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過節”為話題的作文寫作思路點撥指導及示例

[題目設計]

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元宵節遙見燈會的熱鬧,清明節墳前祭拜寄託對親人的思念,中秋節的明月見證團團圓圓的濃厚親情,七月七因鵲橋相會流傳千古……這些都包含很深的民族底蘊,體現了中國獨有的文化理念。

而今,中國人春節串門拜年的風俗日淡,剩下的就是喝酒搓麻了。中秋節只剩簡訊問候了,各類節日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反倒是聖誕節越來越紅火,遍地都是聖誕快樂,情人節滿大街都是玫瑰和“我愛你”,母親節、萬聖節,各類節日紛紛登場。

日前,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十博士聯名發文抵制聖誕節,要求國人“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針對這一現狀,你有什麼看法?請以“過節”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

思考點一:傳統節日映射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表征。端午節被韓國申遺的痛楚依然鬱積在胸,如果我們中華民族連這些都淡漠了,我們拿什麼面對世界?

思考點二:洋文化的衝擊像是迎面而來的海潮,退卻後,遺留的是珍珠是貝殼抑或是石子苔蘚?中國人應有所選擇,不應一併收納。

思考點三:話題涉及的範圍很大,落筆時要選擇小的切入點。今天的中國傳統節日一言以蔽之:“吃”——春節吃分歲灑、新年酒,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人散後,天如水”(豐子愷),繁華落盡,誰還會摸著肚皮關注精神、關注傳統?要使得傳統節日能夠發展傳承,緊扣時代的脈搏,必須關注意識層面,提升精神層次。

思考點四:外國節日在中國的紅火不過是商家為贏利促銷的“造勢”,是表象,是假象,人們根本忽略了其原有的宗教內涵。有的人衝著“折價”“清倉”去趕趟兒“血拚”一回,有的人是在忙裡偷閒借洋“節日”找樂子。

思考點五:外國節日的到來,讓比較內向的國人在“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打開心扉對父母、師長表達一份感恩之情。這種表面化、形式化的東西,多少讓人感受一點溫馨與和諧。

思考點六:變了味的外國節。如,舶來的2月14日情人節即西方傳統聖瓦倫丁節,本來是為緬懷修士聖瓦倫丁和紀念人間真摯愛情的聖潔時刻,寄託著真善美的美好寓意。中國的年輕人早把這些拋到九霄雲外,節日過得越來越火爆、激情,越來越散發出濃烈的性愛味、金錢味、商業味。北大教授孔慶東一針見血指出,“過節,應該是一種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檢閱。而在中國,節的本質意義大都被消解、遺忘或者扭曲了。”

思考點七:“節日腐敗”讓“節”成了“劫”。風氣日下的社會,過節助長了腐敗之風,收受賄賂、吃喝玩樂、濫發錢物、公費出遊、串門跑官……種種腐敗在節日中花樣翻新地上演著、延續著。

[例文一]

且聚,且散

阮甜怡

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北風侵襲著蕭索的街道,殘雪堆積了一地的淒清,天色將欲垂暮,店鋪家家緊閉。若非民居外亮紅的一幅春聯與視窗透出的幾暈燭光,誰能想像這是中國最大的節日——除夕夜的情景?那,如果是這樣呢:夜的大街光明如晝,精心裝飾過的櫥窗連成一片童話般的奇景,笑容滿面的聖誕老人手捧一把紅通通的糖果,遠處飄來《平安夜》安詳的歌聲。當然,那些華麗的別墅此刻是安靜的,誰願在這狂歡的季節守在空蕩的家裡?

選擇一個節日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人,一直過得太累了。

人類一向是戀家的動物,中國人尤其是。異地經商、他鄉求學或是成了“宦遊人”,都是中國人被迫離家的理由。是由於山水阻攔、各地文化差異還是其他的一些什麼,歸鄉成了離家人最大的一塊心病。於是節日給他們送去了慰藉:春節要回家吃團圓飯,清明是回鄉祭墳掃墓,中秋月圓時節又該全家團聚,共賞明月。若是到了這些時候還不得歸去,人們或對月,或憑欄,總不免灑幾滴思親淚。這些節日於是染上了一層濃郁的悲情色彩。

那些身在家鄉、得以團聚的人們呢?在大家庭中,當家的中年人老早就要開始準備大宴席、請戲班子,置辦各種食品,盡力討好上一輩,自己過節反是操勞;小孩子走親訪友前要被無數次告誡不許犯這樣那樣的禁忌,收穫了新衣、零食的同時也收穫了懼怕、擔心或許還有大人的一頓數落。

節過完了,當然有無盡的欣喜,但不論是否團聚,人們都是滿心的疲憊。說到底,還是一個“聚”字在中國人的心中纏繞了幾千年,纏得人總是生生地疼。

“聚”當然是美好的,深含了一份骨肉親情和鄉土情結。漂泊在外、背井離鄉到底令人心酸。引申開來,“聚”或許還包括了孝敬老人、多子孫是福和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但久而久之,過分追求團聚就演變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枷鎖,使中國的節日永遠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傷感,人們的心沉甸甸的,仿佛莫名。大年夜空蕩的街景,也便是“聚”字的產物。

有趣的是,西方的過節方式恰恰是一個“散”字,男女老少都離家外出,分散到城市的各個角落,營造了眾人盡情狂歡的奇景。疲憊了數千年的中國人一眼瞥見,才終於脫開了“聚”字加於身心的枷鎖。原來我們可以不分彼此、忘記形式,不再為別人而活,可以這樣恣意,這樣釋放,在“散”的灑脫中尋找本真的快樂。 

“聚”是不能丟的,“散”又何嘗不可?只是在原本單一的形式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尋找到一個新的平衡支點。那么,就在感受“散”的快樂時,一定勿忘歸程,勿忘本根,在聚和散的平衡中收穫完美生活。

[簡評]這是一篇有深度的典範文章。閱讀此文,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對語言、立意、結構的自覺追求。文章從春節與聖誕熱鬧與冷清的對比畫面入手,接著挖掘其本質義,抓住兩種生活方式的“聚”“散”的比較,高明的是,對國人的戀家情結重墨描繪,體現很深的文學底蘊,而對西方的“散”淡描帶過,文章錯落有致。從現象到本質,層層深入,由“但不論是否團聚,人們都是滿心的疲憊”一語收束前兩段,使文章結構嚴整。語言駕馭可見才情,如“幾暈燭光”中量詞的錘鍊、“生生地疼”中濃郁的古詩意味。

[例文二]

洋味衝突

戴沁沁

國人的節日如同過期的麵包,也許出自上等面料,也許光鮮的油色耀顯出依然活力的營養價值,但生產標籤上的日期總跟不上國人的步伐,國人走得遠了,它的保質期無人關心。

真的是漂洋過海而來的風情更適宜中國如此“水土流失”的國家嗎?如今的文化根植遠不及鄰國的小片土地。我們也許意識到,並正焦慮地嘆望著沙化般迅速的文化流失,但我們也只能嘆望著腳下不斷銳減的“土地”。

“中華情結”一直以來是有的,因為中韓端午之爭引起少數人振奮。可惜好像只有在那一刻,些許人突然停下手頭的忙碌,或驚異或不解或作不可思議的皺眉狀——是什麼時候韓國人悄然吃了我們的粽子,划走我們的龍舟?只是在那時,幾秒鐘的停駐。末了,繼續埋頭忙碌自己的事。是為預定情人節豪華餐位而焦頭爛額嗎?

洋文化的衝擊像是迎面而來的大浪潮,退卻後,遺留的是珍珠是貝殼抑或是石子,總之,中國人一併納收。而國人的承載能力遠超出外國人的想像,我們爭相揀拾,不惜代價。於是我們手拿玫瑰,衣身斑斕,裝點似過分花哨的聖誕樹,想像自己沉浸在異國風情的濃郁時尚中。身邊所淡化的,正是在我們念念不忘中漸漸淡忘的傳統文化。

當然,這不是洋文化的過失,文化之間存在的衝擊並不能否定它們的價值。任何文化都需要在一個最適宜它的土地滋長蔓延,理所應當。而新式浪潮更應當是生活的裝點,不是壟斷傳統文化市場的競爭者。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應該不是會大張旗鼓慶祝西方節日的盲目跟風者吧。站在文化之間,竟覺可笑。若是真的敬慕聖誕老人式的慷慨,不如慷慨拾回那一抹實在的中華溫情。

[簡評]在眾口一詞的大眾化語境下,這篇文章的最大的亮點是個性化語言。文章用一個又一個耳目一新的妙喻:“過期的麵包”、“水土流失”、“洋文化的衝擊像是迎面而來的大浪潮”,層層剝筍般地道出國人不興過傳統節日的根本原因,語言凝練有勁度,功底可見一斑。當然,文章的缺點也很明顯,在批判種種現象之後的“破”之後缺少“立”,對自己觀點闡明用筆太少,讀來有一種頭重腳輕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