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話題:填充

填 充

[話題精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遊歷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都滿腹經綸。

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說:"十年遊歷,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里。"哲學家又問:"曠野里長著什麼?"弟子們說:"曠野里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里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可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只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弟子,他說:"斬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裡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雜草,一年後,我們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谷地坐下,等待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

幾年後,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私自在最後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潔淨,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請以:"填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只要與話題相關即為符合題意。

2.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

3.題目自擬。

4.不少於800字。

[話題精析]

多年以來,人們總是習慣沿著思維定勢的軌道走,容易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單一地看問題。實際上,大千世界,世相紛紜,很多事物有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如果囿於事物本身就會走不出思維逼仄的小圈子,而逆向求異、側向求異、發散求異,則會探索出思維創新的新天地,比如說,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愛與恨、正與邪、科學與迷信、除舊與布新、忠誠與欺騙、陰謀與愛情……選題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只要與"填充"的話題有關就可以。

[佳作選萃]

占 據

山東 潘 雲

太星人已占據了銀河系中的大部分星球。

"下一個目標是--地球!"太星人妄圖稱霸整個銀河系,可地球人成了他們的最大阻礙。為了征服這個美麗富庶的藍色星球,他們設計並實施了"媒介人計畫"。

媒介人其實是成為太星"奴隸"的地球人。太星人在他們腦中安裝了DNR薄片,以此來控制他們。這些媒介人的任務就是捕獲儘可能多的地球人,把他們帶到太星人總部上去,給他們安裝上DNR薄片後,再釋放他們回到地球。通過這一計畫,越來越多的地球人變成了太星人的統治工具。

地球總指揮部為了保護人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下了一個命令:"對於不能轉化回來的媒介人,消滅他們。"這是一個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在能夠想出更好的對付媒介人的辦法之前,這是惟一可行的方法。

經過兩年的"反擊戰",據3050年的地球人口調查數字顯示:地球上的人類數量正在急速下降,3050年的人口是3047年人口的4/5。

這是地球人自己在毀滅自己啊!長此以往,地球會變成太星人的殖民地。地球總指揮部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結束後,一項新的"反擊計畫"誕生了。

媒介人腦中的DNR薄片需定期更換,更換的目的是為補充新的信息和能量。如果媒介人不能及時地去太星人總部更換DNR薄片,他們就會死去。太星人就是以此來控制地球人。地球總指揮部抓獲了一個媒介人,對DNR薄片進行了研究,終於解讀了其中所有的信息密碼。然後,研製出一種傳遞愛心密碼的PNR薄片,在媒介人需要更換DNR薄片時給他們換上PNR薄片,這樣他們又會重新成為一個地球人。這項實驗在那個被抓獲的媒介人身上獲得了成功,因此,新的反擊戰又拉開了序幕。

3051年的地球人口調查數字顯示:地球人口數量已明顯回升。這項計畫得到了成功實施。

地球人終於明白了:要保護人類,消滅媒介人不是辦法,最好的辦法是讓地球人的愛重新占據他們的心靈。

填充的世界

山東 李澤民

正是因為有了人類,世界才這般的多姿多彩,也正是因為有了人類,世界才有善良與醜惡。眾生相填充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說自己需要愛。實際上,愛是很重要的東西,在這個承載著人的世界裡,愛常能化腐朽為神奇。而事實上我們想要的愛,往往是"被愛",卻總是忽視了"去愛"。如果每個人都心安理得地"被愛"而不付出什麼,那么,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所以,希望得到愛的人,就要用真愛去填充世界。

世界不是唯美的,所以我們才會有淚水;世界不是全惡的,所以我們才會有微笑。我們用淚水詮釋蹉跎,用微笑迎接成就。我們構造著一個大同世界,或許並不完美,或許充滿缺憾,但我們終究離不開這賴以生存的母體。人是改造者,是改造世界的上帝。不管是孔子的"人之初,性本?quot;,還是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世界的命運在人類手中,人類的命運也在人類手中。人口爆炸,環境污染,糧食問題……總之,世界因人而改變了。世界可以創造人,也一定可以毀滅人。

所以,填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漸進有益、可持續性的,這是充實,是有益健康的補充;另一種則是一下都塞進來,無法消化排泄的,這是走向死亡的徵兆。作為人類,應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恐怕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們應如何去做?這還要回到"愛"上來。我們要用心愛世界,用愛去填充世界。最終,世界將用千萬倍的愛奉還給我們。愛是填充的內容,世界因愛而美麗。

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善待世人,善待世界。雖然,付出並不代表著回報,但每個人的一份付出加起來就是一個清明的世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蠟,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潔淨,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占據它。我們將它擴展到世界的範疇里,就變成了:要想讓世界清明寧靜,惟一的方法就是用愛去占據靈性的空間,讓醜惡無處容身。

在靈性的空間裡,在愛的海洋里,我們是偉大的締造者。

填 充

山東 劉 超

"梆、梆、梆……"小和尚專心地敲著木魚。佛堂上青煙裊裊。

"砰!"一個大和尚闖了進來,去沒有打斷那木魚聲。

"師弟,你……你剛才化緣回來,在路上背了一個女子過河?"二十幾歲的大和尚問。

這十八九歲的小和尚微微一笑,並不作答,仍敲他的木魚。

"師弟,這是你六根未淨呢!你既入佛門,就要四大皆空……"

木魚聲停了,小和尚說:"我佛慈悲。我早已將那女子放下了,師兄你卻一直背著……"

"我……我又沒下山,我才是內心空無一物。"

"師兄,佛法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心裡裝著世間萬物,才能忘卻萬物;我心裡填滿了普渡眾生的超脫,才能忘卻自我。心裡空空,反倒更易生出雜念來。阿彌陀佛……"小和尚輕嘆一聲,又繼續敲他的木魚。

停電了,一片漆黑。剛才下場雨,小道泥濘起來。走道的人摸著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時不時踩到小水窪里。

遠遠地,走來一個人,打著手電筒,終於這漆黑中有了幾線光明。人們看清了,那就是天天晚上打手筒的瞎子。

"兄弟,帶帶路吧……停電了。"一個人衝著害子喊。

瞎子停了下來,問:"你……你和我說話?"瞎子很奇怪這次沒人叫他"白費蠟",並且有人主動和他搭話。

"可不就是你嘛!幫幫忙吧,路難走呢!"

瞎子沒言語,繼續往前走,那人跟在後面。

"黑了可真難受呢,兄弟!"

瞎子笑笑,不語。

"你天天摸黑,真難受啊!"

瞎子停下了腳步,"我心裡有盞燈呢!"

心中充滿光明,黑暗何處藏身?

"我試著假裝心不曾傷,我讓我自己沒日沒夜地忙……"

當我把不顧一切追求的所謂的美好變成一把利刃,一下一下刺破我七色的夢想時,我聽到了這首歌。於是我便瘋了似的學語文學數學學英語學物理學化學。於是我便除了那枯燥單調的生活就一無所有。當我的心被它們真正占據時,我驚喜地發現,我擁有了充實的生活!

當充實占領了你,你便不再空虛!

人類的"空洞"

山東 方 軍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就無時無刻不在填充著自己的頭腦。的確,人類已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科技飛躍,大至無垠太空,小至夸克粒子,科學的觸角的無處不在。上個世紀,人們印象中美好?quot;廣寒宮"在阿姆斯特朗那"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步"中幻化為美麗的泡影,曾經的"千里眼"、"順風耳"的神秘感也讓遨遊太空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電纜給消除了。計算機的發展,克隆技術的出現,人類在太空中的冒險,對微觀世界的探測,科學的發展速度令本世紀的人為之大跌眼鏡。

就像地球的大氣層中出現了臭氧層空洞一樣,一種無形的空洞也悄悄地在人類的頭腦中滋生出來,並且愈來愈大。它就是憂患意況的淡漠。人類只知發展,而未發覺生存的危機,說不定人類就因此而逐漸走向滅亡。

瞧瞧這個空洞所帶來的這一切:

高聳入雲的煙囪給曾經蔚藍的天空披上了灰色的外衣;深入水底的排水管道,帶著科技新成果的廢料,讓一度透明的河流失去靚色;人們呼吸著化工廠排出的毒氣,連鳥兒也在嘆息……

高速發展的科技中,某些戰爭狂人的野心在膨脹,短短一個二十世紀裡,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坦克出現了,家園被軋平了;"蘑菇雲"升了天,人類卻遭了殃;海灣戰爭的危機還未散去,南斯拉夫上空又瀰漫著戰爭的陰雲。一座座人類文明的歷史見證在炮火中倒下,一群群難民在飛機轟鳴中顛沛流離。望著天空中得意忘形的架架轟炸機,我突然悲哀地想起了泰戈爾的一句話?quot;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

人類創造著輝煌,又毀滅著自己的創造。瞧瞧那漸漸融化的冰山,看看那漫漫減少的森林,聞聞那刺鼻的硝煙,再想想那些無辜的孩子們一雙雙驚恐無助的眼睛……

人類是不是該反思一下了呢?是不是該填充上這思想上的空洞,給自己增加點憂患意總呢?是該將這個空洞填充上了。否則,人類必將會走向滅亡。

所幸的是,世界上已有許多人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並著手開始了這項"填充任務"。於是有了"世界水日"、"環境日"、有了"和平獎"。這有如萬里長城邁出了第一步,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人們必定會將?quot;空洞"填充上,人類會因此走得更快、更遠。

充實·強韌

山東 牛寶莊

要想讓靈魂無紛憂,最好的辦法是用美德去占據它,美德既然充盈人心,邪念又從何隙而入呢?人總想讓自己強韌,不想讓自己受外物的侵擾太深,正因為如果,人們都挺佩服那些不為外物所動的人。古希臘把他們的太陽神置於藍色的山項,"俯瞰眾生擾攘,眉宇間常作香甜夢,不露一絲被擾動的神色"。

人總要有執著處,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這個世界空間是有限的,這樣考慮的多了,那樣考慮的就會少了;善念多了,惡念少了;信念多了,消磨少了;追求多了,無聊少了。這裡面似乎有種奇妙的平衡。想讓自己不受塵囂擾攘,很好辦,只要讓自己的腦袋為另一種更吸引人的東西充滿就行了。而一旦人被充實了,就像塑膠袋內充滿了水一樣,怎么打也打不出痕跡來。於是,人的精神也就變得異常強韌。

這種強韌是極難征服的。譬如說攻城奪寨,這是草莽匹夫也可做得到的,但要控制人的頭腦,非長時間的努力不可。中國歷史上不乏外族統治者,卻幾乎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征服儒家文明。漢文化在千百年來已經充填了無數知識分子的頭腦,"揚州十日"也好,抗日時日本的"奴化教育"也好,都不曾撼動華夏文明的根基。無可奪何之下,異族人也就被漢人同化了。這是中華文化延續千載的奧秘之一。

佛家說,我修養的境界是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然而,和尚們也是讓自己的腦子被佛理充滿罷了,既然還有"佛"又怎能算是空?空虛使人受傷,這是顯然的。世間許多傷感來源於人內心的虛弱,自卑感也來了,失望也來了,以至於渾渾噩噩傷心痛苦麻木墮落,而一旦人補上了空,靈魂變得充實了,傷心事也就難以擾動他了。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早年混跡情場,情人死了,他放浪形骸,後經安德森指點,他迷上了寫作這一行,生活從此有滋有味。打開心錄之窗,放些陽光進來,讓世界美好充填心靈的空間,豈非人生樂事?神福克納的經歷,或許能說明這一點。

當然,充實不是排外。塞滿腦的如果是些雞零狗碎的東西,強韌也就失去了根基。我們所追求的,只是自身的完善。畢竟,空白的人生太易受傷,老是對付紛擾又讓人太累。還是把目光定格在一種事物上吧,攜一顆充實的心靈,任憑風吹浪打,也能閒庭信步。

[評析拓展]

所選幾篇學生作文,應當說思路都是比較開闊的,扣題也較緊。李澤民的《填充世界》是一篇議論文,行文緊緊扣準"世界因愛而美" 這一永恆的主題,論及我們習慣"被愛"而忽視"去愛",進而推出要用"愛占據靈性的空間",審視點較高。牛寶莊的《充實·強韌》則?quot;大文化"的角度立論,由古述今,從中到外,從"執著"到"充實",層層遞進,論辯力強。方軍的《人類的"空洞"》著眼於科技發展與生存環境的關係這一世界前瞻性課題,論證了人類憂患意識方面的空洞,例證典型,語言警策,有著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潘雲的《占據》是一篇科幻故事,構思精巧,想像奇物,"媒介人"寓意深遠。劉超的《填充》用"蒙太奇"手法將三個大家所熟知的畫面巧妙地組接在一起,形象地詮釋了讓信念、光明、充實占據心靈的意蘊,給人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