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和諧之書

中國的歷史是一本深重悠遠的書籍,每當我靜下心來,慢慢翻開那些穿越了歲月風塵的紙張時,那五千年的中國文明便碾著厚重的阻擊向我走來,等待我拂去它身上時間的痕跡,去發現那一朵朵的,開在歷史深處的和諧之花。

盛世唐朝,長安城的繁榮與華麗映出的是一個王朝的榮光,盛唐的風貌是因為有兩個人的參與才會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他們一個是李世民,一個是魏徵。

作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開創了貞觀盛世。而作為一代賢相,魏徵在“貞觀之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唐太宗與魏徵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他們之間長久存在的,是一種真誠對待彼此的和諧,是這種和諧,使唐太宗的雄才大略得以施展,使魏徵德政治理想得以實現。沒有兩人之間的和諧,就沒有了“貞觀之治”,就沒有了大唐王朝。是因為他們之間能夠和諧的相處,才有了之後長安街的繁華,才有了大明宮的輝煌。

魏徵幫唐太宗制定了很多政策,例如“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國方針,也時時刻刻修正著唐太宗的謬誤。他為唐太宗講解了“民可載舟,又可覆舟”、“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治國道理,也常常犯顏直諫,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時竟讓唐太宗下不了台,但是因為那種真誠對待彼此的和諧卻使唐太宗接受了魏徵的進言。

李氏王朝是在貞觀之治的時候建立了強大的基業,而太宗李世民能夠迅速成就一個時代的輝煌是因為他遭遇了魏徵,是因為魏徵能夠直言進諫而太宗能夠客觀真實的接受魏徵的諫言。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魏徵逝,一鑒亡矣。”這是魏徵去世後唐太宗說的話,由此我們可以看見兩人間真摯的情感,他們超越了君臣之情的束縛,是兩人之間和諧關係最好的證明。

只有兩人之間有了和諧的存在,彼此才能更為透徹的分析問題,所以只有君臣間和諧相處才會使臣子能夠擁有更多輔佐君王成就偉業的機會,也才能使一個國家能夠迅速的走向繁榮昌盛。試想,如果唐太宗因為魏徵的直言對他懷恨於心,如果唐太宗河魏徵之間沒有友好和平的溝通,沒有和諧的相處,如果太宗不再納諫而魏徵也不再進諫,那唐王朝的崛起,必定只會是歷史煙雲中的曇花一現,貞觀的繁榮,盛世的光環,都將不復存在。

是君臣之間的和諧相處成就了大唐王朝的偉業。其實唐太宗遇見魏徵是個偶然,可他們之間真誠對待,和諧相處的行事風格卻使唐王朝的興起由偶然走向了必然。

歷史的書,關上了,關於和諧的故事,卻還在一個又一個時代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