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

親職教育是我們人生第一課,樹立好家風,代代都受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僅供參考借鑑!

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1】

親職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給了孩子無限的歡樂。家庭,是我們的避風港,家庭是我們的心靈依靠。在依靠家庭的過程中,少不了親職教育。親職教育,又如四季,每一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感受。

春季

父母的愛潤物無聲,春天裡把愛埋進土裡,秋天就會收到很多的愛。

我們還是孩子,還不懂什麼是教育,更不懂得人生還有很多規矩值得我們去遵守。親職教育,及時的糾正了我們的錯誤。

春天,我們是即將破土而出的種子,親職教育,用愛呵護幼苗的成長。

夏季

父母的愛是無言的,不一樣的愛都悄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包容理解我們。

夏天的我們就像青春期一樣,有著自己的性格,像火一樣炙熱,又像刺蝟一樣敏感。父母們在進行親職教育的時候,給我們更多的是包容理解。炎熱的夏天,我們激情四射,一曲曲熱歌勁舞映射出充滿朝氣的我們。

感謝父母的包容,親職教育及時教育了我們不走彎路,不迷戀網咖,不在青春路上留下悔恨的淚水。

秋季

當我們背起沉重的行囊,拉起行李箱,進入完全陌生的城市讀大學。我們不在父母的視線內,卻躲不過父母的思念。思念猶如長河般,長長短短的日子裡,有我們開心的笑顏,憂傷的愁容。

父母會打電話,再次開始遠距離的親職教育,不要跟同學鬧彆扭,要積極融入到大學的生活中。孩子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戀人,鬧彆扭了,母親會對自己的小棉襖說“別孩子氣了,學會理解。”父親會對男孩子說“真喜歡人家就去道歉,女孩兒需要被人疼。”時時刻刻親職教育不會離自己很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費。”這是父母們的叮囑,也是在進行著自己的親職教育。

冬季

終於,不用苦讀詩書,也不用每天晨讀了。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社會,開始為自己的人生進行打拚。發現,原來絮絮叨叨的父母們已經變得平靜和氣。之前說“不要不要怎么樣。”現在變成了你的傾聽者。當你打電話回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只會說,“兒啊,在外照顧好自己,有空常回來。”這樣簡單的叮囑也是親職教育,不管你在外面多么優秀,爸爸媽媽都會告訴你,從基礎做起,慢慢的,做人戒驕戒躁。

當我們領著自己的另一半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家庭的時候,爸爸媽媽只會教育你珍惜幸福。

冬季的親職教育不會像春季和夏季那么多,父母們漸漸的老去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陪伴。小的時候,我們希望爸爸媽媽陪陪我們,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金錢,等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父母也不需要太多的金錢,需要的是我們堂堂正正做人,常回家看看。

愛如四季,一代又一代,是亘古不變的輪迴。春天播種澆水,夏天修剪拔草除蟲,秋天採摘果實,冬天儲藏選種,未來年的豐收做準備。親職教育,伴隨我們一生。

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2】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容易與家長發生衝突。如果家長不能理智地解決矛盾,很容易產生一些問題,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些家長脾氣暴躁,容易打罵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對家長甚至社會產生仇恨心理,甚至誘發違法犯罪。有些家長性格固執,喜歡與孩子較勁、賭氣,這樣也不好,可能會使孩子心胸狹隘,脾氣暴躁,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見,自以為是。有些家長縱容孩子,不打不罵,順其自然發展,或者很少管孩子,這樣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可能會跟別人學壞。所以,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靈活善變,抓住孩子的特性,控制住自己的脾氣,用自己良好的人生觀念來影響孩子,時刻督促孩子,促使孩子不脫離正確的軌道。

在青春期,學習也同樣重要。一般來說,孩子的學習從初一抓起也不晚,但最好在六年級抓起,使孩子養成保持優秀成績的習慣,能及時督促自己,及時反省,不至於跟不上學習的步伐。如果孩子的成績優異,不要過分鼓勵他,要給他講明,有多少孩子的學習居他之上,競爭力有多強,這樣才能使孩子不放縱自己,積極進取,獲得更好的成績。有些孩子不願學習,成績落在中等以後,這樣的孩子希望是很渺茫的。他們因為缺乏家長的正確指導,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得過且過,學不到知識。如果不及時改正,長大以後多數是打苦工的,生活會很艱難。所以,為了孩子的一生,家長應督促孩子學習,及時向班主任了解情況,不讓孩子落伍。如果做不到這些,孩子也就用不著上學了,趕緊輟學,趁早做打算。

青春期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時期,家長要積極投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中,給孩子鋪一條通往希望的路。

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3】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話說起來就非常簡單易懂。雖然也飽受爭議,但認真一想,裡面卻包含著親職教育中的許多哲理。因此,經過我們家的三次議會,最終這話成了我家的禮訓。

在家裡

我家中最講究“禮”,人人都有權利反駁任何一個人,只要誰說得對,就聽誰的。

記得又一次:那是一個很冷的冬天,誰也不敢在街上逗留,我與弟弟片在家裡看電視,之後就引發了一場爭頻道風波。

“幹嘛!怎么不看卡通片!”弟弟煩惱地說。“不好看唄,還不如看體育比賽,這才更有刺激,激情。”我搶了遙控器並調了節目,理直氣壯的喊道。

“不,看卡通片。”弟弟撒嬌地說。我也假裝撒嬌地說:“不,我要看體育。”“好,你瞧!”話音剛落,弟弟便“張牙舞爪”地向我撲來,我也不甘示弱與他拼博,於是就是你一拳我一腳,“桌球——桌球” 地打起來。“乾什麼?”爸爸從房子裡出來。

“沒什麼。”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見爸爸不發出聲音,又開始爭奪電視的權力。最後,由於手身強力壯的我勝了,當我正在樂呵呵地看體育時,爸爸突然悄悄地邁過來,見客廳亂糟糟的,便說:“這就是你們的傑作,究竟乾什麼,老毛病,你倆又犯了。”

“呼”的一聲,窗戶漏了點風,垂在我的臉上直痛,臉上剛被弟弟轉了一下,風在吹了一下,正如傷上加鹽,使我心如千萬劍穿梭。

爸爸見此,便曉得了七分,“我不是跟你們講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嗎?家中只有一台電視,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最終都看不成。奇燦,你做為大哥,應該有大哥樣,應該讓小的。”爸爸語重心長地說。

“可……我……”我似乎有苦說不出,那天,我一個人呆在房裡想著這個事,“的確,是我錯,不應該與弟弟爭電視,孔融能讓梨,而我就不能讓電視嗎?”

事後,我倆兄弟都被爸爸罰站門口,寒風刺骨,我和弟弟都知道錯,在饑寒交迫上交談了一個下午,雖然已被風吹得皮綻,但我們已和睦相處,不在爭什麼電視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禮”,我的理解是一種規矩,使我們兄弟和睦,而且也讓我們學會如何更好的相處。這一點是我大徹大悟,這種“禮”不僅在家裡使用,在學校同樣適用。

在學校

“做學生要有學生的樣。”這是爸爸經常勸誡我的話。

我家裡甚少用家法處罰,更多的是以自己或朋友的事例告誡我們。

那一次,我在學校一邊趴在桌子上,一邊寫著練習冊,不知道爸爸什麼時候進來的,見我如此的坐勢,爸爸便不顧一切地跑到我面前,而且不顧我的面子,當作全班同學對我訓說:“在家裡我不是常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嗎? 你現在做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坐有坐相, 學習時要專心致志,否則後悔也來不及。”

當時, 我羞愧極了!爸爸不管我的面子,然後又說了他朋友的一則故事 :講他朋友年輕時,由於家庭貧困,父母在外打工,便把他與他弟弟放在叔叔家中。當時他叔叔是河南高級工程師,隨時能把他們兄弟培養成才。那時他是一名中學生,習慣不好,做學生沒有學生樣,整天在課堂上與同學講話,特別在吃飯時一邊嚼著飯菜,一邊看電視,有時還把飯餵到鼻子裡。他叔叔見到便勸告他,可他屢次不改,他叔叔沒法子,就這樣這些壞習慣就伴隨著他。而他弟弟習慣好聽叔叔的教導。 長大以後,他弟弟已成了百萬富翁,而他卻在做建築工人。

爸爸勸告響徹了教室,雖然當時很不好意思,但是我從害羞中領悟出了道理。

這就是我家的“禮”,毫無保留面子,卻重在訓誡,警示著正在誤入歧途中的我。

而現在

回想往事,我覺得父親當時的做法是正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雖然我們現在不是封建的社會,沒有那么多的三綱五常,但是“父父、子子”的關係依然存在。“子不教,父子過”,而作為兒子也應遵循規矩,做好自己的本分,這是不變的禮節。這一點我永遠銘記在腦海中,提醒自己。而且此話如鏡,時時照照自己,若有不好的行為,便會及時改正,因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家家都有自己的方法治理家,我們就是以“禮”中的一句作為家訓,從而是我家變得更健康,更完美。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會取其精華教育自己,正如《論語》所說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有關親職教育的作文【4】

從我呱呱落地那一刻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了。在這10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和良好的家庭氛圍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有無數的記憶讓我難以忘懷,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

記得有一次,我被一道數學思考題難住了,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只好去請教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遍,可還是沒有聽懂,因怕媽媽說我笨,便撒謊說聽懂了。於是,媽媽又給我出了一道類似的題讓我做,我因弄不清題里的數量關係,半天也沒做出來。媽媽見狀,狠狠地把我批了一頓,我很委曲,豆大的淚珠從臉上滾落下來。媽媽嚴厲地說:“做學問要誠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不懂裝懂。”聽了媽媽的話,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才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呀,如果剛才讓媽媽多給我講幾遍,問題也許就解決了。”於是,我如實向媽媽承認了錯誤,並請求媽媽再給我講幾遍。媽媽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她邊講邊用線段圖把題里的數量關係表示出來,這樣便於我更好地理解。一遍又一遍,我終於明白了。而媽媽呢,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從此以後,每當我遇到難題時,總能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實在想不出來,就虛心向別人請教,直到弄懂為止。這個習慣,使我受益匪淺,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我的爸爸也是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他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從不食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從不許諾。“言必行,行必果”是他的座右銘。他經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有一次,我在家裡玩,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爸爸特別珍愛的杯子。當時我嚇壞了,心想:這下完了,爸爸肯定饒不了我。怎么辦?我靈機一動,趕緊收拾殘局,到時就說不知道。說乾就乾,我手腳麻利地收拾好,然後坐到書桌前裝模作樣地看起書來。平時我最喜歡的故事,這會卻怎么也看不下去,心裡老想著杯子的事。我想到爸爸的誠實守信,想起爸爸平時對我的教育,我對自己剛才的愚蠢想法感到羞愧,我決定大膽向爸爸承認錯誤。爸爸回家後,我如實向爸爸說明了情況;沒想到,爸爸不但沒批評我,反而還表揚了我呢。

我們這個和睦的三口之家,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他們快樂的源泉。爸爸媽媽勤奮工作,為我創造舒適的生長環境和學習環境,我在這溫馨的家庭里快樂成長。我堅信,我會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讓爸爸媽媽因我而驕傲,因我而自豪!