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等待”為話題作文寫作指導及範文

【話題作文設計】:

人生充滿了等待:小學生等待上中學,中學生等待上大學;等待通知,等待典禮開始,等待誤點的航班,等待好友的來信……等待中寄寓著希望,希望依偎著等待。等待,可謂是一份美麗的無奈。等待需要耐心,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善於等待。請以“等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溫馨提示:

① 不要忘了擬一個題目。 

② 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

③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最好不要少於600字。

④為了方便別人閱讀,請注意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素材積累】:

(一)名言佳句警句

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大仲馬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個詞,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這三塊基礎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巴斯德

我們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賜,我們要向自然索取。 ——米丘林

耐心等待,風車從不跑去找風。——斯克利維斯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李煜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

別等待明天,就在今天採摘生命的玫瑰吧! ——龍沙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乾三成功。——民諺

桃花三月開,菊花九月開,各自等時來。——民諺

遇到無法抵抗的時候,靜靜地等待機會,真是要比橫衝直撞地浪費體力有用得多啊!——劉墉

春風,是冰河的等待;收穫,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陽光,是大海的等待。 ——汪國真

(二)事例經典:

寓言:守株待兔

《韓非子》中有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傳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裡的農具在那裡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等待與行動

在寸草不生的沙漠裡,兩位旅客迷路了,一名是等待,另一名是行動。此時此刻,熾熱的太陽似乎要把兩人烤熟,死神正向他們張開血盆大口。兩人向東走,在絕望之際,一棵高大的蘋果樹屹立在他們面前,這棵樹正吮吸著沙漠的每一點水分,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可想而知,蘋果是多么得甜,不過樹太高了,他們夠不著,於是行動馬上爬上樹,每爬到一半,就滑了下來,筋疲力盡的他,還不放棄,終於他爬上去,吃到了蘋果,而等待卻撲通一聲,坐在地上,等著蘋果落下來,行動扔了一個蘋果給他,他卻說:“用不著幫忙,你先走吧,我在這等蘋果落下來。”行動走了,而蘋果害怕被人吃了,死都停在枝頭,直到被沙化。而等待也死了,變成化石,永遠地坐在那兒——他是餓死了!

等待的下場雖然悲慘但卻不值得同情!他本來是可以不死的,只要他能採取行動。行動本來可以和等待一起走出沙漠的,可惜等待仍然執迷不悟,還要等下去。

我們千萬不要像等待那樣等下去,應該像行動那樣採取行動,見機行事。有所作為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大氣候,主要是他們的字典里沒有“等”字,他們珍惜一分一秒,把握時機,主動出擊,他們認為聰明者利用時間,愚蠢者等待時間!

我們應學會分秒必爭,在現實社會中,機會不是常有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機會不待人,不要浪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對時間的慷慨就等於慢性自殺!我們人生太短暫,要做的事情太多,請爭分奪秒。

傳說:姜子牙釣魚

商朝有個大臣叫姜尚,又名姜子牙,他見紂王如此胡作非為,便棄官而逃,隱居在渭水之濱。這裡是諸侯姬昌的勢力範圍。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邊“釣魚”等待姬昌“上鉤”。

姜子牙釣魚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不放魚餌,而且離開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釣竿,一邊自言自語:“不願活的魚兒,你要找死就自己上鉤吧!”他這種奇怪的釣魚方法,很快傳到姬昌那裡。姬昌覺得這人很古怪,就派一個士兵把他叫來。姜子牙見來人只是一個小兵,根本不理,邊釣魚邊說道:“釣,釣,釣,大魚不上鉤,小魚瞎胡鬧。”來人看到這個情景,連忙回去報告姬昌,姬昌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個非凡的人才,於是,他帶上厚禮,親自去聘請姜子牙。姜子牙終於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www.yuwen789.com

散文:等待

等待,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我們盡可暢談一夜,慨嘆紅塵滾滾,聚散離合。你正可以打點自己的行囊,整理一路的悲歡,等待明天的旭日東升。上路時,你的腳步定少了幾分沉重,多了幾分從容。

等待是焦灼後的舒心,緊張後的放鬆,是長途跋涉後寧靜的避風港,是眺望生活美麗的高點。孤舟撫琴,是等待知音的出現;舉杯邀月,是等待家鄉的音訊;程門立雪,是等待師長的教誨;寒江獨釣,是等待心智的高潔……他們等待得平和恬淡,不溫不火,氤氳出一派謙謙君子的儒雅突破豁達,縈繞著整箇中華文明史。

等待是一壇醇香而濃烈的酒,醞釀著不凡;等待是一首清靈而雋永的詩,跳動著靈性。等待是一盞琉璃,只為在巧匠手中翻陳出新;等待是一柄寶劍,遇到俠士,便錚錚作響;等待是一匹駿馬,邂逅英雄,便嘶鳴不已。

生活是一條河,等待便是舒緩的河段;生活是一串項鍊,等待便是綿長而堅固的線;生活是一曲廣陵散,等待便是嬌媚而動人的臉龐。那是人性的呼喚,是最美麗的瞬間。

【寫法指南】:

(一)找角度

從“等待”的對象來看,可寫是人與人之間的等待:如“我”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等待,友人、戀人、夫妻之間的等待,師生之間的等待,賢臣對明君的等待,對手乃至敵手之間的等待。也可以寫人對某件事的等待,事情可小可大:比如等待下課,等待放假,等待錄取通知書,等待元旦聯歡晚會,等待中考,等待申奧,等待入世,等待中國男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等待巴以雙方的和平等。

從等待者的態度來看,可以是主動積極的,有目的的,在等待中積蓄力量,隨時準備抓住機遇,大顯身手,一鳴驚人;可以是被動消極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虛度韶光,磨平了稜角,挫失了銳氣,喪失了良機,最終一事無成。

(二)定文體

如果你文筆生動,不妨寫成記敘文。但一定要寫出等待的典型細節,用細節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達到以少勝多,給人留下反覆咀嚼的回憶。如果你言語犀利,不妨寫成議論文,但一定要觀點鮮明正確,論證嚴密,說理透徹,切不可空發議論,牢騷滿腹。如果你想像力豐富,也可以把它編成小說、劇本……

【佳作展示】:

優秀例文一:

江蘇崑山中學 周  洪

“等”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極富意味的過程,它蘊含著些許期待,些許焦躁,些許不安,些許興奮。有些人心甘情願地等,那他得到的不只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更是一段耐人尋味的過程,而那些被等的人則是幸福的、甘甜的。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記得中考前的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學習到很晚,而我的媽媽更是不辭辛苦,睡得比我還晚。不是她在上夜班,更不是她在自娛自樂地消遣,而是在等我,她在等我安安靜靜地睡著了,才肯安心地睡。她心裡知道,夜深人靜時我一個人複習會感到孤獨無助,所以每當我挑燈夜戰時,她總會默默地坐在我身旁。

也許平常人真的無法理解這樣的等待有何意義,但對於我來說,媽媽的等待讓我感到一股又一股溫暖湧上心頭:我不是孤獨的,有媽媽在陪我,我不是無助的,有媽媽在支持我。至今,或者說永遠,我都忘不了那定格了似的情景:昏黃的燈光下,我正在奮筆疾書,身旁坐著媽媽,她靜靜地坐在椅子上,輕輕地翻看報紙,神態那么安詳。偶爾抬頭,發現她的頭髮已不似以前那般烏黑亮澤,有些斑白,眼角的魚尾紋竟也變得又長又深。每次我看到這些皺紋,總忍不住感到心痛,一位母親為了撫養子女竟甘心讓歲月在自己的臉上無情地刻下印痕,可是她的眼睛裡閃爍的光卻依舊那么溫暖,即使那目光並不總是停留在我身上,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得到。

我在桌前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我的媽媽在我身旁一坐也是四五個小時,她就那樣靜靜地等待,等女兒順利地完成作業,等女兒麻利地收拾好書包,等女兒疲倦地爬上床,等女兒沉沉地入睡,直到那時,她自己才安心入睡。這樣一個等的過程是何等漫長,更何況是日復一日的呢!

我有時真的覺得很過意不去,就勸媽媽先去睡覺,可她總說:“我不困。”是啊,我確實從來沒見過媽媽在我身邊打呵欠或伸懶腰。我又問:“你怎么會覺得不困呢?”媽媽只是用那充滿著笑意和慈愛的目光看著我,並不回答我。剛開始我並不理解,以為媽媽喝了濃茶或咖啡,要么媽媽天生善於熬夜,不過,現在我是真的懂了,也為自己以前的誤解感到慚愧不已。、媽媽笑而不答,其實一切盡在不言中。那是一股強大的母愛力量支撐著她,使她甘願做為我遮風擋雨的傘,為我送來光明溫暖的燈。

其實母親不僅是在等我入睡,而且還在等我長大,等我長大到能理解她的愛,等我長大到羽翼豐滿不再需要人保護。這樣一個“等”的過程包含著怎樣濃濃的母愛啊!

  【簡評】

對母親在等待過程中的刻畫很讓人感動,寫得很仔細,母親的每一個動作都表現了對子女的愛,從一個“等”中延伸出了許多個“等”。

優秀例文二:

生命的等待

重慶市渝中區  第29中學 宋山

題記:生命常因等待而大放光彩。 

(一)

它們說您走投無路,我不同意。怎么不是等待呢?我為您鳴不平,屈原。

您一直在等待,等待懷王警醒的一日,等待諂臣小人離去的時候,等待大家理解你的時候,等待回國輔政的機會到來。苦苦地等待,穿越時間和空間,直等到“形容枯槁”。

我猜測,您離去的那一天一定風和日麗。懷抱青石,欣然投江,您也許還微笑著吟唱著“雖九死其猶未悔”。因為在那漫長的等待中,您最後明白了:其實是汨羅江一直在等您。您是如此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置於朝廷的泥潭豈不可惜?

在等待中,您挽救了自己,也留下了偉大的抒情長詩《離騷》。

等待,是您明智的選擇。

(二)

我相信,那一天一定很冷。

真的,無休止的朔風吹折了茅草的枯莖,穿過門縫,凌亂了您青紫唇上方的銀須。空氣在您的鼻孔中凍結成冰,那扎人的固體讓您艱於呼吸視聽。兩行清淚潸然而下,順著您消瘦的臉流淌,卻終不肯落下來。我知道,它們同您一樣,還有未竟的心愿,不捨地離去。在等待。

陸游,一個很重的名字。通過它,我們不單單知道中國古代有個叫宋的時代,還知道屈辱的“禪淵之盟”,還知道岳飛與秦檜。那是怎樣的一個名字啊!

無情的風,忽地,險些將豆黃的燈盞吹滅颳倒。此刻的您,長臥在床;骨瘦如柴,唯有一雙眼睛依然放著堅定的光芒。妻兒圍坐,無不掩泣痛哭,您甚至無力揚手,無力言語,呼氣,吸氣,末了,幽幽遺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便去了……風終於得逞了,吹滅了燈。可不,屋內一片漆黑……

您在等待,在用生命等待,一直等到最後一息。我叫您等待的生命——不朽的等待,千年的光彩。

(三)

等待,過程往往是長的;而結果,也往往是圓滿的。

在等待中,屈原的靈魂升華了;

在等待中,陸游安眠了;

在等待中,我們,也漸漸長大了…… 

【簡評】

本文的筆觸選取了一個個或優美或雄壯的等待,將它們穿在一起,表達了一個鮮明而雄渾的主題:在等待中蓄積力量,在等待中凝鑄輝煌。作文以磅礴的氣勢弘揚了民族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