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來(簡單的幸福)

偶然翻到小時候的作文簿,第一篇是童年,寫了自己在一個好友家的院子裡捉刺蝟的事,老師鮮紅的批語是:“充滿童真,有著對自然和生活的愛”。如今十年已去,想來,內心總為之慚愧。那顆“懷揣美好”的心,已不知被自己遺忘在何處。

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單純的猶如六月的梔子花,在青春的美好里散發著幽幽的甜香,流露著對未來的幽幽盼望。上課時,我們會望著教室窗外的那棵櫻花樹出神,看那一樹的花瓣打著鏇兒飄下,粉粉的浪漫猶如花香般飄來,那是偶像劇里才會有的情節,讓我們這些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們抑制不住內心的懵懂而傻傻憧憬起來。後來,升了學,窗外沒有了櫻花瓣,只有大片的綠葉搖曳著,雨天時葉片被刷的錚亮,在那片霧朦朦的濕氣里,反而多了一層滄桑的味道,而自己仍是喜歡靜靜地望著窗外的綠出神。

但是如今,似是已經很久,沒有在一朵花前駐足,聞聞蜜蜂的勤勞,聽聽春日的絮語;很久,沒有托腮凝望窗外的一枝一葉,任思維跳躍馳騁,想像天馬行空;很久,沒有經歷一次旅行,沒有相機沒有線路,只是走走停停,用心去感受每一份微小的美好,也許是一株草,也許是一粒塵土。

所有的那些“沒有”的藉口,只是在於,我們還有一個漫長的明天,永遠不會衰老的未來。很多美好,可以以後再去體驗,很多情感,可以以後再去經歷,現在,我只要追逐——學業、事業、戀愛——這些充斥了我們幾乎全部生活內容的空洞辭彙。然而我們不懂,我們所相信的只是“未來”的存在,只是它作為能夠滿足我們現今未竟願望的一個抽象體,而不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值得為之奮鬥的一種實現。如此,我們也已沒有了“相信”的可能,因為它已不代表一種力量,而僅僅是一種自發的有回報的諸如吃飯睡覺一樣普通的行為。

如今,也許“相信”這兩個字的分量也沒有那么重了。它們似乎多了些遊戲的味道,仿佛一旦相信什麼了,便是用自己的未來去下了個賠本賭注,結果注定是“兩空”。而我們卻忘了,曾經單純的相信著的我們,是多么幸福。

記得高中住宿的時候,我們八個女孩子一間小屋,在 4月16日相識,便把此日定為“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慶祝一番。分班前,我們最後一次聚在一起,聊天玩笑,一直到凌晨兩點。舍長提議說,要不我們一起唱個歌吧。於是,我們一齊輕輕的,唱了一首《簡簡單單》:“簡簡單單的愛過,我還是我,簡簡單單的想過,就不算白活……”那時的我們,心裡一味的只有未來的想像,以為所有的一切都會像我們那時所擁有的那樣單純而美好,以為漫長人生都可以像童年的遊戲一般簡簡單單的度過。

現在,也許只是我們不懂,該以一個怎樣的心態來度過這不年輕但也不老的一段人生。我們已不再是“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的那段青蔥歲月中的主人公了,亦感覺那“朋友/堅定的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的感召距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仿佛卡夫卡筆下的甲蟲,已不知在機械般的日子中,心靈被異化了多久。

也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種來信內心深處的相信的力量,可以讓我們的所有情感回歸到童年時的那種純潔的執著,那種沒有任何雜質的對於生命的感動與熱愛。而這一切,是我們用再多的世俗之物也換取不來的生命財富。

海子說:“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但願這種簡單的幸福我們都會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