外訪萬家”活動的相關精神,連日來,我利用登門拜訪、電話聯繫、召開懇談會等方式,逐一對所帶的912班近20名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家訪,我與家長、學生有了情感上的進一步溝通。這次家訪活動,我自身也經歷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體會到:家訪,尤其是實地到訪,是教師了解學生生活環境,了解學生在家表現的最好方式,是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的有效方法,值得長期貫徹執行下去。

首先,家訪是了解學生、跟進學生、轉化學生的最好時機。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都是在公共場所,還有其他學生,難免對學生的了解不產生一些偏頗。到學生家中去訪問,既能真切的掌握到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又能在十分放鬆的環境裡和學生親切交談,有助於傳達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況且知子莫若母與父,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教師都能從家訪中得到可信的第一手材料。10月5日一大早,我早早的來到了班上一位姓呂的男生家裡。本來長假還沒有結束,天氣又剛剛轉晴,是一家人出去玩的好日子,但是,按照事先的約定,我還是按時造訪了。我早想了解小呂同學的情況了。因為是新接手的班級,第二個星期一我的一堂語文課上,我正講的津津有味,可小呂卻已經伸起了懶腰,一派心不在焉的樣子。後來一打聽,就是他最喜歡的地理課、數學課也是如此。我曾私底下將他叫到我的辦公室,想要一探究竟,無奈這個調皮的學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看來,只有實地訪一訪了。按照在班主任處拿到的家庭住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家。他的家位於青龍山的頂上,可以俯視全城風光。按村民的指引,我毫不猶豫的敲響了他們家的門。很久之後,門開了,一個老太太艱難的出現在門邊。我一下子愣住了。小呂的爸爸媽媽不在家嗎?可他上次分明告訴我,父母在家呀。難道他撒謊了?經過和他的奶奶談心,我才知道,小呂的父母當初因為做生意虧本舉債,早出門打工還債了,家裡只剩下他和癱瘓的奶奶、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和奶奶交談正濃時,突然回頭,卻發現小呂不知何時已站在我的身後,滿眼是淚水,我趕忙幫他揩去淚水,又和他們攀談了起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撒謊說父母在家,只是因為自尊心強,怕人家嘲笑他跟爺爺奶奶生活。再說,回家了,還要幫爺爺收拾家務,學習就自然分心了。後來,我又對小呂說了很多,還表示,一定為他爭取貧困生生活費補助。他沒有說多少話,只是淚眼婆娑的點頭,但是,從他真摯的眼神中,我覺得,這個孩子經過我的家訪已經回頭了,心底的自卑、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無望已經被我的一番話徹底打掉了。要是沒有這次的訪萬家活動,我能夠如此近距離的了解我的學生、傳達出我對學生的關愛嗎?

其次,家訪是教師了解家庭、了解家長的最好時機。只有到了學生家裡,才能對學生的家庭情況等有更深更細的了解。當教師本著以尊重家長,一切為促成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親臨學生家中時,一般都會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好感,這就為培養班教師與學生、與家長的情感,增進家長對教師的信賴與崇敬奠定了基礎。這有利於家長與老師就共同教育學生的問題,在加強溝通後產生共識,形成合力。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尤其是親職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家長對學校和教師工作的意見與要求,在親切友好的談話中也自然就可瞭然於心了。

記得家訪的最後一站是高樂山鎮的白果壩村的王曉家。聽班主任講,印象中,王曉的父母從來沒有到學校開過家長會。儘管我們學校每個學期一次家長會,可他的父母照例會在電話中請假,不會出席。班上的老師和學生都非常好奇。好在王曉是個乖巧的孩子,除了性格較為內向之外,學習和品德方面很少讓老師操心。星期五一早,我就調好課,出發了。一路好風景,一路好心情。到他們家時,王曉的父母已經等候在家,懷著複雜的心情等待著我這位遠客。說明來意後,王曉的父母坦然了。特別是聽說孩子表現很好是,我甚至看到了他們臉上略微露出的瞬間驕傲神色。我仔細向他們宣傳了學校管理學生方面的做法,詢問了他們《家校聯繫手冊》是否每期都是親自填寫,還對它們講解了目前正在進行的貧困生生活費補助政策。他們不健談,只是一味的說謝謝。後來,我繞山繞嶺的問到了他們不去開家長會的原因。原來,是孩子自尊心特強,認為自己家在農村,父母去開家長會,很沒面子,於是,就不讓父母去開家長會。父母拗不過自己的孩子,只得每次都硬著頭皮請假。原來,癥結在父母和孩子身上。我於是開始和他們分析孩子的思想狀況,還舉例分析長此以往的不良影響,和對孩子今後成長的諸多不利。兩位淳樸的家長非常贊同我的說法。於是,在這方面,我們達成了一致的教育方法。第二個星期,王曉到校了,在走廊上,我見到了他,於是故意問道:王曉,期中考試過後開家長會,家長還來嗎?沒想到,他高聲說:胡老師,我爸媽都要來,他們早就想來看看我讀書的學校,和老師嘮叨家常了。突然,他又小聲說道:胡老師,我真要謝謝你。隨後,一溜煙跑了。看著他的背影,我笑了。

再次,家訪是展示教師關愛學生,拉近與學生心靈距離的最好契機。班上留守學生比較多,通過觀察,我發現他們都不愛回答老師的提問,都不太願和城裡的孩子交往,甚至,當老師的表揚了城裡孩子時,有幾個還有不屑的表情。趁家訪的良機,我去到了分給我的5個留守學生家中。訪這五個學生,我用去了兩個雙休日,不僅因為他們的住所遙遠,更因為我想藉此機會多和他們相處,以便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每到一家,我都會和他們拉家常,和他們一起到地里挖紅薯、擇菜、弄飯。我也來自農村,這樣做,就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和他們的距離。漸漸的,他們由默不作聲到滔滔不絕,我可是了解到他們不少的趣事兒和生活狀況,也探究到了他們目前在班集體的表現的原因。這部分孩子,其實也就是留守學生,他們遠離父母身邊,未能體會到其對自己的關愛,即便有,也距離遙遠,不易觸摸。部分父母只顧及自己打工賺錢,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於是一味用金錢或物品加以彌補,形成了孩子冷漠、孤僻、不健全的人格。節假日,身邊的同學都有父母陪伴,而留守生卻孤單無依,思親之情無處訴,於是變得牢騷滿腹,怨天怨地,甚至對同學產生敵意,變得封閉、孤獨甚至無所適從。個別留守生父母將在外邊所受的苦楚全部傾訴到子女身上,以期通過壓力來換得子女成龍成鳳,不再像他們一樣受苦受累。學習上過重的壓力,過多的負擔,使學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甚至孩子滿心而接的一個電話,都變成了只是父母對其學習的詢問,除此,再無其他溫馨的話語。看來,缺少父母在身邊的孩子,老師的愛是多么重要啊。是我的溫情,感染了他們,他們也因此樂於和我溝通,覺得我沒有瞧不起他們,夠朋友。返校之後,我時不時的和他們說說話,聊聊天,我都覺得,他們變化了,正朝著我理想的方向而變。前幾天,留學學生曾悅在作文中就寫道:其實,身邊有不乏關心我們的人,就比如說我們的語文老師,他讓我們覺得了生活中永遠有春天。看了這些話語,你的心中不會愉悅、不會去思索嗎?

近日來的家訪,讓我愈發感覺到,家訪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門學問,總的來說,我覺得,作為教師,在家訪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傳真情。家訪過程中,教師要將學校管理學生的方式方法及相關教育政策和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傳達給學生家長,讓家長進一步明白學校及教師的用心良苦,從而更好的配合學校和教師管理學生。

送溫情。教師應該徹底摸排貧困生家庭情況,將黨的惠農政策和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生活補助的相關政策及時送達給家長。同時,要和留守學生監護人及時溝通,將學校對留守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播撒到家。

察生情。教師要過到學生家中實地走訪,從家長口中了解家庭情況,掌握了學生在家的第一手資料,從而更好的從行為、品性、心理等方面引導學生,有助於學生在家校合作中做忠孝雅誠的好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在想,如果所有教師的言語和行動都化為一個字——愛,那么,教育何嘗沒有和諧的春天呢?

初二:魏大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