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以發現為話題作文

第一篇:發現

我在母親白亮亮的漆皮包里翻出了一個黑黝黝的、嵌滿泥土的不明生物。我嫌棄地把它捏了起來:“你包里放什麼土塊啊,你又不是要收集五色土!”媽媽耐心地說,讓我再仔細看看。我才發現——這是一個仍然被泥土懷抱著的土豆。媽媽說,我們之前給壩上的貧困地區送過一些衣服,當地人表示感謝給了我們這個土豆。我愛不釋手,連泥帶土豆,一起找了個花盆埋了起來,澆了些水,之後便是再也沒時間關注了。

開學第一周,我努力為自己換來一份開門紅。我愈發覺得今兒是個極好極幸福的日子,得意洋洋地趴在窗邊四處張望,恍然發現旁邊的土豆便開始仔細觀察。這土豆真是肥壯,不過發現那深陷的凹槽里只欣欣然的綠意,也就是幾個疙瘩一樣的醜東西,我便已經欣喜若狂。禍福輪流轉,我必然也有失落之時。一個人默默的望向窗外,陽光是那么刺眼,鳥啼是那么煩人,連身旁的紅掌開的顏色也是那么血腥。千頭萬緒仍糾纏於心便在屋裡轉,突然發現了那個土豆——那幾個醜惡的疙瘩已然在不知不覺的一個月中努盡全力長成了莖,上面還長了點葉子。不過我仍然不放在心上。澆水也是一個月都不及一次“突然發現有個土豆”。

直到寒假,所有的花花草草開始漸漸衰落,我發現有一抹新綠刺痛了我的眼引起了我的注意力。我的土豆,它還在茁壯成長著。它的莖日益粗壯起來,葉子也越來越大,褪去了新生時的嫩綠換來了經過生活的歷練而有的老成的深綠色,區區一個小土豆居然有了參天大樹的氣勢!葉子再向上的地方,我竟然發現了土豆花。俗話說得好,洋芋花開賽牡丹。土豆花是一種很樸素很平常的花,就連花香也是極淡的。雖不能和國色天香的牡丹爭奇鬥豔,但是它紫瑩瑩的顏色,而且是一串一串的,夢一般串起小星星,紫嘟嘟的,隨風搖曳,很優雅的樣子,卻別有一番滋味。我突然明白了什麼,順著土豆的根往下摸下去,摸到土底下有硬硬的硬塊——那就是新生的土豆們了。

我掐指一算,一個學期過去了,我給這土豆澆的水不及下雪的次數多。轉念一想,這個土豆自己還有一小些養分可以勉強維持生計——可事實證明,一個學期下來,老土豆已經乾癟的不成樣子了。其實澆不澆水,有沒有營養和日曬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土豆一心只想著“我要開花,我要結果!”便會堅定不移地把根扎的更深,讓葉子長得更寬大。我不知道這個土豆有沒有像我們一樣動搖過,有沒有想過放棄,有沒有過淚夜泣無聲過,它不需要我懂。但是它一定是堅持了自己的夢想“我要開花,我要結果!”,它可以不管我時而對它熱情奔放又時而冷若冰霜的態度,甚至是在饑寒交迫、在那無人知曉的深夜與黎明,它在平凡中堅強著,它不吵不鬧,不炫耀不自卑,不委屈不嘲笑,也不希望別人了解它,更不用為了哄一個人而改變自己;它從來不希望它可以用什麼來引起我們的注意力是我們發現它的進步,表揚讚美它。因為成功的背後永遠是如山的寂寞,耐得住寂寞方能成功。它默默地、默默地成長。我靜靜地望著他,發現小小的土豆居然藏著這么大的道理,所以我蹲下來手同眼高,靜靜諦聽它說:生命若是一朵花,切讓他安靜地生長,淡淡地綻放,澤一方角落,吐露醉人的芬芳。聽地上花開花落,淡定帝接受每一個天賜的日子,時間如是,人生不過百年。又是一年櫻花如雨,我們也在常常思索以往的生活和所走過的路。其實土豆也好,我也罷,生活就是這樣,你的態度,就是從容。不要認為快樂和成功很遙遠,圖紙如何該堅持下去;也不必因別人的流言蜚語而改變自己。生命太短,我們也不必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也不必因一次小小的失誤而後悔,因一失足而在條條大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其實你心中總有一團激情的火焰,就悄悄地躲在你惆悵的背後——這團火一直在等著你去助它一臂之力。土豆還說,人要有理想,要活的坦蕩,自尊自愛,學會放下,學會心靜如水,知道活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知道許多事情,得之你幸,失之你命,何必苛求?

第二篇:發現

生命在無奈中經歷,思想在經歷中沉澱,靈魂在沉澱中發現。經歷、沉澱、發現,這是一種規律。

——題記

枯黃的秋風透著昨日的味兒,一切一切,一遍一遍,平凡中遺留下熟悉的空氣。一樣的蕭索一樣的枯黃的一樣的落葉,一切都如此的一樣。

憑欄而望,樓前那棵梧桐樹透著枯黃,恰似有哀怨的縴手在樹葉上輕柔地摩挲著,紛繁的落葉象黃色的精靈在空中舞蹈著,在風中搖曳著……一切都那么熟悉,滿目枯黃,滿地落葉。 作文

踏著堆積的梧桐枯葉,看著滂沱的梧桐黃葉,聽著落葉隕落的聲音,嗅著落葉凝固的苦澀,我感到生命的崩塌,靈魂的散架;我感到生命結束的震撼,生命嚮往的吶喊。落葉瑟瑟發抖,岌岌可危,它們鏇轉著,飄舞著,卻又義無反顧地向大地回歸。就在這一剎那,我卻突然發現了落葉閃現了它最輝煌的一瞬間!

梧桐葉子隕落。一個生命消逝了。似深夜的流星,似暗夜的露珠;似曇花一現,似過眼煙雲。或晶瑩,或璀璨;或輕盈,或飄逸;或凝固,或掙扎。梧桐葉落,或許只是一次無奈的經歷,或許只是一個飄然的過程。而對生命來說,卻如隕石落地,沉穩而莊重。當梧桐落葉將生命賦予土壤時,樹幹就只剩下骨骼了。這一瞬是梧桐葉最澄清的時候,擺脫了重負,掙脫了束縛,獲得了自由、重生。 作文

梧桐落葉用飄逸來舞蹈它的生命,用訇響來演奏它的生命。它在生長中盈盈起舞,颯颯奏鳴,舞出生命之活力,唱出生命之勃發;衰落時,悄然飄落,訇響撼人。

滿地的梧桐落葉折射出刺眼的枯黃,折射出生命的陽光。我不由地拾起一片枯黃的卻富有生命意義的梧桐落葉,望著它,我的思想在它生長、飄零、墜落這一簡單的經歷中沉澱……

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徐徐展開的簡單的過程,正如梧桐葉的生長、飄零、墜落一樣,有美妙、有醜惡;有陶醉、有痛苦;有成功,有失敗。我們的每一步都踏著生命的絮語,生命崩塌的訇響。

從梧桐落葉的飄舞的身影和墜落的聲音中可發現的哲理不僅如此,或許還會發現它潛藏在靈魂的深處,泊出了一種清澈,寥廓的境界……

第三篇:發現

一天晚上,我們一家吃完了晚飯,媽媽讓我去洗碗,我不情願地答應了。端著碗走進廚房,我開始洗碗了。看著這些碗,我邊洗邊想:咦?這些碗怎么不是方形、三角形的呢?我掃視了一下廚房,發現沒有一個碗不是圓形的使我非常納悶。

我想了好長時間,卻毫無頭緒,是圓碗美觀嗎?這可說不過去,五角形的比它更漂亮哩!那圓碗不易碎嗎?不會啊,碗都是用陶瓷做的,為什麼只有圓的不易碎呢?問問爸爸媽媽,但是他們都說不知道。這個無意中的發現卻難倒了我們全家。我一邊洗碗,一邊又苦苦思索起來;為什麼?為什麼呢?

我無意中看到了旁邊的簸箕,它死角里的灰塵怎么也弄不乾淨,碗做成圓的,大概是容易洗乾淨吧。想著想著,我又洗好了一個碗,放到了台子上,這圓碗沒有稜角,握在手中也方便。

但這兩個答案遠遠不能滿足我的好奇心,我正準備上網搜尋更多答案,媽媽提示我說:“用相同的材料做不同的形狀,看看容量是否有變化,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我點了點頭。經過實踐,我用橡皮泥先做了一個圓碗,再在裡面裝滿水,倒在了杯子裡,用尺量了水的深度,再用那塊橡皮泥做了一個方碗。重複圓碗的動作,結果發現圓碗的容量比方碗多。

可是,用橡皮泥做實驗畢竟不嚴謹,科學性不強,我不死心,決心用計算的方法去檢驗,爸爸也贊成我的做法。

……哈哈,結果出來了,要做成能盛一千立方厘米體積的物體,要500平方厘米的材料,如果用半球體只需要382平方厘米的材料,差不多可以節省四分之一。我知道了,圓碗原來還有容量多,節省材料的功效。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無意的發現,而有些事物要看你有沒有有能耐發現。學會發現吧,發現讓生活多姿多彩。

第四篇:發現

她不曾隱藏,只是還有太多等待我去發現。

平靜地步入我的生命中,卻如同調味瓶在心中打翻,五味雜陳。

似糖    我們都很壞。有的不按要求完成作業,有的相互提醒矇混過關她的課前小測。當她上課說道某個詞,可能就會觸發我們的“搗亂開關”,或許是青春期的不是天高地厚,或許是剛過渡到高中生活的興奮,接上她的話,七嘴八舌地展開無關緊要的話題。可又突然安靜下來,發現少許憤怒爬上她的面頰,一場暴風雨瞬間降臨。可雨霽之時,熟悉的微笑又重新高掛。我們開始克制自己,願如糖般甜美的笑容永駐。

若油    幾次考試下來我們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可能是心中有愧,連續幾天的課堂都死氣沉沉,入耳的只有她的話語與附近同學忙於書寫的筆聲。

窗外北風襲過,像冰刃般刺向萬物,一聲空靈的鳥鳴突然響起,驚得我們打了個寒顫。“我們的目標難道就只有這么短嗎,挫折是所必須經歷的,而我,不一直在這裡與你們一同為了最後的成功而奮鬥嗎?”她的一言一句,若暖油流淌於心,解開困於心中纏繞的結。

如醋    廣播中再次傳來批評我們班級的聲音,隨即而來的,是怒髮衝冠的班主任,氣憤地訓了我們幾句,又將班長叫了出去,心想著,這次班長肯定又該有罪受了,事實也是如此,哪料到班長接受完訓話之後,她也被班主任“請”了出去,將近過了五分鐘,坐在前排的我留意到剛進來的她面無表情,也許是心受委屈,令我驚奇的是,發現她在走回位置的路上像孩子般的表達,她吐了吐舌頭,雖然她依舊回到位置上做著自己的事,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可這一個也許被人忽視掉的表情卻使我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擾亂著,變得酸溜溜的。不僅是她的這個舉動,更是為導致這件事發生的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愧疚。

我曾認為與她之間的距離會相當遠,也似黑夜籠罩下蒼茫的大地之神秘。殊不知仰望夜空,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伴隨星辰漸顯,浩如煙海,星光粲然,映亮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才最終露出那清晰的臉龐。

她,我最敬愛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