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缺失中

叢歡

蕭蕭秋風裡,缺失了綠葉的樹在懸崖邊瑟瑟發抖;皚皚白雪中,缺失了夥伴的青松在峭壁上昂首挺胸;霜冷的長河,缺失了溫暖,卻仍咆哮著,叫喚著;熱烈的向日葵,缺失了嫵媚,卻仍奔騰著,高叫著。

行走在缺失中,我們發現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各自缺失的代表。牡丹以高貴自居,但它缺是的是菊之隱逸;大河以奔放自居,但它缺失的是溪水嘩啦啦的纏綿;太陽以光明自居,但它缺失的是月光的柔美溫馨。世間上沒有一塊寶玉是完美無缺的,若真有,那只能是人為仿造的。白璧微瑕才能體現出它真正的價值,那令人陶醉的美也只能由它的瑕疵呈現出來,那令人惋惜的美也是由於它的缺失。

千年之前的老子認為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面,一如美與醜。缺失亦是如此。

行走在缺失中,我們發現那令人心醉的缺失之美。

當你想擁抱整個春天,卻獲得一縷春風時 ,不必哀嘆,因為你已收穫了最美好的東西。你雖缺失了春天,但卻抓住了春的脈搏。一縷春風足以喚醒整個春天,足以裝點整個春天。而當你真正獲取一縷春風時,你雖沒有成為春天的占有者卻已成為春天的主宰者。如無春風大地何以開化?河水何以解凍?一縷春風,足以使冬雪悄悄融化,足以使滾滾春雷奔騰而來,足以使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綴滿我們沒有遮攔的春天。一縷春風,足矣,足矣。

行走在缺失中,我們發現那令人痛心的缺失之醜。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的時代”;這是人類文明欣欣向榮的時代,這是人類道德缺失墮落的時代。這個時代難尋靖節先生的桃花源,這個時代易遇鋪滿金子的地獄。當我們在享受生產力發展而帶來的豐富的物質利益享受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道德的水土正在流失,每天從報紙上獲取的“給鱔魚餵避孕藥”“給豬吃瘦肉精”“往豬肉裡面注水”“紅心鴨蛋”“福馬林大蝦”信息不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誠信道德的缺失的被害者必然是人類自己,當製作“紅心鴨蛋”的人保不準某天會吃“福馬林大蝦”。我們無法說出制假售假的根源究竟在何處,貧困?飢餓?謀生?貧富不均?利益驅使?原因很多。我們行走在缺失中,只能說這是人類的災難。

不論善惡、美醜,真、假、好、壞,都說明了這個世界的缺失。行走在缺失中,缺失之美、醜我們無法改變,那已是客觀存在的物質現象,行走在缺失中,我們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客觀規律去改造它,發揚缺失之美,避免缺失之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